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北宋西夏辽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一 崛起篇—— 契丹族和党项族的崛起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契丹族的生活qiongtian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契丹货币契丹鸡冠壶党项族的崛起党项族人,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5页内容,用示意图将辽宋之间关系的变化表示出来。辽太宗时
宋太祖晚期
宋太宗时
宋真宗时
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战】占燕云十六州二、交往篇--- 辽与北宋的和战燕云十六州辽辽辽小小军事家北宋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云指云州。后唐将领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了皇帝,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35页内容,用示意图将辽宋之间关系的变化表示出来。辽太宗时
宋太祖晚期
宋太宗时
宋真宗时
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互通使节向辽发动数次战争失败 防御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内容、影响)【战】【战】【战】【和】【和】【和】占燕云十六州二、交往篇--- 辽与北宋的和战 材料一:这都是屈辱求和,加重百姓负担,议和后,宋廷安于现状,“忘战去兵”“武备皆废”灭国之祸始于此。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篇》 材料二:澶渊之盟,“稍以金帛啖之,虏欣然听命,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数百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
----苏辙《栾城后续》 材料三:尽管澶渊之盟常给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内容还是平等的,北宋并没有丢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辽朝亦可借此获得其必需物品,因而对双方都是划算的。
-----齐涛主编《中国政治通史》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消极:对北宋来说是屈辱性的和约积极:1、使北宋与辽之间保持着长期和平的局面。2、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民族融合。议一议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辽西夏北宋阿保机上京916年汴京960年契丹1038 年党项兴庆元昊赵匡胤汉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元昊出兵元昊议和1044年和战战课堂小结战是短暂的,是历史的支流
和是长久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