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压强”“怎样减小和增大压强”两部分内容组成。两部分内容彼此关联,只要学生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就能顺利解决减小和增大压强的问题。压强概念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本章是初中力学内容的重点知识,而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在学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经常用到,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压强的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3)了解压强公式中的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21教育网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习热情。21cnjy.com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
课前准备
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弹力都包括哪些力?
力的作用效果?
二、激发学习动机
1、观察教材中P29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蚊子可以把口器插入皮肤吸允血液,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21·cn·jy·com
2、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
三、讲授新知识一、引入新课
蚊子为什么可以把口器插入皮肤吸允血液?
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小小的蚊子可以把口器插入皮肤吸允血液,是因为笔尖和蚊子的口器都很尖。
(一)压力
请同学们分析,人站在地面上、粉笔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时,人对地或粉笔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况.
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应等于物体的重量.2·1·c·n·j·y
当我们要将钉子钉人墙面或将一枚图钉按在墙上(也可请一名同学演示,感觉)时.钉子对墙面的作用力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按图钉或钉钉子的时候.钉对墙面有垂直于墙面的作用力.
讨论:刚才谈到的几种力的情况,它们有共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归纳:
压力:我们把这种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方向: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
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滑下的物体.
请同学们分析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板画下面几种情况的压力
a.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c.按图钉时图钉对墙的压力.
通过分析学生应明确,有些压力是由于重力的作用产生的.但大小并不一定都等于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在很多情况下压力和重力无关,压力不是重力.www.21-cn-jy.com
(二) 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力越大产生效果越明显.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2:用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笔尖扎得很痛.而笔帽则没有什么感觉,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无关。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积有关.
猜想……
研究物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实验.大家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器材自己设计并进行实验.
参考教材P30图9.1—3的方法设计实验.
如图9.1-3,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砝码。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压力作用的效果。21·世纪*教育网
考虑海绵所受小桌对它的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甲图和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乙图和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压力作用的效果各有什么区别?www-2-1-cnjy-com
想一想,从上面的实验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同学们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们的活动.最后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甲、乙说明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三)压强
从刚才探究过程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既与压力大小有关,也与压力的受力面积有关。我们物理上把压力的作用效果叫压强。2-1-c-n-j-y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叫做压强.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p=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确定压强的单位就是牛顿每平方米(N/m2).人们给压强规定了一个专门的单位叫帕斯卡,简称帕(Pa),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21*cnjy*com
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实际中还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1Pa=1N/m2
1Pa物理意义: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时1牛顿。
四、巩固运用
1、估测压强大小的练习。
2、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五、检查评价
1、课堂检测
2、布置作业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教学反思
首先从学生常见的但没有思考过的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再介绍压力及其作用效果。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为了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压强的概念,之后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利用公式讨论生活中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来源:21cnj*y.co*m】
压强的概念是为了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而引入的。因此,理解压强概念的关键在于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出处:21教育名师】
虽然学生对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但许多学生容易混淆压力与重力,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重力有关。因此,教学中有必要将压力和重力加以比较,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压力的概念。如人站在地面上用力推竖直的墙,人给墙的压力与墙垂直,人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压力和重力没有关系。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
重力
压力
区
?
别
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原因
由于地球的吸引
由于物体对物体的挤压
方向
总是竖直向下
垂直受压面,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
在受压物体的表面
施力物体
地球
对受力物体产生挤压的物体
联系
自由放置在水平支持面上的物体,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等于物体重力。
Tips
①重力可以产生压力,但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很多情况下压力与重力无关,它们的大小不一定相等;
②方向不一定相同,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的表面,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③压力与重力的作用点一定不同,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表面,而重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的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