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八下物理《第8章 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新北师大版八下物理《第8章 压强与浮力》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3-22 16:29:31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北师大版八下物理《第8章 压强与浮力》
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水平雪地上,芳芳和小明两个人的质量(包含穿戴等)虽然相同,穿着雪橇的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却深陷雪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比小明明显
B.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C.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大小相同
D.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强大小相同
2.铁轨铺设在枕木上是为了(  )
A.减小压力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3.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B.乙丙对比说明,重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C.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大小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九年级第一学期的物理课本共有68页,当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  )
A.34帕 B.68帕 C.136帕 D.6.8帕
5.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气压计.把气压计从水平地面移到楼顶的阳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B.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C.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D.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6.下列压强应用的实例与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有关的是(  )
A.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
B.2012年蛟龙号潜水器顺利完成7km级潜水实验
C.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D.在我国海拔五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哨所,战士们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
7.如果把远洋轮船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液体密度计,下列有关远洋轮船体上的国际航行载重线(如图所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FW表示冬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B.FW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C.S 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D.W表示冬季轮船在淡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8.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相同深度、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且 p甲>p乙.现将体积为VA、VB的两球分别浸没在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无液体溢出,甲、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
A.VA<VB,ρ甲>ρ乙 B.VA>VB,ρ甲>ρ乙
C.VA=VB,ρ甲<ρ乙 D.VA<VB,ρ甲=ρ乙
9.如图各现象的原理主要是“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托里拆利管 B.液压机
C.吹气使球上升 D.活塞式抽水机
10.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飞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升力来源于其内部和外部气体的压力差
B.飞机斜向上起飞时,它所受重力不是竖直向下的
C.飞机在空中沿直线斜向上匀速飞行,受到平衡力作用
D.飞机所在高空附近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大
11.学过“压强”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抽水,当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继续上升,将发生的现象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水从管口S不断流出 B.水面随活塞继续上升
C.水面将下降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2010年8月,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当蛟龙号潜艇下潜至3500m时,潜艇承受的最大压强为(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  )21cnjy.com
A.3.605×107Pa B.3.87×107Pa C.3.79×107Pa D.无法测定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3.小龙同学利用 一个厚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和带颜色的水制成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如图所示,他将玻璃瓶从一楼的实验室拿到五楼的教室,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水面   (选填“上升”或“下降”),这一现象说明了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21·世纪*教育网
14.某体积为3×10﹣4米3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牛,当它在水面下某处向水底沉落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将   ;若将该金属球浸没在煤油中,则它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www-2-1-cnjy-com
(1)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2)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kg/m3.(g取l0N/kg)
16.2017年4月26日9时,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如图)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当航母静止在水面上时,其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在水面下10m深处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ρ海水=1.0×103kg/cm3,g=10N/kg)21*cnjy*com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如图所示为一个连通器,上部A、B、C、D四根管子均开口,在里面灌入某种液体,静止后B管中的液面位置已在图中标出,请在图中其它三根管内大致画出液面位置.【来源:21cnj*y.co*m】
18.所受重力为G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9.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需要保持   不变,并比较   不同时受力物体的形变程度.“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实验,测量的物理量   ,多次测量的目的   (后两空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1教育网
20.如图1所示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   ,用它可以“探究   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2所示,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   测量浮力的大小,为了实现实验目的,需要将所测浮力大小与   进行比较.
小明将六个体积相同、重力G不同的正方体物块放入水中(ρ物<ρ水),研究浮在水中的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的情况.实验时,他将物块放入同一个盛有水的大容器中,然后对物块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F,待物块静止后,观察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相关实验数据和现象如下表所示.【版权所有:21教育】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放入物块的重力G(牛) 3 6 3 6 3 6
竖直向下的压力F(牛) 3 3 6 6 9 9
实验现象
①观察序号1与2或3与4或5与6中的实验现象并分析V浸和G、F的关系,可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块,   .观察序号   的实验现象并分析V浸和G、F的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块,当物块所受重力G相同时,F越大,V浸越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②综合分析表中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数据,进一步归纳结论.
(a)观察实验序号2与3或4与5中的实验现象并分析V浸和G、F的关系,可得出:浮在水面上的物块,   ,V浸相同.【出处:21教育名师】
(b)观察实验序号2与3和4与5中的实验现象并分析V浸和G、F的关系,可得出:浮在水面上的物块,   .21*cnjy*com
 
