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卷》综合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卷》综合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22 09:36:31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卷》综合检测 答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卷7页,答题卷2页,三大题37小题。
2.请用圆珠笔或水笔、钢笔在答题卷密封区上认真填写学校、姓名、学号、班级。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答题区域内,密封线内请勿答题。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30分)
21、                       
22、                 
23、               
24、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5、            21教育网
26、(1)      (2)     (3)   
27、                    
28、(1)            (2)     
29、                    
30、(1)              (2)    
(3)                 
31、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32.         33.
34.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35、(1)                             
(2)                 (3)          
36、(1)                                  
(2)                 
(3)                                 
37、(1)                             
(2)                 (3)          
(4)                             
                                           
(5)
学校 班级_______ _ 姓名____ _____ 学号____ 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卷》综合检测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卷7页,答题卷2页,三大题37小题。
2.请用圆珠笔或水笔、钢笔在答题卷密封区上认真填写学校、姓名、学号、班级。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答题区域内,密封线内请勿答题。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
A. 长时间使用电脑 B. 躺在沙发上看书
C. 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D. 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睛
3.感觉形成的部位是( )
A. 感觉器官  B. 皮肤 C. 神经  D. 大脑
3.某同学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她急忙寻找避雨地点,并迅速跑过去。在这反射活动中,接受电闪、雷鸣的感受器分别是(  )21·cn·jy·com
A.视网膜、耳蜗 B.角膜、鼓膜 C.视网膜、鼓膜 D.角膜、耳蜗
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用光的反射原理解释的是(  )
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B.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 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 B.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
C.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
7.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河水看起来变浅
C. 海市蜃楼     D. 水中荷花的倒影
8.下列有关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 将闹钟放在密闭钟罩内,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 在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 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9.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镜子中优秀的自己 B. 湖水中青山的倒影
C. 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D.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10.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
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11.透过红玻璃看蓝纸反射的色光成黑色的,这是因为(  )
A.红玻璃将蓝纸反射的色光染成黑色
B.蓝纸反射的光透过红玻璃与红玻璃发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
C.红玻璃几乎全部吸收掉蓝纸反射的色光,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D.红玻璃将蓝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12.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13.小明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光屏上成清晰像时的四组数据(如表),其中明显错误的一组是(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物距(厘米) 10 15 20 30
像距(厘米) 40 30 20 15
A.甲 B.乙 C.丙 D.丁
14.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根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15.下列是小明列举的实验与事例,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吹响笛子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
C.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笔,把钟敲响后,将纸从笔尖拖过,在纸上被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6.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
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 D.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17.关于生活中常见的和“影”字有关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光下的“树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摄影”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8.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 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小孔成像”的实验中,离小孔越近的物体所
成的像一定越大
B. 游泳运动员在平静的水面下看到游泳池边的物体可能变矮了
C. 蜡烛经凸透镜成像时,当蜡烛靠近透镜,蜡烛的像一定远离透镜
D. 小球沿水平方向运动,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
20.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光路是正确的
B. 透镜成的是虚像
C. 透镜的焦距小于10厘米
D. 透镜的焦距大于20厘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 (填“快”或“慢”);真空中的光速为 。www.21-cn-jy.com
22.如图的眼球成像原理图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请写出成像原理与该图相同的一种仪器: 。2-1-c-n-j-y
23.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数值为________千米/秒。光在水中的速度________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cnjy*com
24.我们听到的锣鼓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耳中,我们主要是根据________(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来辨别锣声和鼓声的。21·世纪*教育网
25.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一同学迅速张口,这样可以使空气经咽鼓管进入鼓室,从而保持________内外的气压平衡,以免被震破。而另一同学迅速捂住耳朵,避免声波经________直接冲击鼓膜,也避免了其被震破。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6.声音是我们每天都在感觉的。
