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ppt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光的反射ppt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3-23 08:14:32

文档简介

姓名: 吴玲云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1)(2)
课题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4、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5、认识光反射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6、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7、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3、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4、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5、经历探究“光反射时地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4、在探究“光反射时地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5、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知道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理解它们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应用反射定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问题和相关的现象
教学准备
小型激光器,小平面镜,白纸板、多媒体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美丽的城市夜景视频
教师:是谁将城市的夜晚装点的如此美丽多彩?
从今天开始,我将和大家一起探索光的奥秘!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美丽的光,陶冶情操,激发求知的欲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新课
1、光源
师:我们生活中除灯光外还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呢?(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板书学生所举实例(板书时有意按一定的分类书写)并利用多媒体展示预设的发光体的图片(如:烟花、极光等学生不易想到的)。
师:通过分析上述发光体的特点来定义光源: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师:发挥你的智慧,你能将它们进行分类吗?(学生根据板书光源实例分析并回答)
学生至少能说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教师补充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生物光源和非生物光源,冷光源和热光源等。
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请你思考:下列是光源的有哪些( )
月亮、流星、火把、反光镜、荧光棒、电池
(设计意图:从物理走向生活,增强学生的实际分析判断能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光是如何传播的
师演示:用激光手电发出的光照在墙上。
它可以发光,是一个光源。那么,从光源发出的光会沿着怎样的路径传播出去呢?(提示想一想:生活中你在什么情况下看到过光的传播路径?)
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回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可能联想到:漆黑的夜晚,汽车、摩托车或者手电筒发出的光是直的;屋里有飞尘的时候看到太阳的光是直的等。
师:鼓励学生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大胆的去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器材有:可乐瓶、烧杯、玻璃砖、檀香、激光手电、蜂蜜、茶水、火柴。
教师通过幻灯片出示探究问题
一:如何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
二:如何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
三:如何观察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路径?
小组根据成员的喜好安排实验顺序进行合作探究。
师:巡视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典型实验小组并进行课堂展示。
小组展示实验成果(教师主要围绕上述三问题依次让小组展示。)
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光在三种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光是沿直线传播。
师:演示实验:将檀香点燃伸入到可乐瓶中一会,拧紧盖子。让光从可乐瓶的烟雾中斜射入茶水中。
学生观察、回答:光的传播路径发生了偏折或光不再沿直线传播了。
师:引导学生对比以上实验思考光的直线传播需要怎样的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同种介质中。
(设计意图:1、依据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并得出结论。完成光的传播特点。
2、根据小组的喜好展开学生实验,然后师生互动进行整体交流得出普遍规律。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便于更深入的研究知识。)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理解了光必须在同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但是,光在同种物质中就一定沿直线传播吗?
师演示实验:将4瓶浓度不同的糖水,用自制的漏斗将它们按浓度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缓慢地倒入水槽中。水槽内形成了从上到下浓度逐渐变大的不均匀糖水。让光从透明水槽侧面,斜射入不均匀糖水中,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能回答出:光的路径发生弯曲。
师:演示——光在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路经。再请同学们对比刚才观察的两实验的现象有何不同?
学生能回答出:一个是均匀的糖水,一个是不均匀的糖水;一个是沿直线传播的,一个是曲线传播的。
师:结合刚才的探究实验,请你思考:光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沿直线传播?
出示幻灯片: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师;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解释:这样的光线是不存在的,只是为了更好的描述光的传播特点而虚假的一种模型。
(设计意图:对于有学生不易做成的实验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展开师生互动的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
学生举例: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皮影戏、立竿见影等等。
师:(1)影子的成因
演示:将一篮球置于投影仪前使影子呈现在幕布上。启发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影子的成因。
(2)日食、月食的成因 演示:用三球仪演示日、月食的形成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分别说出日、月食的成因。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黑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21·世纪*教育网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亮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要有善于观察身边事物及生活现象的意识,树立通过所看到的现象思考其隐藏的科学道理的意识。)
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师:小实验:如何将三个矿泉水瓶排成一条直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除此之外,在实际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实例还有哪些?
