感觉世界复习1-5古诗词中的科学(浙江省温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感觉世界复习1-5古诗词中的科学(浙江省温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5-11 20:23:00

文档简介

1-5节复习之教学设计
实验中学 林学敏
引言:“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让我们感受到了烟雨蒙蒙的江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领略了另类风情的塞北,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被人广为吟诵的同时,诗词也因为其中包含的科学知识而更具魅力, 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看古诗词里的科学美。
示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情境一:从枫桥夜泊这首诗中你可以找到哪些声和光?(声:乌啼 钟声 光:渔火 月光 )
声和光在产生,传播及人的感知范围上有什么异同点?
情境二:在如此安静的夜晚,这捎带着禅的超然的钟声,引发夜泊之人的满怀愁绪,钟声从寒山寺传出,最后到诗人这形成听觉,整个途径是怎样的?
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一次钟声)?
你根据声音的什么特点来区别它是钟声而不是乌鸦的叫声?(音色)
我们再来听钟声,大家听听看这三次声音在哪些特点上是不一样的?屏幕上三幅图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声音的声源,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振幅,请问你听到的三次声音分别是由甲,乙,丙中哪个声源发出的呢?
情境三:江枫渔火对愁眠,暗处的诗人看见了前面的点点渔火,而渔船上的渔人能看见暗处停泊的船吗,为什么?
人能看见物体,要么这个物体是光源,要么这个物体能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在暗处停泊的船既不是光源,也没有什么光线可以反射,所以我们人的眼睛看不到。
情境四:诗人迎着月光站立,他看到的水面和枫桥哪个亮,背着月光呢?为什么?
迎着月光时,月光照在光滑的水面上发生镜面反射,反射的光线大部分进入人的眼睛,而月光照在粗糙的桥上发生的是漫反射,进入眼睛的光线不多,所以我们感觉水面比桥亮。背着月光时,镜面反射的光线依然朝一个方向,但是人背对着光线,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桥发生漫反射时,还是会有部分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相比之下,人会感到岸上亮,水面上比较暗。
情境五:江枫渔火对愁眠,江边枫叶颜色为红色,颜色由什么决定?
一束光照在枫树的花上,花显黄色,请问花是什么颜色的?
江南水乡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满怀旅愁的客子,寒山寺也因为一个名叫张继的诗人,而深深的烙进了无数人的记忆之中。当然此时的我们再去此地时已全然没有张继当时的凄苦酸楚,岸边树荫下的点点光斑,水中倒影着的枫桥,水中游动的鱼儿,构成了另外一幅美妙得无以言说的画面。大家能不能告诉老师,岸边树荫下的点点光斑是什么东西?水中倒影着的枫桥呢?我们看到的水中游动的鱼儿是真实的鱼儿吗?这三个都为像,形成原理却是不一样的,三个分别是什么原理形成的?
还有哪些诗中蕴含着科学知识,你能举例说明吗?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三千年来我国诗人辈出,佳作如林。诗和科学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两者都体现了简洁美,能在简单的形式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古诗词里的科学美,在这节课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多收集这方面的诗词,体会并领悟诗句中的科学美。
课件32张PPT。在这首诗里有哪些科学知识你想知道的或者这首诗中包含哪些科学知识,你想告诉大家的,请记录在纸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乌啼霜满天,在这首诗里有哪些科学知识你想知道的或者这首诗中包含哪些科学知识,你想告诉大家的,请记录在纸上。比较声和光在产生,传播,人感知范围上的异同点问题枫桥倒影在水中水中鱼儿游动两岸树荫中光斑点点枫桥的像鱼儿的像太阳的像比较太阳的像,枫桥的像,鱼儿的像三者在形成原理及像的特点(如大小,虚实,正立,倒立)上的异同点。问题太阳的像枫桥的像鱼儿的像光线以直线传播倒立正立实像虚像虚像等大反射成像折射成像平面镜成像缩小等大等大放大小孔成像思考你还想知道哪首诗所包含的科学知识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重重迭迭上遥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影子的形成声音的产生1、品酒师都不嗜酒,酒鬼干不了这个职业,这是因为( )
A.减少刺激要保持味觉灵敏
B.酒鬼误事
C.酒鬼贪吃A光线在空气中和玻璃中传播的情形练习入射光线是_____AO入射角为____度40折射角为____度30MN右边为______(空气或玻璃)玻璃 3、某同学坐过山车时,因为害怕她把眼睛闭上了,但仍旧能感觉到过山车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和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 )
A.耳蜗 B.前庭 C.半规管 D.前庭与半规管D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B水中的鱼看岸上的枫桥,枫桥变——。判断筷子放在装水的碗里时,是向上弯折还是向下弯折?钟声从寒山寺传出,最后到诗人这形成听觉,整个途径是怎样的?声源振幅与时间关系图甲乙丙音调响度音调响度音调响度123你听到的三次声音分别是由甲,乙,丙中哪个声源发出的呢?低小高大低大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舌鼻耳眼皮肤触觉神经末梢嗅觉神经末梢味蕾里的味觉细胞视网膜上感光细胞耳蜗里的听觉细胞诗人迎着月光站立,他看到的水面和枫桥亮度一样吗?背着月光呢?为什么?水面:
镜面反射桥:
漫反射迎着月光背着月光水面:
镜面反射桥:
漫反射江边枫叶颜色为红色,颜色由什么决定?()空气水((αγO判断ABA’B’A’B’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变___.思考:高作业1、必做题:作业本A本复习题2、选做题:
收集诗词,并解释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钟声渔火落月枫叶声音的三大特征及听觉的形成看见物体的条件反射类型物体颜色倒影鱼儿光斑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折射成像比较三者成像原理及像的特点(反射作图及反射定律,折射作图及折射定律)点点渔火吸引着暗处的诗人,那渔船上的渔人能看见暗处停泊的船吗,为什么?从枫桥夜泊这首诗中你可以找到哪些声音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