五.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2.某同学制作了一个”浮子“.他用质量为2m、高为h、横截面积为2S的质地均匀实心圆柱体,将其中间挖掉横截面积为S、高为h的圆柱体,做成”空心管“;然后用另一个不同材质、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将管的空心部分恰好填满,做成”浮子“,如图1所示.将”浮子“放入盛有足量水、底面积为S0的圆柱形薄壁容器中.”浮子“刚好悬浮在水中,如图2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0,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该“浮子”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2)实验中,组成“浮子”的“空心管”和“填充柱体”在水中完全脱离,致使容器中水面高度发生了变化,待水面恢复稳定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23.用细线竖直拉着一长方体物体,将物块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缓慢下降直至完全浸没水中,物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拉力F随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
(1)物块的重力;
(2)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
(3)当物块刚好完全浸没时,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北师大版八下物理《第8章 压强与浮力》
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水平雪地上,芳芳和小明两个人的质量(包含穿戴等)虽然相同,穿着雪橇的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却深陷雪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比小明明显
B.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C.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大小相同
D.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强大小相同
解:AB、压力作用效果用陷入雪地的深浅程度来反映,穿着雪橇的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却深陷雪地,说明小明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比芳芳明显,故AB错误;2-1-c-n-j-y
C、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两个人的质量,则重力相等,故对雪地的压力相等,故C正确;
D、两者对雪地的压力相等,穿着雪橇的芳芳比穿着运动鞋的小明受力面积要大得多,根据p=可知,芳芳对雪地产生的压强小,D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故选C.
 
2.铁轨铺设在枕木上是为了(  )
A.减小压力 B.增大压力 C.减小压强 D.增大压强
解:由p=可知,铁轨铺设在枕木上,压力是一定的,此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因此,铁轨铺设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故选C.
 
3.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B.乙丙对比说明,重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C.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大小一定时,压力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A、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故A正确;
B、乙丙对比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与重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B错误;21·世纪*教育网
C、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等于小桌和砝码的重力之和,大于桌的重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C错误;21*cnjy*com
D、甲乙对比,受力面积大小一定时,甲中压力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故D错误。
故选A。
 
4.九年级第一学期的物理课本共有68页,当它平放在水平桌面中央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约为(  )
A.34帕 B.68帕 C.136帕 D.6.8帕
解:物理课本的质量m=200g=0.2kg,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物理课本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mg=0.2kg×10N/kg=2N,
受力面积:
S=25cm×20cm=500cm2=0.05m2,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40Pa,
结合选项可知,与34Pa相接近,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气压计.把气压计从水平地面移到楼顶的阳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cnjy*com
A.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B.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C.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D.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解:由题知,瓶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加上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
即:p内=p大+p水,
∵把气压计从水平地面移到高楼楼顶的阳台上,p内不变,p大变小,
∴p水变大,管内水柱高度变大.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6.下列压强应用的实例与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有关的是(  )
A.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
B.2012年蛟龙号潜水器顺利完成7km级潜水实验
C.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D.在我国海拔五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哨所,战士们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
解:A、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蛟龙号潜水器顺利完成7km级潜水实验,说明潜水器承受的压强较大,故B符合题意;21·cn·jy·com
C、抽水机抽水,通过活塞上移使活塞下方的桶内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故C不符合题意;
D、高山上气压低,液体沸点随之减小,所以在我国海拔五千多米的青藏高原哨所,战士们必须使用压力锅做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如果把远洋轮船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液体密度计,下列有关远洋轮船体上的国际航行载重线(如图所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FW表示冬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B.FW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C.S 表示夏季轮船在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D.W表示冬季轮船在淡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
解:(1)轮船在淡水中和在海洋中航行时,都是漂浮,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G,
轮船受到的重力G不变,则轮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淡水的体积更大,所以左侧最上边的是“淡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FW,右侧的是“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出处:21教育名师】
(2)由于冬天海水的密度更高,物体在海水中都是漂浮,受到的浮力相同,
所以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海水的体积更小,
所以右侧下边的是“冬季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W,右侧上边的是“夏季海水中航行时的吃水线”S.
综上可知,故C正确.
故选C.
 
8.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相同深度、密度为ρ甲、ρ乙两种液体,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且 p甲>p乙.现将体积为VA、VB的两球分别浸没在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无液体溢出,甲、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A<VB,ρ甲>ρ乙 B.VA>VB,ρ甲>ρ乙
C.VA=VB,ρ甲<ρ乙 D.VA<VB,ρ甲=ρ乙
解:由图知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两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甲>p乙,由p=ρ液gh可知,两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由图知两容器的底面积SA>SB,且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p甲>p乙,由F=pS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较大;
将球浸没在液体中,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液体对容器底增大的压力等于球所受的浮力;
两球放入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可知甲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力增大得较小,即△F甲<△F乙,则甲液体中A小球受到的浮力较小,即FA浮<FB浮;
两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由F浮=ρ液gV排知,VA<VB,即A的体积小于B球的体积,故A正确.
故选A.
 
