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教学设计
注:课程选自义务教育《信息技术选修》高二
VB选修模块基本结构学习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面向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知识基础】
(1)当代学生是数字土著居民,有了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
(2)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算法思维,VB语言基础,VB窗口的组成,数据类型基本运算等
【认知能力】
(1)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思维活跃,可以把事物抽象化,思路较清晰,有较强的判断力。
(2)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结合之前的知识加以利用
【学习动机分析】
(1)计算机语言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VB作为可视化程序设计相对更有交互性更简单。
(2)课程比较实用,有操作性
【学习风格分析】
高中学生自我意识逐渐明确,自控能力较强,对未知的东西有较强的探索精神,他们追求真理,正义美好的东西。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目标和对自己的要求,外界的鼓励和赞美不再是他们学习与否决定性影响,善于思考,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联系之前学习内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并乐于运用到生活中。学生的求知欲较强,可以提供一些课外拓展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但是总的来说他们的心智也尚未完全成熟,需要提供较为有趣的教学内容,和生活相结合,增加互动环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习需求
学习目标:
(1)理解顺序结构、分支结构的基本思维
(2)掌握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语句格式(包括If语句和Select Case)
(3)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掌握语句改写及有目的地进行独立编写(这部分语句可以实现如计算器、判断数的大小等功能)21教育网
学习差距:学生已经了解基础的VB语言,尚未形成结构模块的思想,不了解顺序语句、分支语句的使用。
学习需求:理解顺序结构、分支结构的基本思维,掌握语句格式,理解表达式的含义和作用,并可以应用于程序设计编写中。21cnjy.com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顺序结构、分支结构的基本思维
(2) 掌握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语句格式并理解表达式的含义和作用
(3) 独立完成语句的编写和改写,实现简单的程序设计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逐步深入,初步掌握VB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并能运用完成这部分的程序编写以及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21·cn·jy·com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形成计算思维,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生活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www.21-cn-jy.com
教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的基本思维
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语句格式
语句的应用和程序的编写
教学环节
复习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
介绍顺序结构、分支结构的基本思维和特点
介绍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语句格式功能和用法
具体介绍分支结构语句,进行深化学习
小结和作业布置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设计意图
预计使用时间
较快地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刺激对先前学习的记忆
指导性教学策略
先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3分钟
展示用VB生成的小软件(简单猜数游戏软件)并告知学生今天学习软件制作原理
引起注意
告诉学习者学习目标
由操作入手吸引学生注意力
3分钟
介绍顺序结构计算思维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呈现刺激材料
提供学习指导
让学生初步了解到顺序结构计算思维
3分钟
用数字比大小引出分支结构并着重介绍其内涵
呈现刺激材料
提供学习指导
让学生初步了解到顺序结构计算思维
4分钟
组织小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理解的结构思维,可以是画图也可以是小表演的形式
提供学习指导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支结构
7分钟
评价学生的理解总结这两种结构思维
评定行为
对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对两种结构有更好地把握
2分钟
仔细介绍分支语句表达式功能和作用(包括If语句和Select Case)并进行实例演示,指出重点和注意点
提供学习指导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表达式
10分钟
学生练习操作,自己练习分支结构语句改写习题并能独立编写
学生实际操作
让学生实际操作更好理解知识点并激发学习兴趣
10分钟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评定行为
总结课堂
3分钟
教学评价
课堂效果评价:根据学生课堂反映及程序运行成功率
问题检测评价: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
作业布置:
预习下一课循环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