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1 13:33:46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练习题
选择题: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权利确立
C.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
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特色和优点形成
2、在新中国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李济深
3、中国三大根本政治制度是指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三权分立制度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即使新政府的施政方针,又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是(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义勇军进行曲
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任务是( )
A、制定根本大法 B、选择国家领导人
C、规定一五计划内容 D、确定统一战线政策
6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背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C、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 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7、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坚持的重要原则是( )
A、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共同繁荣
8、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基于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9、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10、下列关于一届人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共同纲领不再代替宪法
C、刘少奇当选为国家主席
D、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材料题:
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级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21教育网
材料二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江泽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依据是什么?
【答案】
选择题:
1-5 A C B B A 6-10 D A A B C
材料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岳麓版 八年级下
导入新知
“两会”在北京
3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两会如期期举行。那么你知道两会指的具体是什么吗?我国还有哪些其他的基本政治制度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寻找答案。
新知讲解
“两会”指的什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新知讲解
小组合作 探究完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内容
02
召开
意义
地位
01
03
04
新知讲解
召 开
北京召开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9月
新知讲解
内容
01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02
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
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经国家主席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新知讲解
你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新知讲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2
3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新知讲解
意 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
新知讲解
地 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最高权力机关
新知讲解
你还了解历史上哪些
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吗?
新知讲解
(1)第一部宪法性文件——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2)第一部正式生效的宪法性文件——1911年《十九信条》;
(3)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和民主性的宪法性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第一部正式宪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
(5)第一部由人民政权制定的宪法性文件——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6)第一次政协会议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新知讲解
小组合作 探究完成
人民政协性质职能的转变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度
新型政党关系的建立
新知讲解
第一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性质职能的转变
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
1954年底,政治协商会议二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仍然存在, 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新知讲解
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发挥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的职能。
新知讲解
新型政党关系的建立
合作方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实行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新知讲解
多党合作制度有哪些优势?
新知讲解
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新知讲解
说说最近的“两会”有哪些热点议题和主要活动
学生活动
新知讲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满族
哈萨克族
朝鲜族
猜 猜 看
新知讲解
小组合作 探究完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1
3
4
5
背 景
目 的
依 据
地 位
意 义
新知讲解
背 景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
01
02
新知讲解
目 的
01
02
民族团结
03
各民族共同繁荣
01
实现民族平等
新知讲解
依 据
《共同纲领》和宪法
新知讲解
地 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新知讲解
作用
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维护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
巩固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1
2
3
新知讲解
知识拓展:5个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尔
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新知讲解
本节课你学会几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新知讲解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制度
适合中国国情,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各民族平等
巩固提升
材料题: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狄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巩固提升
(1) 根据上述材料,简单叙述一下1954年宪法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巩固提升
(2)据上述材料,分析1954年宪法的特点。
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巩固提升
(3)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哪些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课堂小结
新中国各种“新”的前提是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三大政治制度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正是在这种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保障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中国的民主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也出现了曲折,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停止探索民主政治的脚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岳麓版历史八下 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教学设计
课题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掌握概括与分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习史料、观察图片、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为学生提供问题情景,掌握感悟历史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再现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等场面,提供各项制度建立时不同阶层人民的心情与感受,学生认识中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广泛性,感悟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
重点 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
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民主政治特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两会”在北京 3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两会如期期举行。那么你知道两会指的具体是什么吗?我国还有哪些其他的基本政治制度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寻找答案。 看图思考 联系时政,吸引学生注意力,带动许学习气氛
讲授新课 思考:“两会”指的什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小组合作 探究完成召开内容意义地位召 开1954年9月北京召开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国家主席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意 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地 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你还了解历史上哪些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吗?(1)第一部宪法性文件——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2)第一部正式生效的宪法性文件——1911年《十九信条》; (3)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和民主性的宪法性文件——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第一部正式宪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5)第一部由人民政权制定的宪法性文件——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6)第一次政协会议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小组合作 探究完成人民政协性质职能的转变新型政党关系的建立人民政协性质职能的转变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底,政治协商会议二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仍然存在, 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发挥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的职能。新型政党关系的建立合作方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多党合作制度有哪些优势?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学生活动说说最近的“两会”有哪些热点议题和主要活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族哈萨克族朝鲜族小组合作 探究完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 景目 的依 据地 位意 义背 景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目 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依 据《共同纲领》和宪法地 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作用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维护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巩固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知识拓展:5个自治区新疆维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本节课你学会几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制度适合中国国情,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各民族平等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归纳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思考小组探究学习学生讨论小组合探究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两会”锻炼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合作学习加强小组之间的沟通能力呈现历史的完整性锻炼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更加的关注历史关注时政加深思考学习知识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理解巩固 材料题: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和狄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 根据上述材料,简单叙述一下1954年宪法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据上述材料,分析1954年宪法的特点。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哪些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做题 巩固新知
课堂小结 新中国各种“新”的前提是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三大政治制度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的选择,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正是在这种有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保障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中国的民主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也出现了曲折,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停止探索民主政治的脚步。
板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召开:
内容:
意义:
地位:
人民政协性质职能的转变
新型政党关系的建立
背景:
目的:
依据:
地位:
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