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手鼓的小巴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歌曲演唱过程中,初步感知哈萨克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2、尝试着用连贯、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在演唱时结合体态语充分地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3、准确地演唱切分节奏和临时变音,感受临时变音记号对表达音乐情感所起到的作用。4、在对比聆听、模唱、视唱等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歌唱技能,能够自主地采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的情绪。(二)教学重、难点初步感知、体验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用连贯、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舞蹈导入(1)以新疆舞蹈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跳一支舞,同学们来猜一猜老师跳的是哪个地方的舞蹈?(打开课件,展示问题。播放一段少数民族的音乐,并随音乐舞蹈。)学生:新疆、西藏、内蒙.......?老师:正确答案是新疆的舞蹈,今天呢我们就要学一首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歌名叫做《敲手鼓的小巴郎》。(打开课件,引出课题)(2)第一遍聆听范唱老师:现在我们先来听一遍这首歌曲,在聆听歌曲之前,老师提一个问题。带着问题去欣赏歌曲,请找出有新疆特点的歌词?(展示问题,播放音频)生答:手鼓、小花帽、亚克西。老师:对了,我们的歌词里面也充满了新疆的特色。(3)聆听歌曲第二遍老师:现在,我们聆听歌曲第二遍,老师自弹自唱,让同学们加深对歌曲的印象。(教师自弹自唱,让学生感受有弹性、连贯的演唱)2.学唱歌曲第一乐段和过渡部分(1)视唱第一、二乐句歌谱。(根据学生的识谱情况而定)老师:现在我们来唱唱歌曲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希望大家用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出示课件)教学行为:①第一遍演唱时,放慢速度,老师一手伴奏,一手指挥,引导学生用连贯的声音,轻声视唱旋律。关注学生的音准、节奏。②引导学生听琴声,解决学生出现的音准问题。老师:同学们唱得很认真,但是还有一些音的音准把握得不够好。我们再来唱一唱,注意听琴声。学生演唱第一遍。老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两句有什么区别吗?生答:前面都是一样的,只有最后1小节不同。老师:它们是两个相似的乐句,只是在结尾的小节有很小的区别。教学行为:对比第一、二乐句的区别。(2)感受哈萨克族音乐的第一个风格特点。老师:这是哈萨克族名歌的音乐特点之一,用两个相似乐句来构成一个乐段。(出示课件)新疆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①用两个相似乐句来构成一个乐段;??老师:我们现在再来唱一唱,注意音准。学生演唱。(3)学唱第一、二乐句歌词。老师:现在我们加入歌词,“敲手鼓的小巴郎,你的花帽真美丽,银线绣上雪莲花,金丝绣个小毛驴。”(教师范读歌词。)教师行为:采用轻声、高位置的发声方法读歌词。老师:咦,同学们,在老师刚才的朗读中,出现了“小巴郎”这个词,你们知道“小巴郎”是什么意思么?学生:小孩,小朋友,小男孩.......? 老师:哈萨克族的人们把小男孩称作“小巴郎”。现在理解了歌词大意,请学着老师的声音,带着情感,我们一起有节奏的读一读。师生朗读。教学行为:老师用体态语,引导学生轻声、高位置地读,读出情感。老师:我们把这句话放到刚才的旋律中试着唱一唱。教学行为:①学生唱第一遍时,老师一手伴奏,一手指挥,放慢演唱速度,要求学生轻声、连贯地演唱,关注学生音高、节奏是否准确。②第二遍时,老师双手伴奏,稍微加快演唱速度,引导学生用连贯、有弹性的声音演唱。③第三遍时,学生能完全掌握,并且加入欢乐的情感。学生:随单手伴奏唱第一遍。(学生第一遍演唱歌词。)老师:老师加快伴奏的速度,同学们能唱得再连贯一点吗?我们再来试试。(学生第二遍演唱歌词。)老师:听,老师唱得和你们有什么不同?(老师范唱,加快速度。)学生:变得更欢快了。老师:我们也试着这样来唱一唱。(学生带情感第三遍演唱歌词。)教学行为:学生唱好后,老师接唱过渡乐句。(4)、学习前紧后松节奏型老师:刚才老师给大家演唱,里面有一句歌词是模仿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同学们猜猜是哪一句歌词啊?生答:咚龙打啦咚老师:回答正确。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这是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呢?学生:手鼓老师:对了,其实我们模仿的是手鼓的声音。(展示图片)老师:它是新疆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打击乐器,叫“达甫”,又叫手鼓,鼓框是木制的,上面由蟒皮或者羊皮制作而成,现在我们来听听达甫的声音。???????(播放达甫音频)? ??????老师:哪位同学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达甫的音色特点?? 生答:清脆的、有弹性的、欢快的.......? 老师:哦,有弹性的。那我们也来试着用有弹性的声音来读一读。现在老师范读一遍,请同学们模仿。