学生会想到种树,射击时瞄准、排队、极光准直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学生联想到种树,射击时瞄准、排队等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
通过多媒体出示当堂练习题
①木工师傅常用一只眼睛查看板面是否平直,这是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的规律。
②解释下列成语:立竿见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5、光的传播速度
师:出示太阳光斜照森林的情景,这说明了什么?(承上启下)
生: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我们知道太阳离地球很远的,那么太阳光经过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地球上呢?请阅读课本及科学世界完成下列问题。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问题:
(1)光在真空的速度是____________.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_____秒钟。光从水中射向玻璃中时速度变大还是变小了?  
(2)解释: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的雷声的原因?小明听到头顶正上方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抬头望去,却发现飞机在自己前方很远的地方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小结:
练习:课后练习
作业:学生用书
第二课时
导入
教师:我们能看见太阳、电灯,是由于它们能发光,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他(它)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本节我们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规律。
新课
1、光的反射
教师: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会被反射,仍在原来的物质中传播。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演示一:用平面镜反射太阳光。
观察:墙上光斑及其变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让学生观察入射光、反射光、入射点。并在黑板上画出图:
教师向学生介绍以下名词:
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教师:通过演示观察到光的反射现象。那么光反射时遵从什么规律呢?
学生实验一:
(1)按照课本图4-7,让微型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纸板入射到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纸上画出法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记录下来。
(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光线的位置,重复上面实验两次。
(3)把纸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吗?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实验二:
把入射光线沿学生实验一画出的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的位置。
讨论得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讲述反射光路图的画法:
画法:①过入射点画法线;②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练习:(写在小黑板或投影仪的胶片上)。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三:用镜子和白纸反射太阳光或灯光。
问:为什么镜子反射的光很强,白纸反射的光很弱呢?我们来研究这两种情况。
教师: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的情况如图:
演示四:把几根大头针垂直插入硬纸条中表示“法线”,把硬纸条任意弯折后“法线”不再平行。
强调: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小结:
练习:课后练习
作业:学生用书
板书设计
第三章 声的世界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
太阳、电灯、萤火虫、蜡烛、水母、手电筒、灯笼鱼
(二)光沿直线传播
(1)条件:同种、均匀的介质
(2)表示方法:
(3)现象: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皮影戏
(4)应用:激光准直、瞄准、排队、种树
(三)光速
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是:c=3×108m/s
课件32张PPT。§4.1 光的反射第四章 多彩的光波光粼粼的水面、闪闪发光的钻石、空中的一轮明月它们是光源吗?它们都能反射光想一想!光是怎么传播到我们眼中的呢?实验一:
  实验现象说明: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一、光的传播1.光是如何传播的?实验二: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
  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
光在水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一、光的传播1.光是如何传播的? 归纳总结: 实验表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介质不同,光线会发生弯曲。介质不均匀,光线会发生弯曲。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a.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形成了影子b.日食月食日食日食日食月食月食月食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日食太阳地球月食月球c. 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现象4、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 c= 3×108 米/秒在空气中的速度:约3×108 米/秒(在水中的速度:2.25 ×108 米/秒
在玻璃中的速度:2 ×108 米/秒)生活中的反射现象1、黑板反射灯光;
2、月亮反射太阳光;
3、地球反射太阳光;
4、水面反射光;
… … … … …结论:一切物体都能反光;
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
反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什么是光的反射?
