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地理全册章末检测(打包4套)中图版选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年高中地理全册章末检测(打包4套)中图版选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3-21 13:56:54

文档简介

第1章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
A.上海的东方明珠塔 B.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C.大型商贸会 D.磁悬浮列车
答案 D
2.下列关于旅游资源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资源是指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B.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种因素都是旅游资源
C.凡能达到观光、猎奇、探险、疗养等旅游目的的一切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都是旅游资源
D.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答案 D
解析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下列旅游资源中,地域性和季节上的变化性最明显的是(  )
A.北京故宫 B.三亚的潜水
C.哈尔滨的冰灯节 D.埃及金字塔
答案 C
解析 哈尔滨的冰灯节只能在中高纬度地区和冬季出现。
4.下列属于自然景观的旅游资源是(  )
A.云冈石窟 B.云南傣家竹楼
C.苏州拙政园 D.肇庆七星岩
答案 D
解析 自然景观是指不经人类创造,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云冈石窟、傣家竹楼、拙政园均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创造的结晶,应属于人文景观。
5.按旅游资源的分类,月牙泉、神农架、青城山、安塞腰鼓分别属于(  )
A.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
B.水文景观、地文景观、人文活动、建筑与设施
C.水文景观、生物景观、地文景观、人文活动
D.地文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建筑与设施、人文活动
答案 C
解析 月牙泉因位于沙漠中而闻名;神农架在湖北省,以亚热带动、植物景观而著名;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是我国道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安塞腰鼓是陕西安塞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
6.兼有喀斯特地貌和热带植物等自然景观的地区位于(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答案 C
解析 选项中的四大地形区中,云贵高原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同时又是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发育有热带植被。
7.关于我国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
B.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丰富
C.我国有风采各异的风情习俗,如傣族火把节、彝族的泼水节等
D.我国的现代工程建筑对中外游客吸引力不大
答案 A
解析 我国的旅游资源以山水风光最为重要,同样,我国的人文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以古代文化艺术宝藏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土民情最为重要。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形成了风采各异、各有特色的风情习俗和民间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同时,我国著名的现代工程建筑,各具特色的小镇风光,丰富多彩的地方土特产、工艺品,对中外游客也有巨大的吸引力。
下面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关于四种民居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建筑格局反映了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
B.乙图所示民居反映了干热的自然地理特征
C.丙图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
D.丁图所示民居的建筑体现出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矛盾冲突
9.四种民居建筑都是我国典型的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其中直观地反映水乡文化特色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8.A 9.C
解析 从图中民居建筑的特点,可判断甲图为我国北方的四合院,它的布局体现了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乙图为我国云南一带傣族的竹楼,反映了湿热的自然地理特征;丙图反映了我国江南水乡景观;丁图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是与当地的黄土特性及气候特点相适应的一种民居形式。
下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郎山、江西的龙虎山、广东的丹霞山、湖南的崀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这六个地区共同组合在一起称为“中国丹霞”,已于2010年8月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据此回答第10题。
10.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答案 B
解析 红色砂砾岩长期受流水侵蚀等外力作用,造就了丹霞地貌。
11.下列属于世界自然遗产的是(  )
A.庐山 B.青城山—都江堰
C.武陵源 D.泰山
答案 C
解析 庐山和青城山—都江堰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泰山属于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2008年7月,江西三清山(如甲图)、福建土楼(如乙图)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的行列。据此完成12~13题。
12.三清山属于________遗产(  )
A.自然 B.文化
C.文化与自然 D.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
13.福建土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A.经济价值 B.美学价值
C.历史文化价值 D.科学价值
答案 12.A 13.C
解析 第12题,江西三清山属花岗岩地貌,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属于自然遗产。第13题,福建土楼是山区大型民居建筑,是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突出体现了历史文化价值。
14.假设你带领一个旅游团沿“第二亚欧大陆桥”赴俄罗斯考察。请在下列①~⑦备选文物遗迹中,找出沿陇海—兰新线两侧120千米内可供参观的一组古代文物遗迹(  )
①莫高窟 ②嘉峪关 ③都江堰 ④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⑤云冈石窟 ⑥北京故宫 ⑦龙门石窟
A.①②③⑦ B.①②④⑦
C.③④⑤⑥ D.②④⑥⑦
答案 B
解析 陇海—兰新线两侧120千米范围内大约相当于纬度相差1°,解答时要掌握好这个大体距离,或者用排除法将③排除,进而排除山西云冈石窟、北京故宫,因它们离陇海—兰新线较远。
15.下面是中国文学作品中著名的诗句,下面代号、作者、风景名胜地正确的组合是(  )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杜甫—黄山 B.②—李白—三门峡
C.③—杨万里—西湖 D.④—苏轼—衡山
答案 C
解析 各诗句对应的朝代、作者、诗名、风景名胜地组合依次是①—唐朝—杜甫—《望岳》—泰山;②—唐朝—李白—《朝发白帝城》—三峡;③—宋朝—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湖;④—宋朝—苏轼—《题西林壁》—庐山。
现代城市应具有两个属性:生态化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的表现,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会文化传统、科学技术三个要素制约。据此回答16~17题。
16.海口成为生态特色城市,是因为(  )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②地处临海,水源充足 ③起步晚,规划较好 ④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⑤经济基础好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③④
17.苏州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  )
A.交通发达,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B.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C.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D.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
答案 16.D 17.D
解析 第16题,海口市地处热带,水热条件优越;并且海南建省晚,海口的发展起步也晚,故规划合理,布局较好。第17题,苏州以其秀美的自然山水和精巧的园林建筑而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特色城市。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设计风格、结构设计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读下列四幅民居景观图,回答18~20题。
