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复习的点滴体会(浙江省杭州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复习的点滴体会(浙江省杭州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6-07 11:13:00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郁达夫中学 金富生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复习的点滴体会 复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把一个阶段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系统或网络,建立起巩固的联系,因此复习不应该是课程的简单重复。由此我们可以将科学课的复习理解为:在再现以往所学知识的同时,通过不断反思,实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提升性再组合,以达到“感悟”的目的,同时它也是学生探究学习、创新实践和发展的过程。 一、重双基 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着重表现在对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上。学生需要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挖掘、迁移和运用能力。 eg1 . “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先进的DNA指纹技术,选取人体细胞中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作为人的身份信息,从而用以鉴定不同人的身份。这样的身份信息主要来自于人体细胞结构中的( )【08年中考卷】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膜和细胞质 D.细胞核
eg2 .下列有关抗原和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04年中考卷】
A.抗原是B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B.抗体是T淋巴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多糖
C.卡介苗是一种能有效杀灭肺结核病原体的特殊抗体
D.侵入人体的SARS病毒是一种特定的抗原 对概念理解不够
有些学生容易混淆“概念”和“定义”,简单地将“理解概念”视作“背诵定义”,或只是机械的识记,或错误地认为在以能力立意的试卷中,“概念”的描述已经没有“市场”了。 二、重整合 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复习可以根据需要打破章节限制 ,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最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采用不同的形式重新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便于理解、记忆和掌握。 eg1.下图是在茫茫宇宙中作长期飞行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中箭头表示宇航员与密封舱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请回答:①A表示__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产生的。②B表示__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产生的。③C表示______,它通过________产生的。(2)D向藻类植物提供_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_____产生的。(3)宇宙飞船是密封舱,但必须从外界获取____________,同时将___________释放出去。(4)为使宇宙飞船能够保持动态平衡,除宇航员外,飞船内还必须有的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是_________和________。(5)在宇宙飞船内,_________和_________维持着_______,使宇航员能够长期生存下去。(6)试从生态学的观点谈谈载人宇宙飞船的设计,将给人类以什么样的启示?举例说明。 由于学生惯于对单个知识点的学习和突破,不善于对教材中的文字究其所以,不善于梳理前后章节的知识体系,建立相应的知识系统框架,因此,对问题的认识就不可能深刻,结果严重影响了对知识的领悟力。生物学的哲学思想本质的三元素:结构——环境——功能,它们是紧紧关联,有机统一的。 三、重生活实际 凸显生命科学发展的实用性和前沿性,贴近生产生活实际,尽量避免纯知识性题目。这类题目往往是提供一些课本外的背景资料和知识,但理在书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提供资料、信息和资源,让学生阅读、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扩大知识面。近年来的中考生物试题中,有不少是以现实问题作为命题的载体,从生命科学发展或社会热点问题来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 eg1、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份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 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 。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 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 。 A与DB与C探究光照强弱(或多少)对两组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合理甲、乙两盆植物的土壤中都含有
包括镁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 如克隆、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开发、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带来的“生命伦理”概念、人体营养与保健等;如污水处理、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赤潮、空气质量报告的分析等;如绿色食品、白色污染、清洁能源、生态农业等;如艾滋病、禽流感等 四、重能力 试题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能力训练为主导是综合科目考试的一个原则。试题将避免单纯记忆内容的考查,强调考查学生收集处理材料与信息、再现与鉴别、领会诠释、归纳综合、评价辩证、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 eg1.最近研究“地外文明”的天文学家和生物学家一起用计算机模拟出了银河系中两个可能孕育着生命的外星天体,他们被命名为“奥雷里亚”和“蓝月亮”。其中“蓝月亮”更引人注目,据推测“蓝月亮”是一颗本身不发光,却围绕着一颗巨大的行星运转的固体星,距离地球大约50光年,“蓝月亮”上的一天为240个小时。“蓝月亮”上光照良好,有液态水存在,大气密度是地球大气密度的4倍,而中心引力又比地球小很多,“蓝月亮”上的O2浓度是地球上的5倍,CO2的浓度是地球上的30倍,动物、植物种类繁多。请根据上述推测,回答下列问题:【06中考卷】
(1)“蓝月亮”上的光照最可能来自于离“蓝月亮”最近的 。
(2)“蓝月亮”上的动物大多数善于飞翔,合理的解释是 、 。
(3)“蓝月亮”上的植物要比地球上的植物生长得高大茂盛的多,(不考虑砍伐因素)你认为主要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4)你认为“蓝月亮”上的平均气温与地球平均气温相比 (选填“更高”“更低”“差不多”或“难以判断”),你的理由是 。 重视信息分析、筛选、获取能力的考查,试题提供信息的方式,不少以各种形式的图表来表达。 eg1.为了探究某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改种植物种子置于22℃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他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06中考卷】
据表中的数据所得到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
B.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
C.在环境温度为22℃时,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
D.该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 eg2.来自不同纬度地区的A、B两种小型陆地哺乳动物体重、年龄、健康状况都相似,将它们分成数量两等的2组,每天每只仅喂食100g左右的糖类饲料,(自然状态下A、B两种物种每天每只进食100g左右糖类饲料)两者在相同自然环境下持续实验10天,数据如右表所示:【04年中考卷】
(1)若每只动物每天进食的100g糖类饲料(以含100g葡萄糖:C6H12O6计算)在体内都完全氧化为H2O和CO2,为维持水分代谢平衡,每天至少应给A物种中的每只动物补充 克水
(2)B物种平时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干旱地带b、湿润地带c、寒带)
(3)10天后A物种都存活,而B物种全死亡(无细菌和病毒感染及相互撕咬),从实验数据看引起B物种死亡的最有可能原因是 。综合分析,你认为引起B物种死亡的其他原因还有 。研究表明物种A活动强度远不如物种B,产生这种行为差异的原因是: 。五、重实验探究 在教学中要重视实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现象、会解释结果并得出结论,要尽量将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动手实验,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机会和增强实验能力。其次要使学生能根据题目给出的情景进行正确的实验设计,注意到设计实验的科学性和严禁性、能够正确表达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处理,预测实验结果,达到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探究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eg1.现有一种植物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
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某同学为了探究光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
下实验方案: 【 05年中考卷】①向培养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
