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探究题课堂练习
姓名:
与提出问题有关
例题1: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在地面上寻找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
选择1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刀片剪掉蚂蚁的左右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观察它的运动情况.问:(1)该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 ___ __
(2)对于蚂蚁,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 ___
练习1: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二)与猜想、假设有关
例题2:小明发现,同学们做引体向上活动时,双手握杠间距有以下几种情况:有比肩宽大的,有与肩同宽的,也有比肩宽小的,如图甲。那么,这几种握杠方法的“省力“程度一样吗?爱动脑筋的小明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并完成了以下实验:用两根相同的橡皮条系上重物挂在水平杆子上,如图乙,改变橡皮条在杆上所挂的位置,并观察每次橡皮条的长度。结果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橡皮条在杆上所挂的点
A、J
B、I
C、H
D、G
E、F
橡皮条的长度
较长
稍长
最短
稍长
较长
根据实验回答:(1)小明同学的猜想是 。
(2)实验结果表明,橡皮条系在杆上
的 位置时,橡皮条的拉力最小。
(3)本实验中,橡皮条的长度除与系在杆上的距离有关外,还与 有关,如要进一步探究橡皮条拉力与在杆上距离的数量关系,则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有: 。
练习2:实验室有一保管不当的试剂瓶,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无机试剂。小宏同学为探究其成份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有关内容见下表:
猜 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猜想一: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若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则猜想成立。若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不成立。
猜想二:?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先滴入适量的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然后滴入硝酸银溶液。
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同,则猜想不成立。
猜想三:?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先加入适量盐酸酸化,然后滴入氯化钡溶液。
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同,则猜想不成立。
请你参与这一探究活动,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宏的猜想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宏的猜想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与实验设计有关
例题3:材料: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的代表,它喜欢生活在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过程中,又有了很多新的发现,进行探究(培养皿中各加入40只生长良好的草履虫),
记录下表数据:
实验次数
水质
温度/℃
pH
2天后培养皿中存活的草履
①
清洁的河水
25
7
38
②
清洁的河水
10
7
17
通过分析,你认为他们想探究的问题是: 。
练习3:如图是未完成的实验装置。请利用A、B、C三支试管、新鲜叶片和必要的辅助材料,设计一个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呼吸作用放出CO2的实验,并预计实验结果。此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酸碱指示剂,它的pH值为6.0~7.6,当有二氧化碳存在时,它的溶液呈黄色,没有二氧化碳存在时溶液呈蓝色。(实验开始前先在A、C试管插入玻璃管,用口向试管里呼气,至溶液呈黄色;B试管内的指示剂为蓝色)
(1)当A管用于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时,需加入 ,光照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黄色随之消失,最后使指示剂呈蓝色。
(2)当B管用于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2时,需加入叶片并 ,最后指示剂呈 。
(3)C管在实验中起 作用,指示剂依旧呈黄色。
(4)用数层纱布包住D管,实验结果表明指示剂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原因可能是 。
(四)分析实验、推出结论并评价
例题4:下图是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图,小华比较图a与b可得出:
。
图d与e的比较,能否得出同样的结论?请说明理由
例题5、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1)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l、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
(2)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4)由实验可知,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选填“卵生”“胎生"或“卵胎生")。
(5)他们的实验方案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请写出一条改进建议。
练习4:科学探究活动小组的小苏同学为了测定某不纯氧化铁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苏同学通过称量反应前后D部分的质量,来计算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若按这一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则计算出的结果和实际值相比将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3)对于小苏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方案,请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角度谈谈你的评价意见及建议 。
巩固练习
1.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假设] 。
(3)[实验验证]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
验
一
?
木条
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
实
验
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
(4)[结论] 。
(5)[讨论]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实验: 。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 ;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
课件25张PPT。中考科学实验探究题
专题复习
天台县三州中学 俞桂林
gl1127@163.com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红苹果好吃还是青苹果好吃?二、实验探究题例析(一)与提出问题有关例题: 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
天气晴朗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在地面上寻
找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到食物后
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
选择1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刀片剪掉蚂蚁的左
右侧触角,然后把它放回原地.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问:(1)该小组想探究的问题是 _____
(2)对于蚂蚁,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 提出问题小窍门:
1.从实验设计中寻找问题的线索
2.从猜想、假设中寻找问题
3.从原有问题的升华中产生新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方面:
1、 提出问题应该用一个问句来表达而不能用
一个陈述句
2、所提的问题应该与题目设置的情境有关
一天饭后,孙青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
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
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
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
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
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
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4)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
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现学现用:2、建立猜想和假设1、红苹果比青苹果好吃
2、青苹果比红苹果好吃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红苹果还是青苹果好吃?