18.按旅游资源的分类来说,民居建筑应属于(  )
A.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B.自然和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C.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D.园林建筑旅游资源
19.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的播放,来此地旅游的人络绎不绝。图③就是著名的“乔家大院”,它所在省区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项目的有(  )
A.龙门石窟、少林寺
B.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
C.西岳华山、恒山悬空寺
D.北岳恒山、王家大院
20.四幅图中②和④,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风情,下列选项中图片所代表的民族与传统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傣族——泼水节,④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B.②土家族——对歌节,④蒙古族——摔跤节
C.②纳西族——火把节,④哈萨克族——赛马节
D.②苗族——亚努节,④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答案 18.C 19.B 20.A
解析 第18题,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说,民居建筑是人类建造的,属人类的文化遗存,主要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应属于文化景观旅游资源。第19题,“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该省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项目的有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和平遥古城。龙门石窟、少林寺在河南,华山、悬空寺、恒山及王家大院未被纳入联合国“文化遗产”项目。第20题,四幅图中的②是竹楼,属云南傣族民居,傣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④是蒙古包,属蒙古族民居,其传统节日是那达慕大会。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自然景观主要构景要素示意图
(1)图中数码①~④代表的构景要素:①______________景观,②________景观,③________景观,④______景观。
(2)在以上构景要素中,________最为重要,它与______景观组合,可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在此基础上,________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而且使自然界焕发生机。
(3)变幻万千的气象以及气候上的季节变化,使自然美________而不同。
(4)自然界中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千差万别,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特性是____________;许多旅游景观是与地球历史、人类社会活动同始终的,体现了旅游资源的特性是________。
答案 (1)地文 气象气候 水域风光 生物(可互换)
(2)地文 水域风光 动植物 (3)因时因季 (4)多样性 永续性
解析 旅游资源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其中自然旅游资源是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要素和现象。现代许多人喜欢接近大自然,多半都是由自然旅游资源的要素决定的,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要素是地文、水域、气象气候、生物、宇宙。许多的自然旅游资源都是在一定的地貌上形成的,因此在自然旅游资源中,地貌具有相对重要的位置。自然景观的变化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时间、季节的不同会使景观不同。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具有一定的特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内容使得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旅游资源本身不会随着旅游活动而消耗,大多都可以反复利用,因此具备永续性。
22.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中国—东盟”局部地区图。
材料二 丽江古城具有800多年的历史,古城心脏四方街,明清时已是滇西北商贸枢纽,现今境内古迹随处可见。“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被誉为“民居博物馆”。纳西先民创造了灿烂的东巴文化,纳西象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活着的象形文字”。丽江城内的“东巴记忆遗产亭”,展示了东巴象形文字、东巴舞蹈、东巴音乐等古老的纳西传统文化。
(1)图中A国是________,B国是________。该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
(2)图中C处有一处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至今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环境,生物类型繁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C处自然遗产所在地区常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请简要说明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4)结合材料说明丽江古城为什么能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答案 (1)老挝 泰国 热带季风气候 (2)三江并流保护区 地形闭塞,人迹罕至;处于较低纬度,地形复杂,物种交流不便;相对高度大,垂直地带性明显
(3)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断裂发育;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4)城内古迹保存较为完整,保存了悠久独特的纳西民族文化。
解析 依据国界轮廓及河流流向判断国家名称、气候类型的分布。C处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与该处自然环境保存好,生物种类多,人类影响小,地形山高谷深、十分复杂,物种交流不便有关。要从自然原因(地质构造、气候)和人为原因(植被破坏)两方面分析三江并流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解答第(4)题应从提供的材料中提取答案。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夏威夷群岛坐落在北太平洋上,距美国本土3 000多千米,被称为美国的“海外州”。在公元4世纪左右,一批波利尼西亚人到此定居,给岛屿取名“夏威夷”,意即“原始之家”。夏威夷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它有美丽的海滨,有宜人的气候,有奇特的火山景观,还有其他许多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这里是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每年有4 000多万游客慕名而至。
(1)美国是个跨洲的国家,夏威夷群岛散布在________(大洋)上,是________(大洲)的组成部分。
(2)根据旅游景观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游资源划分为________旅游资源和________旅游资源。夏威夷群岛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
(3)材料中介绍的自然风光中没有提及(  )
A.地文景观 B.天象与气候景观
C.水域风光 D.生物景观
(4)夏威夷群岛因其多彩、独特的自然风光反映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性的特性;岛上的冒纳罗亚火山足迹产生于遥远的地质年代,这反映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性特征。
答案 (1)太平洋 大洋洲
(2)自然 人文 自然 地文
(3)D
(4)多样 永续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文化遗产:长城(嘉峪关、八达岭、山海关三处)、明清故宫、敦煌莫高窟、秦陵兵马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曲阜“三孔”、布达拉宫、武当山古建筑群、五台山、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丽江古城、颐和园、天坛、大足石刻、龙门石窟、青城山—都江堰、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县)、安徽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云冈石窟、高句丽王城、庐山、安阳殷墟、澳门历史城区、开平碉楼、福建土楼、登封“天地之中”。
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三清山。
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1)上述世界遗产中处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有哪些?简要分析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意义。
(2)江西庐山、山东泰山同为风景名山,其成因是否相同?为什么?
