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1 13:4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二单元
辽宋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一、民族政权并立1.契丹族隋唐时期:
唐朝末年:
9世纪后期:
10世纪初:联系密切汉人北迁生产生活发展建立政权(辽)1.契丹族民族:
时间:
国号:
建立者:
都城:
10世纪初( 916年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契丹(有时又称辽)契丹族 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耶律阿保机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契丹文铜镜契丹文字及货币契丹鸡冠壶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2.党项族2.党项族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国号:
民族:元昊西夏党项族 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立了西夏文字。兴庆(今宁夏银川)11世纪前期1038西夏铜牌西夏文石碑拓片西夏文字西夏印花形金盏托西夏瓦当西夏王陵辽、西夏和北宋
三个并立政权的基本情况表辽、西夏和北宋
三个并立政权的基本情况表二、战争与和平1.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与北宋:
辽太宗,
宋太祖晚期,
宋太宗,
宋真宗,和战占领燕云十六州,冲突加剧。保持友好关系。宋采取防御政策。辽大举攻宋,……
澶渊之战 澶渊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在澶州打退辽军。对于北宋来讲:对辽来说: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
“岁币”。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
“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
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学习小结1.如何认识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争性质?
侵略与反侵略?辽、西夏与北宋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绝不是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但民族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性,无论哪一方,只要以劫掠为目的而发动的战争,就是非正义战争。拓展学习——小组讨论2.如何看待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与和?战争:社会动荡、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战争也有利于民族交融。
议和:对于宋朝来说是屈辱的,是统治者牺牲人民利益换取的和平
局面,“岁币”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议和带来的和平局面有利于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
交融。
基础巩固
1.耶律阿保机和元昊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少数民族首领?????②都建立了本民族的政权?③都向汉族学习???④都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
3.北宋和辽达成和议后,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②促进了宋与辽的和平交往;③推动了边境地区的发展;④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AD综合提升
4.材料分析?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辽统治者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长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在当地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心”。?
?(1)材料一中的“朝廷”指什么政权?“蕃”在这里主要是指哪一少数民族???
(2)哪一历史“文献”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文献”的内容。
???
(3)依据所学内容回答:为什么常年生活在辽境的汉族人“忘南顾之心”??政权:北宋;少数民族:契丹族。“文献:“澶渊之盟”。
内容: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给辽岁币。??辽宋议和,百姓生活安定,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