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对外开放 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对外开放 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1 13:4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激情阶段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建立:1980年8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正式建立。
2.作用: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地区。含义:经济特区就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特”的表现:①特殊的经济政策 ②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经济特区的含义】【合作探究】回答思考题:
1.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
2.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1.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展开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
一是靠近国际市场。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临近,厦门还与台湾隔海相望。
二是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三是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
四是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为依托。
五是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就在这里。2.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本身实现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合作探究】经济特区特殊在什么地方?
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经济特区创办的影响】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2.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二、对外开放区域的扩大
1.背景: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
2.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5月,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4.增设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5.开放浦东新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6.开放内地
(1)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由沿海向沿边、沿江和内陆纵深地区推进。
(2)珲春、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九江、武汉、重庆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相继对外开放。随后几年,一批内地市、县被列入对外开放地区。
7.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前的浦东
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
导行阶段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加入:2001年12月,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作用: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是致力于监督世界贸易和使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 简单说,基本上就是三件事:
一制定规则;
二促进开放市场;
三解决纠纷。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1.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改善外贸条件。
2.有利于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3.入市可参与世贸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资源。机遇1、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国外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 ,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2.中国的失业人口也有上升的可能。 挑战1、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2、深化改革,坚持开放;
3、发展科教,提升实力
4、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
【问题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经济特区的原因有哪些?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1)原因:广东、福建两省位于东南沿海,较早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工商业较发达,我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也多集中在此地,所以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两省靠近沿海,交通便利,邻近港澳,市场广大,人口众多,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两省还是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胞回国投资等。
(2)目的:引进外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问题2】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探究:
(1)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
(2)有利于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营造一个较稳定、公平的国际环境;
(3)客观上有利于我国开展全方位的国际外交,间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1.在对外开放中,首先建立经济特区的两个省为( )
A.广东、福建
B.安徽、四川
C.广东、广西
D.江苏、浙江A2.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中心,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小明写了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右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
A.重庆 B.南京
C.深圳 D.杭州C3.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新飞跃的是( )
A.山东半岛开放区 B.上海浦东新区
C.珠江三角洲 D.广东沿海开放区B4.2017年是改革开放39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
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
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
5.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
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2月 D.2002年12月A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8—2007年我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6.7 m2增加到27.1 m2,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81年的7 438 km2扩展到2005年的32 520.7 km2。我国城市人口也从1980年的19.6%快速跃到2005年的40.5%。
材料三 1978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 624.1亿元。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 61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2 534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城市的发展变化。
参考答案:材料一:城市面貌由落后到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发生巨大变革(自行车、人力车被各种汽车取代;马路上的人流变为车流)。材料二:居民居住面积增加;城市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城市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加;工业和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商品贸易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