(3)布达拉宫属________教建筑景观,1994年12月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遗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处于西部经济地带的有: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莫高窟、九寨沟、黄龙、布达拉宫、峨眉山—乐山大佛、丽江古城和三江并流、大足石刻、青城山—都江堰和大熊猫栖息地等11处。另外,长城跨东、中、西三个地带。 世界遗产是世界级名胜,可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可以招徕和组织国际游客进行游览活动。西部地区可以这些世界遗产为依托,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2)两山成因相同,同为由断层上升而成的块状山。
(3)喇嘛 建筑风格独特,是汉藏人民和平友好的见证
第2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四个旅游景点中,成因与其他三地明显不同的是(  )
A.泰山 B.桂林山水
C.路南石林 D.瑶琳仙境
答案 A
解析 泰山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断块山,地质构造上属于地垒,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都是石灰岩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2.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长城的构筑(  )
A.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随坡就势
B.受限于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整个工程与自然环境并不和谐
C.仅考虑其军事防御功能,并没有重视气候、水文等地域差异
D.长城中段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答案 A
解析 长城与山川走向、地貌形态等自然环境极其和谐,且重视气候、水文、土地利用等地域差异,中段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长城的构筑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某年国内游客流量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新疆 B.海南 C.西藏 D.内蒙古
4.关于该省级行政区游客流量的变化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因为天气闷热,4~10月份游客偏少
B.避寒条件好,11月~次年3月份游客最多
C.台风带来降温,7、8两月游客增多
D.“黄金周”效应,10月份游客增多
答案 3.B 4.C
解析 由统计图知:该地国内游客流量11月~次年3月(冬半年)游客最多,而夏季游客较少,说明该省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避寒的良好去处,而夏季游客少主要是气温高及台风影响。
读下面四幅旅游景观图,回答5~6题。
5.上面四幅图片,需要选择特定观赏角度才能获得最为形象逼真效果的是(  )
A.a B.b C.c D.d
6.形成d景观主要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
C.侵蚀作用 D.搬运作用
答案 5.D 6.C
解析 由图可知,a为沙丘,b为草原,c为冰山,d为风蚀城堡。风蚀城堡是指岩性软硬不同的岩石,在风蚀作用下,坚硬岩石留下来形成的各种风蚀地貌。
7.观赏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景观,选择的最佳时机应是(  )
A.农历初一的夜晚
B.农历十五的白天
C.农历十五的夜晚
D.农历初一的白天
答案 C
解析 月圆之夜,在三个石塔里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纸中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映在湖中,等到皓月当空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真月和假月其影难分,故得名“三潭映月”。
8.关于下图中旅游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地质地貌景观,宜登上江岸近观山景
B.②为民居建筑景观,最适宜在夏季观赏
C.③为水文地理景观,宜俯瞰其形色声动之美
D.④为文化艺术景观,观赏前宜了解其文化艺术特色
答案 D
9.造成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方文化的差异
B.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C.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
D.南北方工作时间的差异
答案 B
解析 由于山水风景随气候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因此,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观赏时机出现差异。
10.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
答案 B
解析 珠峰大本营位于海拔约5 200米处,其附近碎屑堆积物应为冰川堆积而成;雁荡山位于浙江省,该地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11.读“无锡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感知机会与可达机会图”,说明影响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游览的主要因素是(  )
A.游览价值的大小
B.交通的通达性
C.感知机会的多少
D.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
答案 D
解析 随着距离的增加,游人对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机会减少,这说明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影响游人到旅游目的地的游览。
读“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及资料,回答12~15题。
材料一
材料二 a城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建筑既是该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也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12.a城至今能够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
B.运用中西方的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经久耐用
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D.巨额旅游业收入投入其保护维修
13.a城最主要的旅游价值是(  )
A.美学价值 B.历史文化价值
C.科学价值 D.经济价值
14.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是(  )
A.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的影响
B.避免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C.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D.尽量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
15.关于该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价值较高,游览价值也较高
B.该地区的区位条件差,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C.该地区的经济背景差,制约了旅游资源的开发
D.旅游交通落后,决定了该地区的可进入性差
答案 12.C 13.B 14.D 15.A
解析 第12题,从图和材料中可以看出,a城市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差,受外部的影响小,因而大量的古建筑群能保留下来。第13题,古建筑群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历史文化价值。第14题,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应是尽量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第15题,旅游资源的价值高,并不能说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也高。
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回答16~18题。
16.四幅景观图中都在非洲大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关于景观图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位于法国境内
B.是欧洲著名的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C.是世界著名的自然遗产
D.该石柱是由花岗岩雕成的
18.关于景观图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景观位于南美大陆上
B.该景观所在岛屿位于大西洋中
C.该景观所在岛屿是一个火山岛
D.该景观所在岛屿是一个大陆岛
答案 16.A 17.B 18.C