9.如图各现象的原理主要是“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
A.托里拆利管 B.液压机
C.吹气使球上升 D.活塞式抽水机
活塞式抽水机
解:A、托里拆利管利用的大气压,故A不合题意;
B、液压机的工作原理是帕斯卡原理.故B不合题意;
C、通过漏斗管向下吹气时,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变小,而球下方的压强仍是大气压,大于球上方的压强,故乒乓球上升.利用的是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故C符合题意;www-2-1-cnjy-com
D、抽水机抽水,通过活塞上移使活塞下方的桶内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的是大气压.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0.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飞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升力来源于其内部和外部气体的压力差
B.飞机斜向上起飞时,它所受重力不是竖直向下的
C.飞机在空中沿直线斜向上匀速飞行,受到平衡力作用
D.飞机所在高空附近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大
解:A、客机升空是利用了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故A错误;
B、飞机斜向上起飞时,它所受重力仍然是竖直向下,故B错误;
C、飞机在空中沿直线斜向上匀速飞行时,飞机处于平衡状态,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故C正确.
D、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C.
 
11.学过“压强”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抽水,当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继续上升,将发生的现象是(  )
A.水从管口S不断流出 B.水面随活塞继续上升
C.水面将下降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当活塞上升到管口后再继续上升,活塞将离开管口,活塞下水面将直接与大气接触,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水面会下降.21cnjy.com
故选C.
 
12.2010年8月,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682米,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5个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当蛟龙号潜艇下潜至3500m时,潜艇承受的最大压强为(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  )
A.3.605×107Pa B.3.87×107Pa C.3.79×107Pa D.无法测定
解:∵p=ρgh
∴3500m出水产生的压强是:p=ρ海gh=1.03×103kg/m3×10N/kg×3500m=3.605×107Pa;
即:潜艇承受的最大压强为3.5×107Pa;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3.小龙同学利用 一个厚玻璃瓶、带孔的橡皮塞、细玻璃管和带颜色的水制成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如图所示,他将玻璃瓶从一楼的实验室拿到五楼的教室,观察到细玻璃管中水面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这一现象说明了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减小 .
解:把气压计从楼下带到山上,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的高度会增大.
故答案为:上升;减小.
 
14.某体积为3×10﹣4米3的实心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2.94 牛,当它在水面下某处向水底沉落的过程中,它所受的浮力将 不变 ;若将该金属球浸没在煤油中,则它所受的浮力将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1)当金属球浸没水中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金属球的体积,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物体=1.0×103kg/m3×9.8N/kg×3×10﹣4m3=2.94N;
(2)当金属球所处的深度增加时,V排不变,
因为F浮=ρ水V排g,
所以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3)根据F浮=ρ液gV排,都是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将金属球浸没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将减小.
故答案为:2.94;不变;变小.
 
15.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1)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 丙、丁 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
(2)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 1.1×103 kg/m3.(g取l0N/kg)
解:(1)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由图示实验可知,图丙、丁所示实验中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可以选用图丙、丁所示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
(2)由图甲、丙所示实验可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F=5N﹣1N=4N;
由F浮=ρ水gV排得圆柱体的体积:
V=V排===4×10﹣4m3;
由图甲、戊所示实验可知,圆柱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浮力:
F浮盐水=G﹣F′=5N﹣0.6N=4.4N,
由F浮盐水=ρ盐水gV排可得,盐水的密度:
ρ盐水===1.1×103kg/m3.
故答案为:丙、丁;1.1×103.
 
16.2017年4月26日9时,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如图)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当航母静止在水面上时,其受到的浮力 等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在水面下10m深处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1.0×105 Pa.(ρ海水=1.0×103kg/cm3,g=10N/kg)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1)航母在水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2)船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h=10m,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10m=1.0×105Pa.
故答案为:等于;1.0×105.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7.如图所示为一个连通器,上部A、B、C、D四根管子均开口,在里面灌入某种液体,静止后B管中的液面位置已在图中标出,请在图中其它三根管内大致画出液面位置.【来源:21cnj*y.co*m】
解:根据连通器的道理可知:各个管中的液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故作图如下:
 
18.所受重力为G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解: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F浮=G;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浮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符号为F浮,注意两个力线段的长度相等,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19.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需要保持 压力 不变,并比较 受力面积 不同时受力物体的形变程度.“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实验,测量的物理量 相同 ,多次测量的目的 不同 (后两空选填“相同”或“不相同”)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1)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需要保持压力不变,并比较受力面积不同时受力物体的形变程度;
(2)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控制物质的种类相同,记录质量和体积的大小;
根据ρ=测定物质的密度,故实验中测量质量和体积大小,故两实验测量的物理量相同;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了探究其普遍规律,应进行多次实验,所以,需要改变这种液体的体积进行多次测量;
在“测定物质的密度”为了减小误差,应进行多次实验,故两个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压力;受力面积;相同;不同.
 
