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两首》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感、韵律美。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通过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新知预习】
自读诗歌(至少3遍),圈画生字新词。
借拼音识认生字,并给它们标上注音。
莺、拂、堤、柳、醉、咏、妆、丝、绦、裁、剪
给下列生字分别组两个词(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莺( ) ( ) 咏( ) ( )
拂( ) ( ) 妆( ) ( )
堤( ) ( ) 丝( ) ( )
柳( ) ( ) 裁( ) ( )
醉( ) ( ) 剪( ) ( )
读一读,填一填。
莺飞 ,拂堤杨柳醉 。
不知细叶谁裁出, 。
【课堂探究】
探究1:
《村居》描写了春天怎样的情景?
探究2:
《咏柳》中诗人将什么比作什么?
【达标练习】
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眼前的美景。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读一读,记一记,并把它们积累下来。
河堤 堤岸 杨柳 柳条
吹拂 春风拂面 化妆 梳妆打扮
【学习评价】自评:☆ ☆ ☆ ☆ ☆
师评:☆ ☆ ☆ ☆ ☆
参考答案
【新知预习】
一、自读诗歌(至少3遍),圈画生字新词。(略)
二、借拼音识认生字,并给它们标上注音。(略)
三、给下列生字分别组两个词(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莺(黄莺) (夜莺) 咏(歌咏) (咏赞)
拂(吹拂) (拂面) 妆(化妆) (美妆)
堤(河堤) (堤岸) 丝(丝带) (吐丝)
柳(杨柳) (柳树) 裁(剪裁) (裁纸)
醉(醉酒) (陶醉) 剪(剪刀) (剪开)
读一读,填一填。
草长 莺飞 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 春烟 。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
【达标练习】
想象自己就是诗人,说一说眼前的美景。
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忙趁着暖人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高高的柳树好像用碧绿的玉石打扮起来的一样,无数条柳枝低垂摇荡,好像根根丝织的带子。
二、略。
1.《古诗两首》当堂达标题
一、我能给字选对音。(在正确读音后面画横线)
化妆(zhuānɡ zuānɡ) 丝绦(tiáo tāo)
裁剪(cái chái) 河堤(dī tí)
二、看拼音,写词语。
tónɡ nián lǜ sè huà zhuānɡ
jiǎn dāo gǔ shī
三、照样子给下面的字组词,然后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例:寸 (一寸)
村 (村子)
女 ( ) 寺 ( )
____ ( ) ______ ( )
是 ( ) 永 ( )
____ ( ) ______ ( )
四、我会背,我会填。
1、( ),忙趁东风放纸鸢。
2、(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 )。
五、填一填。
1、“诗”是( )结构的字,部首是( ),我还能写出两个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 )。
2、“妆”共有( )画,第五画是( )。
六、连线。
1、草长莺飞二月天 大概是二月的春风这把神奇的大剪刀。
2、不知细叶谁裁出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3、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道这纤细的叶片是谁用心裁剪来的。
4、儿童散学归来早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参考答案:
我能给字选对音。(在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
化妆(zhuānɡ zuānɡ) 丝绦(tiáo tāo)
裁剪(cái chái) 河堤(dī tí)
二、看拼音,写词语。
童年、绿色、化妆、剪刀、古诗。
三、照样子给下面的字组词,然后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例:寸 (一寸)
村 (村子)
女 (女生) 寺 (寺庙)
_妆_ (化妆) _诗__ (古诗)
是 (是的) 永 (永远)
_提___ (提着) _咏__ (咏柳)
四、我会背,我会填。
1、儿童散学归来早
2、碧玉妆成一树高;二月春风似剪刀。
五、我会判断。
1、左右;讠;语、说
2、6;丿
六、连线。
1、草长莺飞二月天 大概是二月的春风这把神奇的大剪刀。
2、不知细叶谁裁出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3、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道这纤细的叶片是谁用心裁剪来的。
4、儿童散学归来早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1 《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感、韵律美。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通过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村居》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出课题,揭题释题
(1)“春天的花,春天的草,春天的杨柳扭着细腰。” 春天到处都充满了活力!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欣赏一下古人眼里的春天是怎样的吧。
(2)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就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学习古诗,感悟诗情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检查古诗诵读,采用“指名读书纠音,集体诵读正音”将古诗读正确。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烟”前鼻音;“醉”“散”是平舌音;“忙”“童”后鼻音。
(2)引导学生将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味。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二)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然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学生自学)
(2)学习一、二句。
①(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②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③老师范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充分地说)