解析 四幅景观图中①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②是非洲热带草原风光;③是位于希腊的阿波罗神庙中的多立克式石柱,是由青灰色石灰岩雕成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④是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人,该岛位于南太平洋中,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岛。
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游客流量统计示意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昆明旅游旺季持续时间长是由于(  )
A.气候条件较好 B.市场距离较短
C.交通通达性较强 D.接待能力较强
20.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
A.气候环境的差异 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D.环境容量的差异
答案 19.A 20.C
解析 第19题,昆明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冬季寒冷时间短,则春季景观持续的时间较长,供游览的时间自然就长;市场距离和交通通达度方面与游览时间长短关系不大,同时从这两方面看昆明也不占优势。第20题,昆明与北京相比客流量差异较大,与市场距离、交通通达度有关;从资源本身看,北京主要是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很多资源在全国甚至世界都具有唯一性、非凡性,对游客有较大的教育意义因而吸引力很大。而昆明相对较差,主要是自然旅游资源,教育意义不明显,有些资源不具有唯一性,全国类似资源较多则会分散客源。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泰山是世界首例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五岳之尊”等众多称号,但它却两次和“世界地质公园”的称号无缘。直到2006年9月18日,在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泰山才正式被列入第三批“世界地质公园”之列。
材料二 泰山著名景观图。
(1)简要分析泰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意义。
(2)旅游者登临泰山可以观赏“云海玉盘”、“黄河金带”、“旭日东升”和“晚霞夕照”四大自然景观。试分析观赏“云海玉盘”的最佳季节及时机,并简要分析原因。
(3)新疆乌鲁木齐一游客打算到泰山游览并希望能够欣赏到泰山瀑布景观,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告诉他来泰山游览的最佳季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利于泰山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能进一步提高泰山作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使泰山成为地质研究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提高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价值等。
(2)观赏泰山“云海玉盘”的最佳季节和时机是夏秋季节的雨后初晴之时。因为夏秋季节降水较多,雨后初晴,大量水汽蒸发,容易成云致雾。
(3)夏季。理由:泰山夏季森林茂密苍翠,鸟语花香;雨水多,水量充足,瀑布更加壮观;山中多云雾,景色富于变化,且兼收避暑之效。
解析 泰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提升了其知名度,使其成为地质研究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提高了旅游资源的科学研究价值,利于泰山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能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旅游收入。观赏泰山“云海玉盘”的最佳季节和时机是夏秋季节的雨后初晴之时;泰山瀑布景观也宜在夏季欣赏,这与泰山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有关。
22.下图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________,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________。
(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为获得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
答案 (1)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价值
(2)知名度高 旅游资源质量好 旅游接待能力强
(3)最佳观赏位置 最佳观赏时机(时间、天气状况等)
(4)破坏旅游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任答3点)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分类,甲为曲阜“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第(2)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世界遗产知名度
高,旅游资源质量好且高铁沿线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强。第(3)题,考查旅游景观欣赏,看泰山日出要选择最佳观赏位置和最佳观赏时机。第(4)题,泰山景区“爆棚”现象产生的旅游环境问题,根据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即可作答。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黄山,古称黟山,黟县因山而得名。黟县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连为一体,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县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造就了黟县“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黟县境内至今仍存有保存完整的古民居3 600幢,为皖南之首。西递、宏村、南屏、关麓、屏山等古民居建筑村落布局严谨,工艺精湛,具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其中西递、宏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二 2005年11月8日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在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宏村召开,发起成立了跨省区域间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努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在古徽州的大地上,有保存完整的古村落、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徽州文化底蕴,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胜地。
(1)简要评价安徽黟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
(2)简述安徽黟县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3)请你为安徽黟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古民居文化内涵丰富,风光秀美,资源质量高;临近黄山等景点,有利于发挥集群效应与地域组合功能;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客源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加强城乡联系,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3)突出古徽州文化特色,树立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根据各景点的个性差异,合理设计乡村旅游产品,避免趋同效应;加强旅游宣传,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注意旅游生态环境建设,防止生态破坏。
24.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位置见下图),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8分)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答案 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区域交通便利;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优越,适宜避暑;品牌影响不大,难以吸引省外游客。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可从市场距离、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等方面作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香榧为小范围地区的特产,对外省的影响不大,吸引力不强。同时要考虑枫桥地区夏季适宜避暑的特征,以及周边城市经济发达、距离此地近、居民旅游欲望较强的特
第3章 旅游景区的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人们日常的活动空间,大体可分为居住、工作、休闲三类,每一类活动的空间规模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下图表示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化过程中,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农业时代的活动空间有何特点(  )
