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一切都在运动中》练习
一、填空
1、风在( ),水在( )人在( ),鱼在( )……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运动
2、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 )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外一个物体我们称为( ),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 )的物体。
3、坐在汽车上,如果我们觉得路旁的树木、房屋往后退,这时选定的参照物是( )。如果我们以路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那么汽车在( ),我们自己也自( ),如果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我们自己是( )的。如果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乘客是( )的。
4、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 )或( )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5、( )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 )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 )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判断题。
1、世间万物都在运动,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
2、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主要是看他动不动。( )
3、操场上跑步的人在运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是静止的。( )
4、除了在地震时,楼房是绝对静止的。( )
三、简答题
1、并排行使、快慢相同的两辆汽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为什么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先确定参照物?
3、毛主席说: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你是怎么理解的?
3.1《一切都在运动中》参考答案
一、填空
1、吹 流 走 游
2、位置 参照物 不动或静止
3、汽车 前进 前进 静止 静止
4、不动 静止
5、参照物 运动 运动的快慢
二、判断题
1、√2、×3、×4、×
三、简答题
1、答 :如果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它们都是运动的。如果以其中一辆汽车为参照物,那么另外一辆是静止的。
2. 答:因为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要选择这另外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一切都在运动中
科学苏教版 四年级下
导入新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
导入新知
听完了故事,你们觉得,那个人能捞到他的剑吗?为什么?
刻舟求剑
导入新知
看来这个人对物体的运动还不太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运动有关的知识——《一切都在运动中》
新课讲解
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运动。下面图片中有哪些物体发生了运动?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觉得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新课讲解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运动状态,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标准呢?
新课讲解
科学上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外一个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新课讲解
我们知道了判断物体的运动 要选择参照物,通过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来判断物体的运动,你能用刚才所学来描述我们图中的运动吗?
新课讲解
以树木为参照物,汽车在向前运动;
以天空为参照物,老鹰在运动;
以湖水为参照物,鸭子在向前运动;
以人为参照物,自行车在向前运动;
……
新课讲解
刚才大家所选择的参照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不动或静止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参照物都是静止的呢?
新课讲解
为什么会有附近的树在倒退的感觉呢?
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你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因为我看到两边的建筑和树木都在向后运动。
这说明以汽车为参照物,人坐在汽车上就感到两边的建筑和树木在向后运动。
新课讲解
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
比赛的输赢是地下的白线为参照物,绳子上红领巾偏向哪一方即为哪一方赢。
新课讲解
看来我们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既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我们平时看起来运动而将它假定不动的物体。
新课讲解
讨论: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
新课讲解
以上行电梯中的姐姐为参照物,下行电梯上小男孩是运动的。
以下行电梯上男孩后面的叔叔为参照物,下行电梯上小男孩是静止的。
新课讲解
下行电梯以内的物体作参照物都可以说明小男孩是静止的;
而下行电梯以外的物体作参照物都可以说小男孩是运动的。
新课讲解
用刚才的方法说说,行驶中的轮船上的乘客动了吗?
新课讲解
行驶中的轮船上的乘客以轮船上的任何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行驶中的轮船上乘客以两岸的树木和建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新课讲解
因为我们两次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看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怎么同一个人,我们一会说他是运动的,一会又说他是静止的,还都有道理,这是为什么呢?
新课讲解
你能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话吗?
作者以青山和两岸为参照物,人随着竹排在江中前进;以竹排为参照物,两岸原本不动的巍巍青山就会感觉在后退。
新课讲解
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地球上的所有物体每时每刻都随着地球的自转而飞速运动着。所以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就发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感叹。世界万物一切都在运动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的相对的。
课外拓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行员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当他抓到手里仔细看时,却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颗射向他的子弹。
课外拓展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飞机以一定的速度飞行,从背后射向来的与飞机飞行方向相同的子弹在空气中飞行一段距离之后,速度减小了。当子弹的速度和飞机的速度相近时,对飞行员来说,子弹几乎是静止的,顺手就可以抓住。
课堂练习
1、判断物休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 )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 )。
2、运动是( ),世界上没有( )的物体只有( )的物体。
3、解释:有一辆客车向路边的小男孩驶来时,车上坐着的乘客,小男孩说乘客在动;司机却说乘客没有动。为什么他们说法不一样呢?