20.如图1所示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 U形管压强计 ,用它可以“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 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2所示,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 弹簧测力计 测量浮力的大小,为了实现实验目的,需要将所测浮力大小与 排开液体的重力 进行比较.
解:(1)压强计可显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由图可看出,将压强计塑料盒放入不同液体中进行实验,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2)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称重法测浮力大小,根据F浮=G﹣F示求出浮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是探究浮力与拍开液体额重力的关系,为实现实验目的,即比较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故答案为:U形管压强计;液体内部压强;弹簧测力计;排开液体的重力.
 
21.小明将六个体积相同、重力G不同的正方体物块放入水中(ρ物<ρ水),研究浮在水中的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的情况.实验时,他将物块放入同一个盛有水的大容器中,然后对物块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F,待物块静止后,观察物块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相关实验数据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放入物块的重力G(牛) 3 6 3 6 3 6
竖直向下的压力F(牛) 3 3 6 6 9 9
实验现象
①观察序号1与2或3与4或5与6中的实验现象并分析V浸和G、F的关系,可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块, F相同,G越大,V浸越大 .观察序号 1、3、5或2、4、6 的实验现象并分析V浸和G、F的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块,当物块所受重力G相同时,F越大,V浸越大.
②综合分析表中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数据,进一步归纳结论.
(a)观察实验序号2与3或4与5中的实验现象并分析V浸和G、F的关系,可得出:浮在水面上的物块, G+F相同(G与F之和相同) ,V浸相同.
(b)观察实验序号2与3和4与5中的实验现象并分析V浸和G、F的关系,可得出:浮在水面上的物块, G+F越大(G与F之和越大),V浸越大 .
解:①根据1与2或3与4或5与6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放入物块的重力G不相同,竖直向下的压力F相同,由实验现象可知,G越大,V浸越大;由此可知,浮在水面上的物块,F相同,G越大,V浸越大;2·1·c·n·j·y
②由实验结论:浮在水面上的物块,当物块所受重力G相同时,F越大,V浸越大.可知,观察序号1、3、5或2、4、6的实验现象并分析V浸和G、F的关系得出的;
(a)观察实验序号2与3的实验现象,可知:浮在水面上的物块,当V浸相同时,6N+3N=3N+6N
同理,4与5中的实验现象,当V浸相同时,6N+6N=3N+9N;
由此可知:浮在水面上的物块,当V浸相同时,G+F相同(G与F之和相同).
(b)实验序号2与3中G+F=6N+3N=3N+6N=9N;
4与5中G+F=6N+6N=3N+9N=12N,
观察实验现象可知,4与5中比序号2与3中V浸大.
因此观察实验序号2与3和4与5中的实验现象,分析V浸和G、F的关系,
由此可得:浮在水面上的物块,G+F越大(G与F之和越大),V浸越大.
故答案为:①F相同,G越大,V浸越大;1、3、5或2、4、6;
②(a)G+F相同(G与F之和相同);(b)G+F越大(G与F之和越大),V浸越大.
 
五.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2.某同学制作了一个”浮子“.他用质量为2m、高为h、横截面积为2S的质地均匀实心圆柱体,将其中间挖掉横截面积为S、高为h的圆柱体,做成”空心管“;然后用另一个不同材质、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将管的空心部分恰好填满,做成”浮子“,如图1所示.将”浮子“放入盛有足量水、底面积为S0的圆柱形薄壁容器中.”浮子“刚好悬浮在水中,如图2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0,请解答下列问题:
(1)该“浮子”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2)实验中,组成“浮子”的“空心管”和“填充柱体”在水中完全脱离,致使容器中水面高度发生了变化,待水面恢复稳定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所以△p=ρ0g△h=.
②若“填充柱体”漂浮,因为ρ浮子=ρ水=ρ0;
所以填充柱体的质量m′=2ρ0Sh﹣m;
ρ0g(Sh﹣△hS0)=m′g=2ρ0Sh﹣m,
同理可得:△h′=
由p=ρgh可得,△p′=ρ0g△h=.
答:(1)该”浮子“的平均密度是ρ0;
(2)待水面恢复稳定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或.
 
23.用细线竖直拉着一长方体物体,将物块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缓慢下降直至完全浸没水中,物块下降过程中,所受拉力F随下降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
(1)物块的重力;
(2)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
(3)当物块刚好完全浸没时,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解:(1)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此时物块处于空气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块的重力:G=F拉=10N;21教育网
(2)由于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
则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F=10N﹣4N=6N;
(3)物块刚浸没时下表面距水面距离:h=7cm﹣3cm=4cm=0.04m;
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04m=400Pa;
答:(1)物块的重力为10N;
(2)物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为6N;
(3)当物块刚好完全浸没时,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400P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