(1)如图甲,手拨动压在桌边的尺子,发现尺子出现振动,同时可以听到有声音发出,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2·1·c·n·j·y
(2)如图乙,将正在发声的小闹钟放入密闭的钟罩里,不断抽气,可以感觉到声音越来越轻,甚至将要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
(3)如图丙,将纸屑撒在鼓面上,用轻重不同的力敲鼓面,可以见到纸屑振动的幅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强弱跟声源振动________有关。
27.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_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可用于矫正________(填“近”或“远”)视眼。
28.在民俗街上,小明对一个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上的微雕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为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图甲所示透镜中的 (填字母)进行观察。21*cnjy*com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测出透镜的焦距为5厘米。
(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小明看到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作品的距离
(填字母)。
A. 小于5厘米 B. 大于5厘米且小于10厘米
C. 等于10厘米 D. 大于10厘米
29.小芳站在穿衣镜前2m处,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__m;若小芳向镜面前进1m,则她成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小芳抬起左手,则她的像抬的是________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0.(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www-2-1-cnjy-com
(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 (填“会”或“不会”,下同)被弹起,乙实验乒乓球 被弹起。【出处:21教育名师】
(第31题)
31.(1)广州东山湖公园湖心岛环种杨柳,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科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32.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33.如图所示,在某房间的天花板上装有平面镜M,S为一灯泡,P为不透明的墙,请画出灯泡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照亮P墙右侧区域的光路图。
34.如图是钓鱼时浮漂立于水面的示意图,A、B是浮漂上的两点,C是眼睛所在的位置,画出人眼看到A、B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35.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20厘米,如图所示:
(1)小明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2)在图示中,只需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的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1cnjy.com
(3)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放了一副眼镜,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当光屏远离凸透镜到适当位置又可得一清晰的像,则这副眼镜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来源:21cnj*y.co*m】
36.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甲,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37.小华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他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但他发现观察到的A的像“重影”很明显,而影响到确定A的像的位置,你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答出一种方法即可)。
(2)排除了上述情况的干扰后,他继续进行实验,观察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像与物的大小   。21教育网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小华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到白卡片上没有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如表中。
序 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4.00 6.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4.00 6.00 8.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
(5)如图2所示,将棋子放在竖立的玻璃板前40cm处,以5cm/s的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则经过2s后棋子与像的距离为________cm。若将玻璃板放置成与水平面成45°角,将会观察到棋子运动的方向与像运动的方向互相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检测卷》综合检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ACA   6-10.CADCC
11-15.CDABD  16-20.DACDC
二、填空题
21.快; 3.0×108米/秒。
22.凸透,照相机。
23.直线 3×105 小于 24.空气 音色
25.鼓膜 外耳道
26.(1)振动 (2)介质 (3)幅度
27.凸 会聚 远
28.(1) A (3) A
【解析】 要将细小物体放大,应选择一枚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应小于一倍焦距。
29. 4 不变 右
30.(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将微小振动放大。
(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3)会,不会。
【解析】 (1)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3)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甲实验乒乓球会被弹起,乙实验乒乓球不会被弹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1.(1)直线传播。(2) 120,小于。
【解析】 (1)垂柳成荫是由于直线传播时遇到柳枝阻挡而产生阴影。(2)由图可知,光线入射角为60°,则反射角也为6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120°。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21教育网
三、作图题
32.
33.
34.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35.(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缩小。(3)近视。
【解析】 (1)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上,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2)据图可知,物体处于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先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得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光线与原来相比发散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
36.(1)折射光线消失。(2)光斑消失。
(3)不会。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解析】 (1)随着折射角的增大,原来的折射光线不会再出现在空气中,那么折射光线就消失了。(2)在空气中很难见到光路,只能通过光屏上的光斑来判断,若折射光线消失,则光斑也会消失。(3)光斑消失时入射角没有达到90°,而折射角已达到90°了,发生这种现象要求入射角小于折射角,而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所以不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21cnjy.com
37. (1)换用厚度较小的玻璃板 (2)相等 (3)虚 (4)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5)60
垂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