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小竹楼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我爱我家小竹楼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03-20 20:29:33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我爱我家小竹楼》歌曲 第一课 课题 四年级《音乐》(下)第三单元“云之南”歌曲《我爱我家小竹楼》 学习目标 一是通过本课学习,让孩子感受到优美的傣族音乐和独特的傣家风情,激发他们对云南山山水水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二是通过课堂学习,让孩子感受在“参与与配合”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三是通过学习,认识上波音和前倚音,并基本掌握其演唱方法,能用感情演唱全首歌曲。(三维目标) 重点难点 唱会歌曲中的装饰音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爱我家小竹楼》。 设计理念 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主要形式,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采用“想唱、愿唱、学唱、能唱、会唱”五环节导课方法,全面落实“唱会、唱熟、唱好”的音乐教育思想。 知识链接 1.波音是由主要音符开始向上或向下与相邻的音符之间快速波动的装饰音,波音记号在记写在音符的上方,分上波音和下波音。2.倚音是以小音符写在主音符的右上角或左上角,分为前倚音和后倚音两种。写在右上角为前倚音,演唱时轻轻带过,很快回到主音符,不占用也不延长主音符的时值。写在左上角为后倚音,演唱时先把主音符唱足,最后带一下小音符。 教学随笔 学习过程(学) 方法指导与要 求(导) 本栏目是根据执教者记录课堂中的一些灵感、新问题、好措施、没想到等。 一、激趣,情境导入(想唱)(2分钟) 1.师(导入):孩子们,?2.师: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微课)喜欢傣族的舞蹈和乐器吗? 3.生:喜欢 4.师:傣族的歌曲也非常美!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一起来学习云南傣族歌曲《我爱我家小竹楼》。 1.通过欣赏音乐及云南风光,引入歌曲《我爱我家小竹楼》,以“云之南、南之美”激发孩子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孩子“想唱”歌曲欲望,实现“三维目标”之一。 二、独学,感受音乐(愿唱)(8分钟) (一)发声练习:用闻花香的状态轻声、自然的呼吸方法发声。老师知道正确发LU的嘴型、与声音位置,然 后跟原唱哼唱。跟老师的琴声唱,跟原唱与钢琴唱歌词。 ??跟钢琴唱时, 教师注意纠正孩子唱得不准确的音符或 者唱得不正确的乐句,尤其是装饰音的乐句 (三)教师钢琴伴奏,孩子加入歌词轻声演唱(注意强调声音的统一,注意纠正孩子唱得不准确的地方)。 【在本环节 中,教师还要 为孩子进行节奏训练、音准 (四)教师钢琴伴奏,学习体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爱我家小竹楼》(注意速度与原唱速度的统一性)。 (五)孩子跟伴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眼平视大屏幕,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 (二)视唱练习 在视唱学习中认识上波音和前倚音记号,并掌握其演唱方法。 学生熟词带谱子唱。师生接龙唱。 (三)与学第一部分一样的方法学歌曲第二部分 (四)完整欣赏歌曲原唱《我爱我家小竹楼》课件。 1、说出演唱顺序。 2、再跟琴唱,分析歌曲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用什么情感唱。 3、傣族小朋友和你们一样活泼、俏皮,能唱出活泼感吗? 4、能再自豪、陶醉的情感唱好装饰音吗? 5、第二部分唱长音“哎罗”,要像在远处呼唤招呼朋友一样,舒展开。完整展示唱,抽唱得好的学生带动。 (五)傣族是歌舞之乡,热情的傣族朋友邀请大家边唱边舞。简介傣族舞的基本动作,手型、舞蹈特点。 (六)学科班长总结 练习、视唱练习,以及乐理基本知识的教学,为孩子在 小组合作学习时扫清障碍, 作好教学铺垫。同时,第 一次检查和解决孩子学习音乐所涉及到的音乐基本知识,包括节奏、音准、视唱、乐理等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 1.通过发声练习,培养孩子的歌唱的习惯和科学发声的方法。 2、视唱练习:为小组学习歌曲打下基础,注意装饭饰音上波音和前倚 音的演唱方法训练。 3、第一次学情检查:检查孩子是否为进一步的学习扫清障碍,打下基础。 4.通过整体上初步感受音乐作品,进一步激发孩子“学唱”的兴趣。 【以班级为单位,让孩子随着原唱音乐、伴奏音乐、教师的钢琴伴奏等形式进行演唱,以巩固孩子们对歌曲的学习效果,以达到唱熟的目的,同时教师注意纠正个别孩子在演唱中的一些小错误。】 1.教师通过小组展示对学成果,培养孩子识谱的能力,为孩子完全独立视谱唱词打下基础。让“全班跟唱”解决在小组对学中未能学习的乐句的识谱能力。 2.以轻声演唱曲谱到歌词,再到有感情地歌唱,培养孩子对歌曲的演唱表现能力,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实现“三维目标”之三,达到“唱熟”的目的。 【小组对学,组内乐感优秀的孩子帮助组内孩子进行问题解疑,在低年级中孩子可以采用“模仿”的方法进行小组学习。教师在这一环节里检查孩子是否达到唱会的目的。】 1.组内同质学习和异质学习(学唱),通过领唱、教唱、齐唱等方式,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2.组内群学,统一音色、音量、发声方法,使音色和唱歌技巧达到统一、协调和美丽,实现“三维目标”之二。 3.教师分别参与到小组内,与孩子一起共 同学习,指导 孩子的学习,同时第二次学情检查,是否在小组内达到“唱会”的目的。 五、展示,审美创新(会唱)(10分钟) (一)抽查小组演唱效果 (二)师:我们如何唱好这首歌曲呢?你能通过小组合作二度创作,利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小竹楼的爱和对少数民族的爱吗?小组内孩子集体商议,并创造实践,集体提炼,形成小组集体作品。 (三)抽2个小组交流展示,其他小组评价、点评。 (四)学科班长课堂总结、评价优秀学习小组。 (五)教师简语小结,孩子随音乐走出教室。 师:孩子们,学了这首歌,我们不仅领略了傣族的特色住房——小竹楼,也知道了傣族人能歌善舞,而且非常热情非常好客。让我们共同祝福傣族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和谐美丽吧。孩子们,再见!(播放课件《小河淌水》音乐,孩子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课堂评价
课件22张PPT。=-孩子们:大家好!我爱我家小竹楼F视唱练习1 5.1︱3 1 3 ︱3 0 5 0︱5 12 3 ︱
1. 5 1 3︱3 6 1 3︱2. 1 ︱ 5 - ︱
1 5 1︱3 1 3 ︱3 0 5 0︱5 12 3 ︱

1. 5 1 3︱3 6 1 3︱ 2. 16 ︱ 1 - ︱1=F.......36.F视唱练习1 5.1︱3 1 3 ︱3 0 5 0︱5 12 3 ︱
1. 5 1 3︱3 6 1 3︱2. 1 ︱ 5 - ︱
1 5 1︱3 1 3 ︱3 0 5 0︱5 12 3 ︱

1. 5 1 3︱3 6 1 3︱ 2. 16 ︱ 1 - ︱1=F.......36.1=F 你会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小竹楼的爱和对少数民族的爱吗?
模仿老师的动作或用自己的动作!你会边唱边舞吗?`趣味引导 关注学生
视听结合 教师范唱想 唱愿 唱轻松愉快 循序渐进学 唱 夯实基础 培养双基能 唱 点评互学 乐于展示会 唱设 计 理 念全面落实三唱:唱会、唱熟、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