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名二子说》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学设计】《名二子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22 09:0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二子说》教学设计
《名二子说》是苏洵写的一篇文章,写为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命名的缘由,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与告诫,并介绍了二子的性格和名字由来。21·世纪*教育网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识记重点文言词句,熟练诵读通译全篇古文;
2.理解文学大家苏洵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和期望;
3.了解和学习我国古代姓名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内涵;
4. 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大意;
通过合作探究,领会作者给两儿子命名的深意和期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领悟苏洵给儿子命名的深意,启示人生。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主题深意,准确熟练熟读译文。
【教学难点】
理解苏洵给儿子命名的深意,启示人生。
搜集有关苏门三文豪的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布置学生预习作业。
一、教师导入:
苏轼苏辙两位文学大家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其父苏洵在当年给儿子起名时深有讲究我们却不曾知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名二子说》(板书)21cnjy.com
二、新课教学:
1.文学常识:(生答)
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可以记叙事物、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以启示或给自己明志。21·cn·jy·com
2.理解题目:论说二子取名轼和辙的缘由
3.二生朗读??感知内容:
苏洵依据车的组成结构特点,给两个儿子起名的缘由和期望。
4.了解作者:
(生读)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八家之中苏家占三席,可见其父治家有道,教子有方,如果没有一个父亲的用心良苦,也不能有我们日后的两位文学大家,那么其父苏洵何许人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年轻时应试不举,仁宗嘉祐初年携二子入京,其文受到欧阳修称赏,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国家典籍编撰官员)、文安县主簿(掌管文书的官员)。与人同修《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后不久去世,追赠光禄寺丞(从六品)。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著有《嘉祐集》传于后世。苏洵子女六人,长子和三个女儿均早逝,只剩苏轼苏辙两个儿子,一女苏小妹(后经考证,实为讹传)。21教育网
5.写作背景:(生答)
仅存二子,倍加珍惜,那么苏洵在什么背景下给二子起的名字呢,庆历六年(1046年),苏洵赴京赶考,尽管才学可以“帝王师”,可在朝廷腐败、官场黑暗的环境下还是落榜了。他由此对科举、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第二年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苏洵决心不“使之复为湮沦弃置之人。”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但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我们再来具体体会一下这位父亲深重的心迹。www.21-cn-jy.com
6.全体朗读?阅读注解
7.逐段通译?分析?
第一段?“轼”名说??(板书)
1)介绍古车四结构,强调车轼的特殊位置和作用。出示古车图片
2)对苏轼的劝诫。内敛外饰(板书)
苏轼起名原因:而苏轼从小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苏洵希望苏轼要像车轼那样处于要位,放低身段,甘为人扶,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
第二段“辙”名说??(板书)
1)强调辙的特点和优势 (没有功劳、不担责任)
2)对苏辙的勉励。冲和淡泊(板书)
苏辙起名原因: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左右逢源,尽力王事。苏洵希望他像车辙一样甘居人后,仿效依循,深沉持重。2·1·c·n·j·y
8.师读生译?道理启示:
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光芒,处在一个隐晦的位置修养自己)
(?学会生存?)?(板书)
三、解析名字:
苏洵这篇用心良苦的名二子说,不仅表现出他对两个儿子的深切了解,也对两个儿子进行人生为人处事的深刻教诲,表达了一位高深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重望和深深劝勉。所谓知子莫若父,名如其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总结写法:(拓展二子字)
其实无论文中的苏轼苏辙,还是同学们的名字,都不能称之为名字。名字名字有名还得有字。因为苏轼从小生性旷达,苏洵希望他在轼的位置上瞻前顾后,所以又给苏轼起了个字叫作“子瞻”,意思是让他高瞻远瞩,谨慎小心,而对于另一个儿子苏辙,相对比较放心,取字“子由”,意思是让他跟着别人走,仿效依循,谨慎持重。这种用物的特点来说明一个道理写法是:www-2-1-cnjy-com
托物寓意(板书)
五、名字知识:
清朝王应奎做了最权威的阐释:名用来区分彼此,字则表示德行。古人小时有小名,大了叫大名,名是阶段性的称呼,等有了字,名就应该避讳。而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jī簪)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2-1-c-n-j-y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名二子说??(苏洵)
???????????????????劝诫
轼名说-------内敛外饰???(韬光养晦)
勉励???????????????????
辙名说-------冲和淡泊???(学会生存)
托物寓意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完成同步练习。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