A.移动性高,居住空间比例小
B.活动空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
C.工作量较少,多余时间都到外地旅游
D.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都是统一的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空间可能有如下的变化(  )
①逐渐与住宅空间分离 ②数量由少到多 ③规模逐渐变大 ④呈集中发展的趋势 ⑤种类日趋单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农业时代休闲空间、居住空间、工作空间有很大重叠性,特别是休闲空间就在居住空间内,说明人们活动范围很小。第2题,由变化过程可推测休闲的变化趋势:种类日趋多样化,范围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
3.我国中、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往往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  )
①当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②旅游业具有关联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③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 ④发展旅游业不会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我国中、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发展工业难度大,而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并且旅游业具有关联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这些地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规划,全力打造以三峡大坝为核心的“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其辐射范围包括周边的湖北、重庆、湖南、贵州等四个省市。这也是中国首次对一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进行国家级规划。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各组省市中,均与三峡大坝所在省级行政区直接相邻的是(  )
A.黔、渝、陇 B.川、鄂、秦
C.湘、桂、赣 D.渝、皖、豫
5.旅游业曾被称为“无烟工业”,主要是因为发展旅游业(  )
A.产生的污染较少 B.属于第三产业
C.投资少、收效快 D.没有烟尘污染
6.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4.D 5.A 6.D
解析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境内,与湖北省相邻的是渝、皖、豫、赣、湘、陕省区;旅游业产生的污染较少,曾被称为“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7.能够正确反映旅游问题的选项是(  )
A.旅游环境的破坏都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造成的
B.人为旅游环境的破坏主要是一些人缺乏环境意识所致
C.旅游资源是无消耗性的,不会衰败
D.目前,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并不突出
答案 B
解析 旅游环境的破坏包括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一些人缺乏环境意识,片面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急功近利,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开发、不保护,导致旅游环境污染严重;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旅游环境出现了衰败现象;目前,旅游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
静心垂钓,瓜果采摘,花卉观赏,以每年100元到2 000元不等的价格认养果树或是认种一块菜地去享受从育苗、除草、施肥到收获、采摘的全过程……农家乐式的休闲旅游越来越为市民钟情。上海市嘉定、奉贤、松江、崇明等区县的不少农业园区和主题公园都推出了农家乐项目。据此回答8~10题。
8.目前我国农业旅游的消费者主要是(  )
A.外国游客 B.农业旅游的经营者
C.城市居民 D.广大的农民
9.在上海市周边出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的新型“农家乐”,这种形式的“农家乐”我们可把它归属于农业旅游类型中的(  )
A.农业观光型 B.农业科技示范型
C.生态农业型 D.农村民俗型
10.发展上述农业的意义是(  )
①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 ②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③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 ④避免环境污染
⑤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答案 8.C 9.A 10.D
解析 第8题,城乡产业的差距、地理背景的差异决定了城市居民成为我国农业旅游的主要消费者。第9题,题干显示,此农业类型以游乐体验为主,故为观光型。第10题,观光农业不是以销售农产品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销售农业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农业观光旅游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反映出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噪声污染 ⑤土壤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⑤
12.下列解决污染的主要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改用环保车,如电瓶车
B.对旅游者发放垃圾袋
C.把垃圾运往旅游区外集中处理
D.禁止发展旅游交通
答案 11.B 12.D
解析 第11题,图中反映的主要是大气污染(交通尾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游客乱扔垃圾)。第12题,禁止发展旅游交通,就无法发展旅游业,因此该措施不正确。
2017年5月19日是第37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旅游让生活更幸福”。据此完成13~14题。
13.旅游活动中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  )
A.游人过多,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
B.旅游需要的交通服务
C.酒店的厨房所排放的油烟
D.宗教信徒和旅游者“虔诚”的香火形成的烟雾
14.五一、十一假期期间,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作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景区环境 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 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 ④保障旅游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3.B 14.B
解析 第13题,旅游活动中,旅游交通工具排放大量污染气体污染空气。第14题,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与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防止旅游规模超过环境容量,破坏旅游资源和环境,影响旅游质量。
“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远离喧嚣与污染,亲近大自然,并能获得健康精神情趣的一种时尚旅游,提倡不仅要让大自然更绿,也要让人的心更“绿”。据此完成15~17题。
15.目前许多地区提出“绿色旅游”口号,主要是针对(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16.倡导“绿色旅游”则要求旅游开发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哪几类项目的建设(  )
①污水处理 ②垃圾收集和处理 ③游客休憩地
④新的旅游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  )
A.携带自己的书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植物及其制成品
C.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
D.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废电池
答案 15.C 16.A 17.C
解析 第15题,在许多地区提出的“绿色旅游”口号,是针对目前旅游活动中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言。旅游活动中,由于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及游人乱扔垃圾等,造成了旅游景区的污染,因而倡导“绿色旅游”。第16题,“绿色旅游”倡导在旅游的全过程都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求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因而,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处理、废气处理设施等,都是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建设项目。第17题,“绿色旅游”应尽量减少碳排放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交通方式。