入两组培养皿中。②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环境中,在培养
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问:
(1)上述对照实验方案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只有一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
同。起对照作用的实验因素是 。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
根据假设所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
(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组种子萌发,无光组种子也萌发。则请你根据
实验结果做出相应的结论: 。 教学中,应善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思维不断深入,形成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并指导学生对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回归课本,学习中考大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在选择题目时,立意于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分析和运用,但又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生物教学中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教法,消除以满堂灌、简单地重复知识来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传统复习方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态系统生产者:
植物消费者:
动物
(包括人类)分解者:
微生物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细菌真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达尔文的进化论适应和改造环境知识网络人、健康与环境人体免疫功能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冠心病、肿瘤糖尿病及遗传病传染病特点、传播三环节及
其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传染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知识网络食物→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氧气→呼吸系统→尿系统→→循环系统→二氧化碳新陈代谢人体的新陈代谢人体的新陈代谢描述消化系统的结构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说出酶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描述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的过程,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
说出血液组成及功能,学会阅读血常规化验单。说出心脏、血管结构和血液循环过程,描述心率和血压等概念,了解人体血型和输血。
描述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食物食物的消化过程不变蓝蓝色蓝色37 ℃温水沸水冰块结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有影响, 37℃时淀粉酶活性最高.1.探究实验:探索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T探索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原理:2、血红蛋白的特点:3、组织细胞:耗氧。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浓度高。肺泡:氧气浓度高。含氧气高、迅速结合 含氧气低、迅速分离氧合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气体扩散作用。方向从高浓度 低浓度小结: 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原尿重吸收的是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重新进入血液循环(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血液尿液(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不过的是血细胞,大分子的蛋白质,它们仍在血液中1.科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生长情况,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甲),及叶肉细胞中的相对含水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请分析回答:(1)光照强度在a—b段时,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__,如光照强度为a,则植物能否正常生长?
(2)在测定夏天的某一天中光合作用强度时,发现中午光合作用强度要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增强中午光照过强,水分蒸发,导致含水量明显下降,光合作用减弱根尖的结构根的吸水原理导管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筛管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呼吸作用能量细胞内绿色植物和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知道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说出植物对水的吸收、利用和散失
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举例说明植物新陈代谢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
理解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概述生物新陈代谢过程
区分生物各种营养方式,知道微生物的无氧呼吸1)厂房:
2)能源:
3)原料:
4)产物:
5)物质转变:
6)能量转变:
光合作用的过程空气中的二气化碳从泥土中吸收的水分二氧化碳
+
水光淀粉
+
氧释放到空气中叶绿体太阳光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氧气无机物转为有机物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十水气有机物+氧气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赖。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
部分原料CO2考点:4.举例说出新陈代谢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如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技术等.)植物无氧呼吸植物呼吸作用减弱植物有氧呼吸增强B此时植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最弱.生物实验和探究 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探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实验变量:简称变量,即对照实验中不同的条件。两组对照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组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3、变量的设计是对照实验的关键: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假设,要具有可对比性,除了变量以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该相同。
4、对照实验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一般要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结果取平均值。例、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一)取6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二)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同样大小的6块,每块马铃薯上都有一个芽眼。将这6块马铃薯分别埋进6个小花盆的沙土中5cm深。
(三)把6个花盆按照下表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4)你认为该实验设计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存在缺陷,理由是:)
存在每种条件下只提供一个材料,很容易因其他因素而影响实验结果1、对照原则:科学、合理的设置对照可以使实验方案简洁、明了,且使实验结论更有说服力 2、等量原则:每次实验所加试剂的量要相等。 3、单变量原则:即控制其它条件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多个参与原则:采取多个个体参与实验,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解答探究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时,A、B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主要实验设计如下图所示:
⑴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⑵你认为A、B两组同学的
设计是否科学?请简要说明
理由(4分)
答:A组 。
答:B组 。
⑶除了上述的探究问题,就“影响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你还能够提出其他可以探究的问题吗?
答: 。A组不科学,理由是对照组与实验组中种子的数量不相等 B组也不科学,理由是没有设置对照组 水 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或土壤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或空气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或阳光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等等谢 谢 指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