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复习巩固1、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 载不动许多愁”说尽了“愁”之沉重。
2、《武陵春》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这两句词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东西,形象地写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环节一 :了解常识渔家傲
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代表作有《岳阳楼记》《苏幕遮》 《灵乌赋》《范文正公集》作者简介??? 二岁而孤,从小刻苦读书,划粥为齑,精通儒家经典。
公元1015年,中榜为进士,担任司理参军,开始四十年的政治生涯。
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正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64岁病逝徐州,朝野上下一致哀痛。
作者经历背景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今陕西延安)。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写作背景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挽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词就是他54岁时在西北军中感怀之作!(北宋以来第一位具有军事家视野的词人)环节二 :朗读全词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环节三 :逐句译、析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和江南不一样,大雁向衡阳飞去,毫无留恋的情意。
“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异”字统领全词。
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特有的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边声,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千嶂:崇山峻岭
孤城闭,点明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喝一杯浊酒,难消对远隔万里的家乡的怀念,可是战争尚未平息,功业尚未建立,还乡之计无从谈起。
(赏析)这是全词的核心,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现了作者和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
燕然是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即刻。勒石燕然就是刻石记功,引申为打仗取得胜利。典故说的是东汉时大将窦宪率军攻打北匈奴,直至燕然,然后在山上刻石记功而返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入夜只听见羌管悠悠,又见寒霜满地,戍边的人整夜不能入睡,将军头发变白,战士们苦闷得落泪。
(赏析)用声色加以点染,表现此时戍边将士心中的愁思更为深沉。悲凉的环境衬托悲凉的心情,含蓄的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环节四 :全词赏析渔家傲范仲淹上阕写景雁去
边声
孤城
长烟
落日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异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抒发思乡忧国之情泪借景抒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赏析1、上下阕分别写什么?上阕描写边塞环境的凄凉 下阕抒发戍边将士忧国思乡之情写 景抒 情 2.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3.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 A、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家乡大“异” 的。描写塞下秋景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敌人强恶,戒备森严。再加上群山连绵,狼烟落日,构成一幅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这与内地的繁华的景象迥然有“异”的。
B、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4.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 忧国思乡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5.为什么会这样?词中哪句点明了原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现了作者和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和江南不一样,大雁向衡阳飞去,毫无留恋的情意。
“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异”字统领全词。
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环节五 :概括总结总结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开辟先路。
■主旨
这首词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戍边将士的思乡忧国之情。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衡阳雁去无留意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检测4 .“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1)、时间上是上片“长烟落日”的
延续。(2)借景抒情,写出戍边将士们寒夜戍守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功业未立、归期无计而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
检测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