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据此回答18~20题。
18.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不包括(  )
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
C.对文物古迹破坏 D.海岸受损害
19.有关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的旅游环境容量不能突破2亿人
B.每年的旅游合理容量是2亿人
C.每年的旅游极限容量是2亿人
D.随着旅游的合理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
20.为减轻环地中海地区旅游环境容量过大造成的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建设旅游新设施,以吸纳更多的游客
B.提高飞机票、火车票等的价格,以限制游客人数
C.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易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
D.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游人入内
答案 18.B 19.D 20.C
解析 土壤酸化主要是由于酸雨危害和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实行景区分流和限流,是保护旅游环境的重要措施。
二、综合题(共50分)
21.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解析 (1)图中包含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既有历史遗迹、遗址,也有最新的人工建筑,区域特色鲜明、类型齐全、地域组合良好。(2)沙漠地区的生态脆弱性是发展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注意的,要从植被的保护、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说明。
22.“东方大港,河姆文化,名人故居,儒商摇篮,佛教圣地”恰当地形容了宁波市旅游资源特色。读“宁波市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B湖素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美誉,但其旅游创收远不及西湖。试分析主要原因。
(2)随着城市化推进及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强市,宁波市拟对B湖加大开发力度,市民反响强烈,产生了赞同和反对两种不同的声音,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该湖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不及西湖,知名度远没有西湖高。
(2)赞同。理由:带动宁波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促进城市设施的改善和建设;促进宁波和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等。
反对。理由:会对该湖地理环境造成破坏,引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文物破坏等问题;导致周边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对旅游区居民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赞成或反对理由合理即可)
解析 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高低与市场距离远近、资源集群状况、知名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尽管B湖可与西湖媲美,但因知名度不如西湖,游客到访率远不如西湖。对于该湖的开发,不管哪种态度,都需要阐述理由,赞同可结合宁波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分析总结,反对可结合湖泊作为湿地对城市环境的作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总结。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享有“东方太阳城”的美誉。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 ,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日照旅游业成为日照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材料二 首届中国水上运动会于2007年8月28日至9月8日在日照市成功举办。水运会的举办,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日照市群众性水上运动的发展与普及,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还可以扩大日照市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有利于吸引国内外游客,吸引投资,对于打造日照“水上运动之都”的城市品牌,推动山东省和日照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进一步合理开发日照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
(2)日照旅游资源的开发怎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日照旅游的发展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发展交通;适当的提高地区接待能力。保护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防止环境污染。
(2)国际旅游能增加外汇收入;国内旅游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能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①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②旅游开发过度或不当会带来许多问题: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类废物不同程度地污染环境;开展大规模旅游活动有可能加剧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文物古迹保护不力或利用不当,会破坏其原始风貌甚至缩短其寿命;过量旅游者的到来和管理的欠缺,会对旅游地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保护等相关知识。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有:①旅游的发展对山东日照经济的促进作用。②山东日照市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第(1)题,从交通建设、提高其接待能力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旅游的开发,以及从资源和背景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分析其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第(2)题,从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方面分析。第(3)题,从旅游的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其对环境的作用。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近几十年来,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上每天有数千辆运煤车隆隆驶过,使整个石窟景区煤尘飞扬。
(1)国家投资2.2亿元,将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其积极意义是(  )
①减少煤尘对石窟佛像的污染和腐蚀 ②避免载重汽车对佛像的震动性破坏 ③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④消除云冈石窟景区的酸雨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鉴于汽车运煤对石窟的损害,请举出至少两种可以不用或少用汽车运输的方法。
(3)由于新国道运煤专线比老国道远了四五十千米,而且坡度较大,不少驾驶员不愿意走此道,许多大吨位散装运煤车依然行驶在已改为旅游专线的老国道上……针对运煤车驾驶员的这种行为,你认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
(4)云冈石窟附近有全国最大的________煤矿。
答案 (1)C (2)①建铁路专线,加强铁路运输;②研究利用煤炭的汽化、液化技术,转为管道运输;③建坑口电站,改为电力运输;④发展化工业,减少煤炭外运。 (3)社会各方面应大力宣传保护文物、保护旅游环境的意义;政府应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规,严格加强管理。 (4)大同
解析 本题以文物古迹云冈石窟的保护为切入点,涉及旅游景点的保护,晋煤外运的措施,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矿产资源的分布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广泛联系相关学科的知识,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回答。
