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公输》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21 21:32:30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出 处
《墨子》
《墨子》一书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墨子言行的记录。
二、关于《墨子》:
墨子(约前476~390),名翟(dí),相传为战国时期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宣传“非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和平)”“兼爱(爱天下所有的人)”等主张,反映劳动者的利益和愿望,其学说与儒家对立,在战国时影响很大。文章逻辑性强,语言质朴,富有说服力。
人物一:
墨子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期,鲁班的发明创造很多 ,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创造的如曲尺、墨斗、凿子、铲子等工具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 。人们把他尊为我国土木工匠的始祖。在今天,我国建筑行业的最高的奖项--鲁班奖,以他的名字命名,也是对他的一种怀念。
人物二:
公输
墨子曾提到记载了一种对付斜梯攻城的连弩车,可能是以后名扬天下的床弩的前身。宋朝的床弩最远可以射到1500米的距离,其射程与今天的普通步枪相当。不过,给弩上弦是一个力气活,需要数10人一起绞动木轴,有的时候甚至还要用牛来拉弦。1004年,北宋和辽的澶渊之战,宋军就在城头安设床弩,结果一箭正中辽军阵内的主将,辽将当场毙命,随后辽军无心恋战,与北宋议和。
床弩
西汉末年的昆阳之战。 当时围攻昆阳的王莽军队有42万之众,而城里的农民起义军只有不足1万人。王莽军以为凭着几十倍于敌众的大军很快就能扫平昆阳城。他们挖掘地道,制造云车,轮番进攻,想用强攻的战术快速拿下昆阳城。但就是这区区八九千之兵和城内的百姓一起多次击退王莽军的进攻。最后,王莽军士气低下,在刘秀请来的1万援军和昆阳城内的农民军的夹击下,彻底战败。
墨家学派掌握杠杆定律比阿基米德早了2个世纪。在光学方面,在我国浩如烟海的经史著作中,《墨经》是唯一一本对我国古代几何光学发展进行系统性论述的典籍。《墨经》中记载了墨子及其学生做的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对实验结果作出了精辟的见解,这是对光沿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在数学方面,《墨经》提出了一些几何学的定义,例如中学数学教材中所举的《墨经》中对圆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 这与近代数学中圆的定义“对中心一点等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完全一致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墨家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武装团体。墨家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最高的领袖被成为“巨(钜)子”,巨子有绝对的权威。
墨子就是墨家的第一任巨子,墨子的大徒弟、守住宋城的禽滑嫠则是墨家的第二任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墨者大多来自社会的下层,能够吃苦耐劳,平时一律短衣草鞋,参加劳动,“串足胼胝,面目黎黑”,以吃苦为高尚的事。他们勤于进行实验,作战十分勇敢,平时从事生产劳动,主要职业是教师、工匠等。墨子及其门人为人们做好事,即使是牺牲了个人性命也在所不惜。他们功成不受赏,施恩不图报。
墨家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的团体。战国时,秦国巨子的儿子犯法,秦王顾念他年老而饶恕了他的儿子,但巨子却以墨者的律法将儿子处死了,这足见墨家的纪律非常严格。
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称为“孔墨显学
墨子擅长工巧和制作,在军事技术方面高于其他诸子,堪称博学多才。据说他能在顷刻之间将三寸之木削为可载300公斤重的轴承。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等,用于生产和军事。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即所谓的“墨守”),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时代背景:墨子所处的时代,各诸侯国掠夺性的战争频繁不已。当时楚国是大国,占有两湖一带广大地区。宋国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但处于战略要地。楚用公输造器械,接连打败了周围几个国家,于是准备攻宋,墨子听到消息,便从齐国赶到楚国去止楚攻宋。《公输》写的就是这件事,具体地表现了墨子的“非攻”思想----止楚攻宋
特别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
邻有敝( )舆( )而欲窃之
荆( )有云梦, 犀( )兕( )麋( ,奢靡、糜烂)鹿满之 , 江汉之鱼鳖( )鼋( )鼍( )为天下富
yǐng


jīng



biē
yuán
tuó
宋,所谓无雉( )兔鲋( )鱼者

荆有长松文梓( )楩( )楠豫章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 )为械
已持臣守圉( )之器
特别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zhì


pián
dié

公输盘( )不说( )
请说( )之
胡不见( )我于王
宋无长( )木
臣之弟子禽滑( )厘
特殊读音
bān
yuè
shuō
xiàn
cháng

提问:
本文对阵的双方是谁
主要人物是哪一位
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楚国的公输盘、楚王。
墨子。
目的是劝阻楚国攻打宋国。
墨子
公输 《墨子》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 )攻宋。
子墨子闻之, 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造成功
用来