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提出问题: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吗?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概念介绍AOBN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点入射角i反射角r法线: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你对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有什么猜想吗?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如图所示
记录实验数据:
结论: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 i反射角 r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与镜面垂直的线ON叫做法线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i叫做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r叫做反射角
我知道了演示实验:如图,设法在平整光屏得到反射光线,再将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屏任意折个角度,观察光屏上是否还有反射光线?图130°30°30°30°45°45°60°60°ON分析你观察到的现象和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EF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
个平面内光的反射定律例:已知图中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1,先作法线:过镜面在入射点作垂线.2,找入射角:量出入射角的度数.3,量出反射角: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量出反射角的度数..4,画出反射光线:按反射击角度数,画出反射光线我会做图!光能沿原路返回吗?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ABO练习:反射拓展与延伸:1、如果没有漫反射,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平面镜
光的反射的应用自行车尾灯由许多直角形的反射器组成自行车尾灯的角反射器 高处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射入镜筒中的光
经两块平行的平面镜的反射后仍沿水平方
向射出,在低处的人就能看见高处的物体。潜望镜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
光滑表面上时,
反射光线也是
平行的。漫反射:
平行光线射到
凹凸不平的表
面上,反射光
线射向各个方
向.古时,行军打仗,士兵们都知道,夜晚走路时,路面上亮的地方是水,暗 的地方是路。古人的方法原来 “明水暗道”是指,夜晚赶路时,月亮的光线经过水面后,发生镜面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判断路面上亮的地方是水。但是这只是一种情况,那就是当我们迎着月亮走时,因为,这时反射光线正好进入我们的眼睛。反之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那就是“暗水明道”了! 雨后的夜晚,当月光照在有水洼的路上时,迎着月光走,和背着月光走是否看到的是一样的?方法找到了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就选择暗的地方落脚。
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就选择亮的地方落脚。30°)(1、光线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下图),入
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练习题反射光线…………………(反射角60°2、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入射角是_____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______的缘故。练习题0重合漫反射第二节 光的反射
预习提纲:
1.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 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 。
2.光的反射中的有关物理名称。
如图4-2-1所示,入射光线是 ;反射光线是 ;入射光线在镜子上的投射点O称为 ;过入射点O与镜面垂直的直线ON叫做 ; 叫做入射角; 叫做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 ;反射角 入射角。
4.两种反射:一束平行光投射到物体的滑表面,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 ;平行光经反射后,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 。
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与物体的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与物体相对平面镜 。
6.物理学中,把能够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 ;它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做 ,它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会聚而成的像。
学习过程:
一、光的反射现象
阅读课本第54页第一自然段,明确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结合课本图4-14桥与其倒影,你还知道哪些光的反射现象?请把它写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讨论思考】观察图4-2-2,思考: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二、光的反射规律
1、光的反射的几个名词
阅读课本第54页第二自然段,结合课本图4-15,明确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
【练一练】你能画图表示光的反射现象,并在图上分别标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吗?
【加油站】法线的意义:反射光与入射光是真实存在的是可以看见的。但法线则是人们为研究反射现象时引入的一条位置参考线,它与反射物体的表面垂直。引入法线后,对反射光和入射光的位置就有了描述的参照。法线的引入也是科学研究和处理实际问题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法线是一条参考线,所以在画光路图时,总是用虚线表示。
2、研究光的反射规律
阅读并参照课本第54页“实验探究”,让我们亲身经历一次快乐的科学探究吧!
【猜想与假设】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根据图4-2-3中所示入射光线的方向,讨论猜想一下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并把它画出来。

图4-2-3
【设计实验】
(1)要探究光的反射遵循的规律,首先要有研究对象,即一个可供研究的反射光路,那么形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光路,需要哪些器材?
(2)怎样把看不见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显示出来?
(3)为了研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的相互位置关系,你想怎样设计实验?实验中为什么要用可弯折的光屏?
(2)为了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你想怎样设计实验?如何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你能尝试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表格吗?
【分析论证】
从实验归纳出的结论是:
【练一练】在图4-2-4中,作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图4-2-4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阅读课本第55页第2自然段,明确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尝试填写下面的表格:
分类
不同点
相同点
反射面
平行光入射
现象举例
镜面反射
光滑面
反射光仍平行,只在一个方向看到反射光
水面倒影
镜中花
都遵循光的
反射定律
漫反射
凹凸不平面
反射光向各个方向,能在各个方向看到反射光
看到粉笔字
看屏幕上的电影
【思考讨论】
为什么用久了的黑板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怎样才能使黑板不“反光”?
【做一做、想一想】
晚上,在桌子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2.2-1所示。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做做看,并解释为什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