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动物找妈妈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小动物找妈妈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3-22 16:4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小动物找妈妈
一、导人新课
教师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指导学生说一说是哪些外形特征帮助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引出课题:小动物找妈妈。
二、活动探究
(一)谁是小鸡的妈妈?
1.通过外形特征找小鸡的妈妈。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小鸡与鸭、鹅、公鸡、母鸡的外形特征,找到小鸡的妈妈。
学生找出母鸡是小鸡的妈妈。
数师指导学生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小鸡和妈妈的“嘴”都是尖尖的…
2.通过其他证据找小鸡的妈妈。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母鸡一定是小鸡的妈妈吗?还有有没有别的证据?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小鸡出壳的图片,让学生明确这才是“母鸡是小鸡的妈妈”最有力的证据。
3.教师总结:要从多方面、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二)它们的妈妈是谁?
1.帮小驼鸟和小山羊找妈妈。
教师出示小鸵鸟和小山羊的图片,指导学生参照找小鸡妈妈的方法,通过比较外形的相似特征的方法来找一找它们的妈妈。
2.帮蚕和蝉的幼虫找妈妈。
教师出示蚕、蝉的幼虫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妈妈是谁。
教师借助视频展示蚕和蝉的发育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蝉幼虫的妈妈是蝉的成虫,蚕的妈妈是蚕蛾。
教师总结:每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妈妈,动物能通过下蛋或直接生小动物的方式繁殖后代。有些小动物和妈妈外形相似;有些小动物和妈妈外形不同,但长大后会和妈妈外形相似。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总结
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能找到小动物的妈妈,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教师指导学生课下观察孔雀和鸳鸯的外形特征,区分动物爸爸和动物妈妈,将活动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