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完成的时间及历史意义;明确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走访当地历史悠久的企业、走访身边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的老人,了解农业、手工业及相关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情况;在搜集资料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杜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
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难点
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土地改革知识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 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3.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学习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学习难点: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
三、自主学习
1.农业合作化
(1)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我国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农户缺乏资金、生产工具,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利用土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 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 作的要求。
(2)国家对农业进行 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 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 社,走 和 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业踊跃参加 。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 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 组、初级 社到高级 社三个阶段。
(4) 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 的社会主义改造。 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社。
3.公私合营
(1)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 ,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 代表居于领导地位。在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实行 ,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发给定息。
(2)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 、 和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 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 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先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在经过老师的讲解让知识更加的巩固。
四、合作学习
1. 三大改造后农民的生产资料变为集体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那么三大改造有什么作用(意义)?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租、改变过快等缺点。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意义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