例题:小明发现:同学们做引体向上活动时,双手握杠间距有以下几种情况:有比肩宽大的,有与肩同宽的,也有比肩宽小的,如图甲。那么,这几种握杠方法的“省力“程度一样吗?爱动脑筋的小明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并完成了以下实验:用两根相同的橡皮条系上重物挂在水平杆子上,如图乙,改变橡皮条在杆上所挂的位置,并观察每次橡皮条的长度。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回答:(1)小明同学的猜想是 。(2)实验结果表明,橡皮条系在杆上的 位置时,橡皮条的拉力最小。(3)本实验中,橡皮条的长度除与系在杆上的距离有关外,还与 有关,如要进一步探究橡皮条拉力与在杆上距离的数量关系,则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有: 。(二)与猜想、假设有关(2)确定某个变量,和控制的不变量 (1)仔细审题,明确实验目的。假设与猜想的一般方法(3)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和科学事实,提 出可检验的假设。实验室有一保管不当的试剂瓶,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无机试剂。小宏同学为探究其成份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有关内容见下表:
请你参与这一探究活动,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宏的猜想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宏的猜想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学现用:可能是NaCl溶液 可能是Na2SO4溶液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建立猜测和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1、红苹果比青苹果好吃
2、青苹果比红苹果好吃红苹果还是青苹果好吃1、选取红苹果和青苹果各一个
2、把两个苹果切成小块
3、请多位同学品尝。例题:材料: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的代表,它喜欢生活在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过程中,又有了很多新的发现,进行探究(培养皿中各加入40只生长良好的草履虫),
记录下表数据:通过分析,你认为他们想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草履虫的生存影响?水质对草履虫的生存影响?改变观察控制控制pH值对草履虫的生存影响?(三)与实验设计有关设计实验方案注意点:实验方案设计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2)如果研究对象是生物,则控制的不变量应确保生物的正常生活。(3)注意对照实验的应用(1)明确实验过程中的变量:
确定实验过程中的需变量和控制不变量 如图是未完成的实验装置。请利用
A、B、C三支试管、新鲜叶片和必
要的辅助材料,设计一个光合作用
吸收CO2和呼吸作用放出CO2的实验,
并预计实验结果。此实验中用到的一种酸碱指示剂,它的pH值为6.0~7.6,当有二氧化碳存在时,它的溶液呈黄色,没有二氧化碳存在时溶液呈蓝色。(实验开始前先在A、C试管插入玻璃管,用口向试管里呼气,至溶液呈黄色;B试管内的指示剂为蓝色)
(1)当A管用于证明光合作用吸收CO2时,需加入 ,光照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黄色随之消失,最后使指示剂呈蓝色。
(2)当B管用于证明呼吸作用释放CO2时,需加入叶片并 ,最后指示剂呈 。
(3)C管在实验中起 作用,指示剂依旧呈黄色。
(4)用数层纱布包住D管,实验结果表明指示剂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原因可能是 ▲ 。现学现用:叶片遮光黄色对照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提出问题2、建立猜测和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1、红苹果比青苹果好吃
2、青苹果比红苹果好吃红苹果还是青苹果好吃1、选取红苹果和青苹果各一个
2、把两个苹果切成小块
3、请多位同学品尝。4、获取事实与证据5、得出结论记录同学品尝的结果红苹果比青苹果好吃例题:下图是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图,小华比较图a与b可得出:
图d与e的比较,能否得出同样的结论?请说明理由图(c)图(e) 海绵相同木板如何得出结论⑴注意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区别。⑵结论要与问题和假设相呼应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四)与分析实验、推出结论并评价有关 例题:某中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个体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醋、洗涤剂、氨水作为污染物,在培养皿中进行实验观察。
(1)在3个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l、2、3;再分别加入上述等质量的污染物。
(2)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培养皿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4)由实验可知,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选填“卵生”“胎生"或“卵胎生")。
(5)他们的实验方案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请写出一条改进建议。实验中增加对照组 练习4:科学探究活动小组的小苏同学为了测定某不纯氧化铁试样(其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苏同学通过称量反应前后D部分的质量,来计算试样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若按这一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则计算出的结果和实际值相比将 (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3)对于小苏同学设计的这个实验方案,请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角度谈谈你的评价意见及建议 。现学现用: 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制取硫酸铜的三个实验方案:
方案1: Cu+H2SO4(稀) === CuSO4 + H2
方案2:Cu +2H2SO4(浓)===CuSO4 + SO2 + 2H2O
方案3: 2Cu +O2 === 2CuO
CuO +H2SO4 (稀) === CuSO4 + H2O
三个实验方案中,较好的是 ,理由是
。
方案3没有污染△△
,硫酸用量少,不用浓硫酸安全实验方案评价的方法(2)有无对照组,若有则设计是否合理(1)有无遵照单一变量原则(3)实验步骤顺序是否合理(4)(反推)按照设计是否能得到我们所预期的结论(5)安全、环保、经济、方便、普遍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评价交流 通过今天的学习,请谈谈如何解科学实验探究题?畅所欲言 5、平时复习时,要注重实验1、仔细读题,明确实验目的2、明确变量:
确定变化的量和控制不变的量 4、进行实验评价时该多方位思考3、语言表达要规范、扣题、完整1.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假设] 。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巩固练习(3)[实验验证]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加入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
(5)[讨论]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实验: .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 ;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4)[结论] . 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探究水泥块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干燥 称量 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祝同学们成功!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