第4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
章末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人们日常的活动空间,大体可分为居住、工作、休闲三类,每一类活动的空间规模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下图表示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演化过程中,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农业时代的活动空间有何特点(  )
A.移动性高,居住空间比例小
B.活动空间局限在较小的范围
C.工作量较少,多余时间都到外地旅游
D.居住空间和工作空间都是统一的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休闲空间可能有如下的变化(  )
①逐渐与住宅空间分离 ②数量由少到多 ③规模逐渐变大 ④呈集中发展的趋势 ⑤种类日趋单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农业时代休闲空间、居住空间、工作空间有很大重叠性,特别是休闲空间就在居住空间内,说明人们活动范围很小。第2题,由变化过程可推测休闲的变化趋势:种类日趋多样化,范围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
3.我国中、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往往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  )
①当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②旅游业具有关联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③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 ④发展旅游业不会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我国中、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于发展工业难度大,而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并且旅游业具有关联带动作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这些地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规划,全力打造以三峡大坝为核心的“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其辐射范围包括周边的湖北、重庆、湖南、贵州等四个省市。这也是中国首次对一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进行国家级规划。据此回答4~6题。
4.下列各组省市中,均与三峡大坝所在省级行政区直接相邻的是(  )
A.黔、渝、陇 B.川、鄂、秦
C.湘、桂、赣 D.渝、皖、豫
5.旅游业曾被称为“无烟工业”,主要是因为发展旅游业(  )
A.产生的污染较少 B.属于第三产业
C.投资少、收效快 D.没有烟尘污染
6.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4.D 5.A 6.D
解析 三峡大坝位于湖北省境内,与湖北省相邻的是渝、皖、豫、赣、湘、陕省区;旅游业产生的污染较少,曾被称为“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7.能够正确反映旅游问题的选项是(  )
A.旅游环境的破坏都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造成的
B.人为旅游环境的破坏主要是一些人缺乏环境意识所致
C.旅游资源是无消耗性的,不会衰败
D.目前,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并不突出
答案 B
解析 旅游环境的破坏包括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一些人缺乏环境意识,片面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急功近利,重开发、轻保护,甚至只开发、不保护,导致旅游环境污染严重;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旅游环境出现了衰败现象;目前,旅游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
静心垂钓,瓜果采摘,花卉观赏,以每年100元到2 000元不等的价格认养果树或是认种一块菜地去享受从育苗、除草、施肥到收获、采摘的全过程……农家乐式的休闲旅游越来越为市民钟情。上海市嘉定、奉贤、松江、崇明等区县的不少农业园区和主题公园都推出了农家乐项目。据此回答8~10题。
8.目前我国农业旅游的消费者主要是(  )
A.外国游客 B.农业旅游的经营者
C.城市居民 D.广大的农民
9.在上海市周边出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的新型“农家乐”,这种形式的“农家乐”我们可把它归属于农业旅游类型中的(  )
A.农业观光型 B.农业科技示范型
C.生态农业型 D.农村民俗型
10.发展上述农业的意义是(  )
①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范围 ②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③便于大量销售农产品 ④避免环境污染
⑤加强城乡交流,促进科技兴农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答案 8.C 9.A 10.D
解析 第8题,城乡产业的差距、地理背景的差异决定了城市居民成为我国农业旅游的主要消费者。第9题,题干显示,此农业类型以游乐体验为主,故为观光型。第10题,观光农业不是以销售农产品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销售农业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农业观光旅游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反映出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噪声污染 ⑤土壤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⑤
12.下列解决污染的主要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改用环保车,如电瓶车
B.对旅游者发放垃圾袋
C.把垃圾运往旅游区外集中处理
D.禁止发展旅游交通
答案 11.B 12.D
解析 第11题,图中反映的主要是大气污染(交通尾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游客乱扔垃圾)。第12题,禁止发展旅游交通,就无法发展旅游业,因此该措施不正确。
2017年5月19日是第37个中国旅游日,主题是“旅游让生活更幸福”。据此完成13~14题。
13.旅游活动中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  )
A.游人过多,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
B.旅游需要的交通服务
C.酒店的厨房所排放的油烟
D.宗教信徒和旅游者“虔诚”的香火形成的烟雾
14.五一、十一假期期间,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作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景区环境 ②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 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 ④保障旅游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3.B 14.B
解析 第13题,旅游活动中,旅游交通工具排放大量污染气体污染空气。第14题,限制到达当地的游客数量与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防止旅游规模超过环境容量,破坏旅游资源和环境,影响旅游质量。
“绿色旅游”是指以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的远离喧嚣与污染,亲近大自然,并能获得健康精神情趣的一种时尚旅游,提倡不仅要让大自然更绿,也要让人的心更“绿”。据此完成15~17题。
15.目前许多地区提出“绿色旅游”口号,主要是针对(  )
A.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B.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C.环境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
16.倡导“绿色旅游”则要求旅游开发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哪几类项目的建设(  )
①污水处理 ②垃圾收集和处理 ③游客休憩地
④新的旅游设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下列不属于“绿色旅游”所倡导的行为的是(  )
A.携带自己的书包,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不吃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植物及其制成品
C.自驾车旅游,不坐公交车
D.尽量减少使用洗涤剂,不乱丢废电池
答案 15.C 16.A 17.C
解析 第15题,在许多地区提出的“绿色旅游”口号,是针对目前旅游活动中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言。旅游活动中,由于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及游人乱扔垃圾等,造成了旅游景区的污染,因而倡导“绿色旅游”。第16题,“绿色旅游”倡导在旅游的全过程都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求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因而,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和处理、废气处理设施等,都是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建设项目。第17题,“绿色旅游”应尽量减少碳排放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交通方式。
