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鱼儿自在水中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在小鱼脚本中添加“重复”指令,让小鱼重复执行“移动”动作,再让小鱼“碰到边缘就反弹”,最终让小鱼在水中不停地游来游去。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四课,前面已经学习了Scratch?修改移动数值、设置角色方向,学生已经有了基础。本课在教材中属于操作行的内容,在课程单元中属于初步体验编程过程的内容。??
【教学重点】移动、重复、碰到边缘就反弹、旋转。??
【教学难点】重复、旋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初步理解scratch移动和碰到边缘就反弹的方法。?(2)可能够初步理解scratch旋转、重复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实例掌握角色移动和碰到边缘就反弹的技巧。?(2)根据场景,选择适合的角色重复和旋转方式。?
3.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程序编写的流程,体验编程的乐趣。?
【学习者分析】?
学生接触该软件的时间不长,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涉及的知识点和专有名词较多,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以细化和理解。因此,本课的教学中要将关键性的概念反复强化,教师可以涉及一定的活动帮助学生复习。?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教学素材:视频课件?
2.?教师如何设计教学情境、如何设置教学任务:由视频导入?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课共计一个课时,主要是通过Scratch?制作鱼儿游来游去的效果,首先先通过观察视频中鱼儿是如何游动的,再通过分析具体的游动状态,将其转化为Scratch程序化语言。即鱼儿的游动主要就是用到移动、重复、碰到边缘就反弹和旋转的命令。最后通过任务完成编程设计,最后完成挑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猜谜语导入:“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鱼”
2.?播放《鱼儿自在游》儿歌,仔细观察鱼儿是如何游来游去的。
?以猜谜语和儿歌视频导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仔细观察鱼儿在水中游的状态。
二、课程新授?——分析过程?脚本设计?
1.?鱼儿游来游去的特征是:重复、移动、碰到边缘就反弹、并且旋转。?
2.?理解Scratch?中常见的三种重复命令?
3.?理解“旋转模式”的三种常见形式?
4.?布置场景:选择背景、删除角色、添加角色;?
5.?设置动作:设置移动、设置重复移动、设置“碰到边缘就反弹”?
6.?完善作品:修改移动数值、保存作品、关闭软件?
7.?学生根据上面的分析,完成脚本设计,实现鱼儿在水中不停地游来游去的效果。?
提示:1.你可以通过修改移动数值,来修改鱼儿游动速度;?2.保存作品。
感受程序编写的流程为:分析过程,进行设计,体验编程的乐趣。
三、巩固提高——分层教学?变式练习?
学生一起来挑战,完成如下两个挑战:?挑战一:在本课作品中,试试让小鱼不仅左右游动,还上下移动。?
挑战二:在本课作品中,再添加一条小鱼角色,并设置该角色的脚本程序,让两条鱼一起游动。?
变式练习,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难度。?
本课小结:?
1.?布置场景:选择背景、删除角色、添加角色。?
2.?脚本设计:设置移动、设置重复移动、设置“碰到边缘就反弹”、旋转。?
3.?完善作品:修改移动数值、保存作品。?
回顾总结,加深记忆。
?板书设计?
12.鱼儿水中自在游
一、分析过程:重复移动、碰到边缘反弹、旋转
二、布置场景
三、脚本设计?四、完善作品
【教学反思】?
本课共计一个课时,主要是通过Scratch?制作鱼儿游来游去的效果,首先先通过观察视频中鱼儿是如何游动的,再通过分析具体的游动状态,将其转化为Scratch程序化语言。即鱼儿的游动主要就是用到移动、重复、碰到边缘就反弹和旋转的命令。最后通过任务完成编程设计,最后完成挑战。其中教学的重点是移动、重复、碰到边缘就反弹、旋转。重复和旋转是难点。由于本课时第三单元的第四课,学生在前面对移动和碰到边缘反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再通过对重复和旋转模式的理解,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很快的解决了,所以学生对本课的教学任务完成的很好,这是我们预想到了。对此,我的理解是编程并不是像我们预设总的那么难,只要设计好,教学过程有趣,学生学习很快,也就更能感受到编程的乐趣了。
课件10张PPT。鱼儿水中自在游鱼儿水中自在游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
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鱼猜谜语鱼儿水中自在游重复移动碰到边缘就反弹不停地游来游去鱼儿水中自在游旋转无次数限制的重复有次数限制的重复与条件判断相结合的重复鱼儿水中自在游辩一辩允许任意角度旋转只允许左右翻转不允许旋转鱼儿水中自在游根据上面的分析,完成脚本设计,实现鱼儿在水中不停地游来游去的效果。鱼儿水中自在游做一做提示:1.你可以通过修改移动数值,来修改鱼儿游动速度
2.保存作品。鱼儿水中自在游一起来挑战!挑战一
在本课作品中,试试让小鱼不仅左右游动,还上下移动挑战二
在本课作品中,再添加一条小鱼角色,并设置该角色的
脚本程序,让两条鱼一起游动。布置场景:
选择背景、删除角色、添加角色。
脚本设计:
设置移动、设置重复移动、设置“碰到边缘就反弹”、旋转。
完善作品:
修改移动数值、保存作品。鱼儿水中自在游课堂小结鱼儿水中自在游TH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