④这样令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习三、四句。
①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②(多媒体出示孩子放风筝的画面)指名说诗意,理解“纸鸢”,抓住“忙”字的结构,体会一个字在诗中传达出的情感。
③请你谈谈自己放风筝时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图中那几个刚散学归来的小孩,请你欢快地读三、四句,读出心中的喜悦。
④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练习朗读全诗,然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准备比赛读。
(2)比赛读,其余同学当评委。
(3)背诵,边背边想象在美丽的春天里快乐的生活。
学习《咏柳》
(一)引出课题,揭题释题
(1)齐读课题。
(2)释题:“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赞美柳树。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鹅、鹅、鹅……”(生齐背),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呢?(咏鹅)《咏鹅》的意思是赞美鹅。如果你想赞美雪,可以说成?(咏雪)师:那赞美春呢?(咏春)师:真聪明,是谁要赞美柳树呢?他就是贺知章。(简介作者)
(3)他是怎样赞美柳树的?下面,我们就跟随贺知章老先生的脚步,一起来认识一下他眼中的柳树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检查古诗诵读,采用“指名读书纠音,集体诵读正音”将古诗读正确。利用常见识字方法进行识字。
(2)引导学生将古诗读出节奏和韵味。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三)知诗意,悟诗情
(1)学习一、二句。
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
①在一千多年前的某一天,贺知章老先生在回乡途中,远远看到一棵大柳树,是什么样子的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点拨:“一树”在这里表示一棵树吗? “一”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一树”就是指整棵树、满树。比如:我们这里坐了一屋子人,爸爸出了一身汗。说说诗句意思(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有不同的说法)。
②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万条”“绿丝绦”等词。
“百”“千”“万”在古诗中经常泛指“多”的意思。“丝绦”用绿色丝线编成的带子或绳子。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说说诗句意思。
③齐读1、2句。诗人是如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的?(比喻)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新叶满树的翠绿比作(碧玉),把柔美的柳枝比作(绿丝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哇!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样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指名读,师指导。
(2)学习三、四句。
出示诗句。
①这么精致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你们知道吗?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呀!
②第一句写“柳树”……第三句写什么?(柳叶),第四句呢?(春风)诗的前两行是是诗人观察到的,这两行是作者动脑筋想象出来的。(观察、想象)
③ 想一想,二月的春风还像什么?
小结:春风是春天力量的象征,它既能裁出柳叶,也能裁出繁花似锦的整个春天。诗人不仅通过眼睛的观察赞美了柳树,也通过想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之情。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练习朗读全诗,然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准备比赛读。
(2)配乐背诵,想象画面。
结构分类,学写汉字
1.观察字形结构,找出特点。
“诗、村、妆、绿、”4个字为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教师边示范写字,边讲解书写要点。
2.教写“妆、丝”
“妆”为左右结构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笔顺为:点、提、竖、撇折、撇、横。写“丝”字时,最后一横长,托住上面的部分。
作业
背诵古诗,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村居 咏柳
草长莺飞 春风 剪刀
放纸鸢
课件22张PPT。1.古诗二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古诗二首 村 居 《村居》是由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初读古诗,学习字词村 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yīng fú dī liǔ zuì yuān[清]高 鼎dǐng 这些字你认识吗?快来读一读。村 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高 鼎 再读古诗,感受韵律[清]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急忙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初读古诗,学习字词村 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yīng fú dī liǔ zuì yuān[清]高 鼎dǐng[唐] 贺知章咏 柳字词乐园-会认字 这些字你认识吗?快来读一读。丝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再读古诗,感受韵律[唐]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碧玉:这里是把柳树的枝叶比做碧玉。绿色的玉石。一树: 一,表示“满”“全”“整”的意思。满树。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万条:无数条。万,在这里不表示数量,形容很多。丝绦:用丝纺织成的带子。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裁: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似:好像。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 熟读成诵诗村妆绿 抓住特点,学写汉字童碧丝剪 抓住特点,学写汉字谢 谢!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