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据此回答18~20题。
18.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不包括(  )
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
C.对文物古迹破坏 D.海岸受损害
19.有关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的旅游环境容量不能突破2亿人
B.每年的旅游合理容量是2亿人
C.每年的旅游极限容量是2亿人
D.随着旅游的合理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
20.为减轻环地中海地区旅游环境容量过大造成的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建设旅游新设施,以吸纳更多的游客
B.提高飞机票、火车票等的价格,以限制游客人数
C.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易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
D.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游人入内
答案 18.B 19.D 20.C
解析 土壤酸化主要是由于酸雨危害和大量使用化肥造成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旅游景区的环境容量。实行景区分流和限流,是保护旅游环境的重要措施。
二、综合题(共50分)
21.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解析 (1)图中包含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既有历史遗迹、遗址,也有最新的人工建筑,区域特色鲜明、类型齐全、地域组合良好。(2)沙漠地区的生态脆弱性是发展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注意的,要从植被的保护、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说明。
22.“东方大港,河姆文化,名人故居,儒商摇篮,佛教圣地”恰当地形容了宁波市旅游资源特色。读“宁波市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B湖素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美誉,但其旅游创收远不及西湖。试分析主要原因。
(2)随着城市化推进及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强市,宁波市拟对B湖加大开发力度,市民反响强烈,产生了赞同和反对两种不同的声音,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该湖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不及西湖,知名度远没有西湖高。
(2)赞同。理由:带动宁波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旅游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促进城市设施的改善和建设;促进宁波和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等。
反对。理由:会对该湖地理环境造成破坏,引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文物破坏等问题;导致周边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对旅游区居民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赞成或反对理由合理即可)
解析 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高低与市场距离远近、资源集群状况、知名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尽管B湖可与西湖媲美,但因知名度不如西湖,游客到访率远不如西湖。对于该湖的开发,不管哪种态度,都需要阐述理由,赞同可结合宁波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分析总结,反对可结合湖泊作为湿地对城市环境的作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总结。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享有“东方太阳城”的美誉。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 ,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日照旅游业成为日照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材料二 首届中国水上运动会于2007年8月28日至9月8日在日照市成功举办。水运会的举办,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日照市群众性水上运动的发展与普及,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还可以扩大日照市的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有利于吸引国内外游客,吸引投资,对于打造日照“水上运动之都”的城市品牌,推动山东省和日照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进一步合理开发日照旅游资源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协调人地关系方面应注意什么问题?
(2)日照旅游资源的开发怎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日照旅游的发展对环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1)发展交通;适当的提高地区接待能力。保护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防止环境污染。
(2)国际旅游能增加外汇收入;国内旅游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能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3)①旅游对环境的促进作用:保护自然景区和历史古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②旅游开发过度或不当会带来许多问题:旅游活动产生的各类废物不同程度地污染环境;开展大规模旅游活动有可能加剧生态系统的破坏;对文物古迹保护不力或利用不当,会破坏其原始风貌甚至缩短其寿命;过量旅游者的到来和管理的欠缺,会对旅游地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保护等相关知识。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有:①旅游的发展对山东日照经济的促进作用。②山东日照市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及其特点。第(1)题,从交通建设、提高其接待能力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旅游的开发,以及从资源和背景环境的保护等方面分析其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第(2)题,从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相关产业方面分析。第(3)题,从旅游的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两方面分析其对环境的作用。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近几十年来,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上每天有数千辆运煤车隆隆驶过,使整个石窟景区煤尘飞扬。
(1)国家投资2.2亿元,将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其积极意义是(  )
①减少煤尘对石窟佛像的污染和腐蚀 ②避免载重汽车对佛像的震动性破坏 ③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④消除云冈石窟景区的酸雨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鉴于汽车运煤对石窟的损害,请举出至少两种可以不用或少用汽车运输的方法。
(3)由于新国道运煤专线比老国道远了四五十千米,而且坡度较大,不少驾驶员不愿意走此道,许多大吨位散装运煤车依然行驶在已改为旅游专线的老国道上……针对运煤车驾驶员的这种行为,你认为政府和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
(4)云冈石窟附近有全国最大的________煤矿。
答案 (1)C (2)①建铁路专线,加强铁路运输;②研究利用煤炭的汽化、液化技术,转为管道运输;③建坑口电站,改为电力运输;④发展化工业,减少煤炭外运。 (3)社会各方面应大力宣传保护文物、保护旅游环境的意义;政府应制定地方性政策、法规,严格加强管理。 (4)大同
解析 本题以文物古迹云冈石窟的保护为切入点,涉及旅游景点的保护,晋煤外运的措施,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矿产资源的分布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广泛联系相关学科的知识,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