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2 08:48: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思考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2018/3/191遣唐使和鉴真东渡(4)遣唐使给日本带
来了什么?(1)什么叫遣唐使?(2)为什么日本要派
遣唐使到中国?(3)日本共派遣唐使
多少次?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根据材料和课本,归纳遣唐使给日本社会带来的影响制度建筑文
字 高僧。俗姓淳(chún)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江都)人。唐玄宗时,日本僧人普照邀请鉴真去日本传播佛法。鉴真应允,并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始获成功。阅读鉴真六次东渡的经过,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鉴真东渡对日本的影响: 轻舟浮渡,六次成功临彼土。愿力无边,招手冯夷看海天。
高坛讲律,盏盏禅灯明暗室。杖锡千家,环海都开友谊花。
---夏承焘《减字木兰花·鉴真法师塑像回国纪念》 1980年4月25日,鉴真像扬州展胜利结束时,在大明寺举行“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纪念碑”奠基揭幕式。碑右镌刻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题词:“遗像千年归故里,友情万代发新花。”碑左镌刻着森本孝顺长老的题词:“樱花映托古里寺,明灯传来友谊心。”唐与新罗的关系2《题伽倻山读书堂》
崔致远??
狂奔垒石吼重峦,
人语难分咫尺间。????
常恐是非声到耳,
故教流水尽笼山。 根据课文说一说新罗和唐朝交往的史实。(提示:双向)3玄奘西行玄奘为什么要西行,前往天竺?玄奘西行的时间是?过了玉门关,进入了一望无际的莫贺延。莫贺延碛是现在安西到哈密之间的大沙漠,有八百多里长,又称八百里流沙。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却又“寒风如刀”,气候变化无常。茫茫黄沙之中,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地上连小草也不长。玄奘一行来到了终年积雪的凌山(今天山山脉的穆素尔岭),山高七千公尺,山上有千年不化的冰河,狂风暴雪袭来,飞沙走石,往往把人埋没、砸死,或者冻死。玄奘一行人在冰雪封盖的大山中挣扎了七天,随行人员冻死了十分之三四。
......玄奘西行会碰到哪些困难?他如何面对这些困难?“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宁可就西而死,
岂能东归而生!”思考玄奘在天竺有何贡献?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贡献?那烂陀寺遗址大雁塔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印度史学家阿里思考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双向交流日本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日本天竺玄奘西行新罗多个层面相互借鉴小结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发达。。。1.唐朝时候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要飘洋过海、不远万里地到中国来?2.唐代的对外交流给我们什么启示?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
各国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