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6张PPT。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指导作者:张蓉
道德修养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
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
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
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刘禹锡的《陋室铭》
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
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
口语交际《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1.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崇高的精神境界。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述方法。
3.了解议论文结构安排的基本要求和常见形式。
4.品味议论文语言概括有力的特点。
5.在讨论中,能够抓住问题的焦点,能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单元教学目标 八年级下册的教材安排更趋于理性化,突出表现在文体样式更为丰富,也更为鲜明。1、“道德修养”上的教育价值;
2、了解议论文文体特点、把握一般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教学重点 从情感教育层面,落实本单元主题,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章,感受崇高道德修养的精神魅力。之一了解议论文文体知识
精读《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两篇文章,分别从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两个不同的侧面把握议论文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
略读《多一些宽容》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结合《敬业与乐业》,了解议论文严谨而清淅的论证结构;之二 以读促写,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完成一则议论文小练笔。口语交际部分可同时进行。之三 引领学生感受崇高道德修养的精神魅力,塑造崇高的精神境界。第一课时 提前三天布置预习任务,请学生预习本单元的五篇课文。思考:每篇文章分别向我们展示了哪方面高尚的道德修养?课上,分成六人小组,交流课前预习内容,达成共识后,依据老师多媒体出示的问题,深入文章感受其道德修养的精神魅力。
1、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在当时有着怎样的意义?在今天过时了吗?
2、读完梁启超老先生的文章,你觉得“敬业”和“乐业”对你有怎样现实的意义?
3、在与同学家人的交往中,你能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与“互爱”吗?请给大家分享一个你生活中的小例子吧。
4、“高贵的灵魂”具体指什么呢?你身边有这样打动你的“灵魂生活”吗?与大家分享一个片段吧。(课后练习一、三题)
5、你怎样看待刘禹锡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文人情操?第二、三、四课时 介绍议论文文体知识;引导学生精读《纪念白求恩》和《敬业与乐业》,学习文章通过对比和大量事实来证明观点的方法。
精读《纪念白求恩》第2、3自然段,
找出这两段的中心观点,看看围绕中心观点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述的?用这样的方法论述观点有什么样的效果?
(结合课后练习三,仿照课文二、三自然段,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话。)
精读《敬业与乐业》第3、4自然段,
看看作者在这两段分别论述了什么?在论述的时候列举了哪些具体的事例?这些事例有什么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第五课时 从《敬业与乐业》、《多一些宽容》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入手,了解议论文基本的论证结构。
为这三篇文章列出提纲,看看作者在论述各自的观点时,采用了怎样的结构?试比较这三篇文章的论述结构,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第六、七课时 以读促写。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方法,完成议论文写作。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写简单的议论文》部分,指导学生分析第二个写作题目,从爷爷剪枝条的事中获得启示,确定议论中心,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题目自拟,300字左右。
围绕《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中第一题,在班内组织一次辩论赛,训练学生有针对性发表意见的能力。
“以读养读”、“以读促写”,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一脉传承下来希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