我知道
位置
参照物
绝对的
绝对静止
相对静止
布置作业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已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一样。
板书设计
静止
运动
借助参照物判断物体
世界万物一切都在运动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的相对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一切都在运动中。而我们生活中说的静止都是相对而言。我们今天所研究的物体是否运动都是指两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而其中一个就是参照物,所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一定要先找好参照物。
课堂小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四年级3.1一切都在运动中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1一切都在运动中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2、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3、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辨证的眼光看问题。
重点 理解“参照物”,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难点 理解“参照物”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情导入 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你们想听吗? 出示刻舟求剑故事 学生认真思考、交流。 用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入新课 听完了故事,你们觉得,那个人能捞到他的剑吗?为什么? 看来这个人对物体的运动还不太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运动有关的知识——《一切都在运动中》 (揭示课题) 学生动脑筋,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揭示课题 通过听故事引出物体的运动,揭示课题。
讲授新课 1、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运动。下面图片中有哪些物体发生了运动?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相关图片)反馈:因为我觉得它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2、同学们真是聪明,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运动状态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标准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科学家是怎么定义的。 3、科学上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要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外一个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4、小结:我们知道了判断物体的运动 要选择参照物,通过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来判断物体的运动,你能用刚才所学来描述我们图中的运动吗? 5、学生反馈:以树木为参照物,汽车在向前运动; 以天空为参照物,老鹰在运动; 以湖水为参照物,鸭子在向前运动; 以人为参照物,自行车在向前运动; …… 6、小结:看来大家已经能借用参照物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了,刚才大家所选择的参照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不动或静止)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参照物都是静止的呢? 7、出示问题: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你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反馈:因为我看到两边的建筑和树木都在向后运动。 这说明以汽车为参照物,人坐在汽车上就感到两边的建筑和树木在向后运动。 8、出示问题: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 学生反馈:比赛的输赢是地下的白线为参照物,绳子上红领巾偏向哪一方即为哪一方赢。 9、看来我们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既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我们平时看起来运动而将它假定不动的物体。 10、讨论: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 (出示电梯图片)学生反馈:以上行电梯中的姐姐为参照物,下行电梯上小男孩是运动的。 以下行电梯上男孩后面的叔叔为参照物,下行电梯上小男孩是静止的。 11、小结:我们发现下行电梯以内的物体作参照物都可以说明小男孩是静止的,而下行电梯以外的物体作参照物都可以说小男孩是运动的。 12、用刚才的方法说说,行驶中的轮船上的乘客动了吗? (出示轮船图片)学生反馈:行驶中的轮船上的乘客以轮船上的任何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行驶中的轮船上乘客以两岸的树木和建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13、出示问题:怎么同一个人,我们一会说他是运动的,一会又说他是静止的,还都有道理,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因为我们两次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看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14、你能解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句话吗?(出示相关图片) 解析:作者以青山和两岸为参照物,人随着竹排在江中前进;以竹排为参照物,两岸原本不动的巍巍青山就会感觉在后退。 15、课堂小结: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地球上的所有物体每时每刻都随着地球的自转而飞速运动着。所以我们敬爱的毛主席就发出“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感叹。世界万物一切都在运动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的相对的。 观察图片,汇报观察结果,总结运动的特点——位置变化。总结判断运动的方法,认识参照物。学生自主发言,合作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假定不动或静止的。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结论是不同的。讨论合作,能够独立找出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通过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向,对问题更好地理解,。第二部分主要讲养蚕抽丝的历史,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很容易让学生实验结论中总结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全本课课文,汇总天文地理知识,知道世界万物一切都在运动中。
课外延伸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行员以为这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当他抓到手里仔细看时,却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颗射向他的子弹。 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飞机以一定的速度飞行,从背后射向来的与飞机飞行方向相同的子弹在空气中飞行一段距离之后,速度减小了。当子弹的速度和飞机的速度相近时,对飞行员来说,子弹几乎是静止的,顺手就可以抓住。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结论也是不一样的。 发挥课外连接的作用,了解更多的知识。
课堂练习 我知道:1、判断物休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改变,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运动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3、解释:有一辆客车向路边的小男孩驶来时,车上坐着的乘客,小男孩说乘客在动;司机却说乘客没有动。为什么他们说法不一样呢? 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的成果。 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布置作业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已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一样。 学生注意观察,把科学延伸到生活中。 帮助理解课文,巩固课文。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课堂小结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