(出示课件;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按照??拍的强弱规律读出歌词“咚龙打啦咚”)。(学生掌握好节奏型后,讲解音乐风格特点二)老师:这种前紧后松的节奏也是哈萨克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之一。?(出示课件)? 新疆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①用两个相似乐句来构成一个乐段;②前紧后松的节奏型:XXXX?X;老师:现在我们来合作一下,你们唱模仿达甫声音的这两小节,其余部分的由老师来唱。(出示课件)教学行为:学生第一遍唱时,老师双手伴奏,关注学生的唱歌状态,看他们是够能够保持连贯、有弹性的声音状态。如果不能够保持连贯的声音,老师可先放慢速度,引导学生保持连贯的声音演唱,然后再加快速度。? 老师:合作得不错!现在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听第一、二乐句到这过渡句。当唱到模仿手鼓的声音的地方,请同学们一起唱。? ? (教师自弹自唱,学生参与到老师的演唱中)?【环节目标:通过典型节奏“XXXX?X”的认知,感受歌曲中这一节奏型所呈现的音乐风格特点,引导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参与音乐表现。】学生完整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出示课件)(5)学习临时升记号老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这里有一个音乐记号,它是.......? 4 2 学生:升记号。老师:临时升记号。听老师的琴声(老师分别弹奏有和没有临时升记号的旋律)。老师:第一次没有加入临时升记号,第二次加入临时升记号,你感觉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变得更好听了,变得更有新疆的味道了.......? 老师:对,在旋律中加入临时变音记号,这也是哈萨克族音乐的又一个特点。在加入临时变音后,音乐变得更生动、欢快、活泼。(出示课件)新疆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①用两个相似乐句来构成一个乐段;②前紧后松的节奏型:咚龙打啦咚;③常加入临时变音记号。老师:好,带着这种欢乐的感觉,我们再来唱唱歌词。(老师双手伴奏,学生唱歌词。)老师:同学们唱得真棒,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已经看到了小巴郎敲着手鼓,骑着小毛驴,兴高采烈地向我们走来。来,让我们跟着音乐,唱起快乐的歌。(播放音乐伴奏,学生演唱第一乐段,老师接唱第二乐段。)【环节目标:引导学生用连贯、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在感知歌曲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唱好临时升记号,体验临时升记号所带来的音乐色彩变化感受哈萨克族音乐的旋律。】3.学习歌曲第二乐段(1)感受哈萨克族音乐的第4个风格特点。老师: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在老师刚才演唱的这一部分中,出现了一个衬词。(出示课件)教学行为:课件出示歌谱,老师范唱“也!??????????也!??????????”衬词是在民歌的歌词中,除直接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外,为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语。衬词大都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不属正词基本句式之内,甚至很多还是无意可解的词语,但一经和正词配曲歌唱,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时,衬词就表现出鲜明的情感,成为整个歌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老师:我们观察一下歌谱,这个衬词一共出现了几次?学生:两次。老师:我们再来合作一下,我来演唱其他的部分,你们来唱唱衬词。(师生接唱第二乐段。)老师:合作得很好!在歌曲中常出现衬词,这也是哈萨克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之一。(出示课件,新疆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①前紧后松的节奏型:咚龙打啦咚;②用两个相似乐句来构成一个乐段;③常加入临时变音记号。④常加入衬词。)(2)学唱歌词。
课件23张PPT。敲手鼓的小巴郎猜一猜哪个地方的舞蹈?新疆敲手鼓的小巴郎问题:请找出有新疆
特点的歌词?手鼓小花帽亚克西第一乐句:第二乐句:○○区别:最后一小节不同。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用两个相似乐句来构成一个乐段;第一乐句:第二乐句:区别:最后一小节不同。小巴郎:小男孩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咚龙打啦 咚达甫,又名“手鼓”,是新疆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打击乐器,鼓框是木制的,上面由蟒皮或者羊皮制作而成,清脆的欢快的有弹性的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用两个相似乐句来构成一个乐段;前紧后松的节奏型;常加入临时变音记号;哈萨克族音乐风格特点:用两个相似乐句来构成一个乐段;前紧后松的节奏型;常加入临时变音记号;常加入衬词。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