老师
听说
这件事
出发


表顺承
yǐng
会见
先生
有什么见教呢
来到
bān
春秋战国形势图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希望
凭借


“悦”,高兴
请允许我
本来,从来
坚守道义
老师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
子为梯,将以攻宋。宋 何罪 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
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解释
请允许我
依靠你杀
人这件事
制造

不译
楚国
表转折,却
又一次
牺牲不足的百姓的生命
而去争夺多余的土地。
不能说是明
智的做法
表转折,却

对人亲善,友爱
知道这道理而不向楚王据理力争,
不能说是忠诚的行为。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
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有去据理力争,却达不到目的,不能说是强大
明白事理
情理上不杀少数人而杀多数人,不能说是明白事理。
诚服、心服
既然这样
为什么
停止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 )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
邻有敝舆( )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
已经
为什么
xiàn
引见
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
好吧
拜见

他的
华美的车子
破车

舍弃他的锦绣服装,
他的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糠糟而欲窃
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 )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
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
他的
表转折

怎样
wéi

一定是犯有偷窃病啊

土地
方圆
好像.…同….相比
犀( )兕( )麋( )鹿满之,江汉之鱼
鳖鼋( )鼍( )为天下富,宋,所为
无雉( )兔鲋( )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
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 )楩( )楠豫
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
长江汉水
tuó



yuán

zhì

好像.…同….相比
pián

好像.…同….相比
认为
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 )我
为( )云梯,必取宋。”
于是( )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
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是和这些相类似
您说得对
虽是这样
wèi
wéi


楚王
召见
作为

作为
表次数多

巧妙的方式
种类
子墨子九距 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
子之守圉( )有余。
公输盘诎( )。而曰:“吾知所以距子
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拒”抵抗
他,代
公输盘
不译

“御”抵挡
公输盘攻城的办法都用光了,但
老师墨子守城的办法还绰绰有余。

“屈”折服

用什么方法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
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
禽滑( )离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
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缘故
楚王便问其中的缘故

意思
没有谁

可是-



入侵
即使
杀尽、杀绝
好啊!我不要进攻宋国了。
课文学习
1、墨子是怎样劝说公输盘的?
明确:墨子首先巧设陷阱,假意请求公输盘帮他杀人,引出公输盘“吾义固不杀人” 的观点,然后结合公输盘的行为,雄辩地指明公输盘的不智、不仁、不忠、不强、不知类,使之无言以对。
2、墨子是采用什么方法劝说楚王的?
明确:采用了类比说理的方法。
首先同样巧设陷阱,引出楚王的判断:“必
为有窃疾也。”
然后将楚国的国势、行为与“有窃疾”的人
进行类比,尖锐地指出楚国行为的错
误所在, 迫使楚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墨子为什么能够劝说成功呢?
明确:
首先运用巧妙的劝说技巧。两次巧设陷阱,使劝说对象在不自觉中听从自己的摆布,不得不接受自己的观点。
其次是以理服人。墨子不尚空谈,引用了丰富的材料和生动的故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通俗易懂,使自己的“非攻”思想易于被人接受。
再次,墨子还以行动服人。针对公输盘的攻城器械,墨子“九距之”且“守圉有余”,迫使楚王不得不打消侵略的念头。
公输
起因:
楚将攻宋
经过:
墨子劝说公输盘
迂回陈说
墨子劝说楚王
巧设类比
演习攻防
结果:
“请无攻宋”
宣扬兼爱
体现非攻
课文内容板书
小结
文章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了墨子先生的伟大形象。为了阻止这场非正义的战争,他不畏艰辛,不怕牺牲,孤身深入敌国,用巧妙、锋利的言辞使战争发动者理屈词穷,又凭着谋略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体现了他非攻、兼爱的思想。表现了一个出色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本色。
请列举你所熟悉的成功的外交故事及相关人物。
1、晏子使楚,令楚王自取其辱。
2、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
3、蔺相如完璧归赵。
延伸拓展:
⑴子墨子九距之。
⑵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⑶公输盘诎,而曰:
通“拒”,阻挡
通“御”,抵挡
通“屈”,折服
文言词语1——通假字
出发、动身

善良坚持道义
向来、从来
解释
停止
⑴起于齐( )
⑵愿借子杀之( )
⑶吾义固不杀人( )
( )
⑷请说之( )
⑸胡不已乎( )
文言词语2——重点字词
引见
木片
通“御”,抵挡
通“拒”,阻挡
即使
⑹胡不见我于王( )
⑺以牒为械( )
⑻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
⑼吾知所以距子矣( )
⑽虽杀臣( )
文言词语2——重点字词

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yuè)
请说之

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先生、老师)
(您)
(通“悦”,高兴)
(解释、解说)
(停止)
(已经)
文言词语3——一词多义

胡不见(xiàn)我于王
子墨子见王
于是见公输盘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虽杀臣
(引见)
(召见)
(虽然)
(即使)
(拜见、进见)
文言词语3——一词多义
1、子墨子闻之,起 于齐,行十日十夜而
至于郢,见公输盘。
墨子听到 ,就 齐国 ,
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2、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公输盘说:“ 有什么见教呢?”
句子翻译1
先生
这个消息
动身


先生
3、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
之。”
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 依靠 去杀了 。”
4、公输盘曰:“吾义 固 不杀人。”
公输盘说:“我 不杀人。”
句子翻译2
先生
希望


坚持道义
从来
5、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
方闻子 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墨子站起来, ,说:“
我向您 。我在北方 了云梯,将要 它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
句子翻译3
先生
拜了两拜
请允许
解释
这件事(指依靠您杀人这件事)
听说

制造

6、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
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有多余的土地, 缺少的是民众,如今牺牲 的生命,却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说是聪明。
句子翻译4
楚国
但是
百姓
7、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
不可谓忠。
宋国没有罪 要去攻打它,不
能说是 。懂得这个道
理,却不 , 尽了本分。
句子翻译5
而(却)
对人亲善,友爱
据理力争
不能说是
8、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
众,不可谓知类。”
没有结果,
有能力。(自己说)遵守道义,不杀少
数人, 要去杀众多人,
。”
句子翻译6
据理力争
却(而)
不能说是

不能说是
明白事理
9、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
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
何若人?
自己的锦绣衣裳,看见邻
人有 就 去 ;
自己的好饭好菜,看见邻人有粗劣食物便想要去偷。这 个
的人呢?
句子翻译7
(舍弃)抛掉
短的粗布衣服
想要

(舍弃)抛掉

怎样
10、于是 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
城,以牒为械。
于是, 公输盘。 墨子
解下衣带 城墙,
攻城器械。
句子翻译8
( )
楚王
楚王
召见
先生
作为(当作)
用(把)
木片
作为(当作)
11、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
之。公输盘 之 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
有余。
公输盘 设置攻城 ,
墨子多次都 住了 。公输盘
攻城器械都用尽了,先生墨子的守城办法
还绰绰有余。
句子翻译9
多次

巧妙战术
先生
阻挡

( )
通“御”,抵挡

子墨子闻之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yuè)
请说之

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自董卓已来
先生。
您。
“悦“,高兴。
解说、解释。
停止。
已经。
通“以”
一词多义

胡不见我于王
徐庶见先主
引见。
进见。

将以攻宋
扶苏以数谏故
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
以头抢地耳

因为
凭借


替。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夫子何命焉为?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项燕为楚将
一词多义
语气词。
造。
是。

助词,的。

用。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请说之
宋何罪之有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将以攻宋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代词,这件事。
提宾的标志,不译。
用于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认为。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起于齐
⑵愿借子杀之
⑶吾义固不杀人
⑷请说之
⑸胡不已乎
(6)胡不见我于王
(7)不可谓知类
出发、动身

本来、从来。
坚守道义
解释
停止。
为什么
引见。
明白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