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2节 汽化与液化综合复习(浙教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第2节 汽化与液化综合复习(浙教版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4-08 21:1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 物质的特性
课题2 汽化和液化
1 知识题练
感知地带1.汽化(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它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2)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液体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蒸发有制冷的效果。(3)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低沸点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特殊的用途(如冷冻治疗方法)(4)汽化过程要吸收热量。2.液化(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所有气体在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2)气体液化可以采用降低温度、压缩气体等方法。(3)液化过程要放出热量,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要防止水蒸气烫伤。 知识点1 汽化例1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反而觉得冷,这是因为 ( )A.水的温度比空气温度高 B.人在水中吸收热量 C.岸上的温度较低 D.上岸后,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身体表面吸收了热量思路导引:人感觉到冷是因为身上的热量在散失,而热量散失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或发生了汽化吸热的现象。解析:在夏天,岸上的温度应该是高于水中的,人上岸后之所以身上的热量会散失,就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汽化)时吸收了热量的缘故。答案:D题练1 下列小明采取的措施中,能防止蒸发的是 ( )A.把粮食晒在朝阳的地方B.把酒精放在密封的瓶中C.将洒在地上的水用扫帚扫开D.将潮湿的衣服晾在通风处题练2 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时,一名医生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汽化后能使受伤部位温度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 ( )A.12℃ B.32℃ C.40℃ D.100℃知识点2 液化例2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 )A.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B.水蒸气比水温度高C.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 D.水蒸气比水传热快思路导引:由于人体皮肤温度约为35℃,只要外界的温度高于此温度,都将会向人体传递热量。水蒸气除了温度高之外还会液化而放热,放出的热量更多。解析: 气体www.中考.资源网在液化时,温度不变,同时向外界放出热量。所以水蒸气烫伤时,先会液化成同温度的水而放热,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它放出的热量更多。答案:A题练3 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嘴里呼出“白气”,这“白气”是 ( )A.水蒸气 B.热空气 C.小水滴 D.二氧化碳题练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B.物质放出热量,温度可以不变C.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不变 领悟: 物质发生汽化的物态变化过程时要吸收热量,会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从而起到制冷的效果。领悟:气体在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同等条件下,气体与液体相比,放出的热量更多,烫伤会更严重。
方法题练
题型1 能正确认识汽化现象中蒸发和沸腾的联系与区别例3 关于汽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B.汽化现象只在沸点发生C.汽化现象在沸点以上温度才能发生 D.任何温度下,液体都能发生汽化现象思路导引: 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综合过程,按照剧烈程度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解析: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是蒸发,它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要在沸点才能发生的汽化现象是沸腾,它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www.中|考资源网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答案:D题练5 打预防针前,医生用酒精棉球涂在王伟的皮肤上进行消毒时,他感觉到皮肤有点凉,这是因为 ( )A.酒精温度较低 B.皮肤对酒精过敏C.酒精蒸发,有制冷作用 D.皮肤吸收了酒精题型2 能利用液化与汽化现象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例4 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氧的沸点是-183℃,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液态氦的沸点是-269℃,利用液化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分离出来的顺序是 ( )A.氧、氮、氦 B.氧、氦、氮C.氦、氧、氮 D.氦、氮、氧思路导引:沸点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临界温度,物质处在沸点温度之上时以气态形式存在,而物质处在沸点温度之下时以液态形式存在。解析:按照题目所给条件,这三者之间沸点的高低关系是:液态氧>液态氮>液态氦,所以当从液化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沸点越低的越先汽化而分离。答案:D题练6 小李把同样水饺放水中煮和放在油中炸,经过一段时间取出水饺,发现在油炸的水饺发黄变焦了,而在水中煮的水饺没有发黄变焦,这说明 ( )A.水是无色的,油是黄的 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C.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D.油没有沸点,水有沸点题练7 常使用的液化石油气由气体变成液体而储存在钢罐里所采用的方法是 ( ) A.常温条件下压缩体积 B.低温条件下压缩体积C.常温条件下增大体积 D.低温条件下增大体积题练8 以下现象不属于液化产生的是 ( )A.早晨,空中常有一层雾 B.夏天吃冰棒时,冰棒有时冒“白气”C.秋天的早晨,草尖上有露珠 D.湿的衣服被晾干题型3 探究开放题例5 现有如下一个假设:水果和蔬菜切开后,质量的变化可解释为由于它们内部水分散失所致,如图所示为两个试图验证该假设的实验方案的部分情景(实验材料均为切开的胡萝卜)。试回答:(1)验证该假设的情景是 (填“Ⅰ”或“Ⅱ”)(2)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 。思路导引:水果和蔬菜切开后水分散失也就是水分的蒸发。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温度的高低及液体表面积的大小等。解析:情景Ⅰ中:一半胡萝卜密封在塑料袋中,另一半裸露在空气中用电风扇对着吹,加快蒸发。两种情况对比,其他条件一样,只是一个蒸发快,一个蒸发慢,观察质量减小情况即可验证假设。而情景Ⅱ中,两片胡萝卜都处于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相同,胡萝卜的质量减小到底是什么因素的影响没有对比,不能说明问题。答案:(1)Ⅰ (2)情景Ⅰwww.中/考资源网由对比,即控制变量法,情景Ⅱ没有对比。题练9 在炎热的夏天,为了使自己的身体凉爽一些,请你用不同的物理知识(或概念、原理),写出两种能够使身体凉爽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题练10 如果要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液体的沸腾,请你完成“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和“设计实验方案”3个步骤。(你可能有www.中|考资源网多个问题,但只需填写出一个,所建立的假说应当与你所提出的问题相对应)(1)提出问题:(2)建立假说:(3)设计实验方案: 求索空间题型点评 本题通过对汽化现象发生的部位和温度来考查对汽化现象本质的理解。阅题笔记 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温度条件不同,②发生部位不同,③剧烈程度不同;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①都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现象,②都是吸热过程。求索空间题型点评 本题很好地将科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实践,考查了对液化、汽化的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阅题笔记 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气体难以贮存和运输的难题,于是可以通过先加压(降温)液化,然后在需要时再通过减压(升温)汽化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求索空间题型点评 本类题型需要很好地利用所学的知识、概念或原理对照研究问题进行条件梳理与控制。阅题笔记 控制变量法或对比法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本题www.中考资\源网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设计方案研究物理问题,渗透了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能力题练
一、选择题1.卫生间里洗热水澡,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2.下列是曹军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t / ℃ t / ℃ t / ℃ t / ℃t/min t/min t/min t/minA B C D3.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真情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B.液滴是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体形成的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4.在细长的瓶子和敞开的盘子里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过一段时间后,水先蒸发完的是 ( )A.瓶子里的水 B.盘子里的水 C.瓶子里的水和盘子里的水同时蒸发完 D.无法判断5.夏天扇扇子,会使人感到凉快的原因是 ( )A.使人体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B.加快人身上的热向外辐射C.加快人体周围空气www.中|考资源网流动,从而使人身上的汗蒸发加快;蒸发要吸收人身上热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6.下列关于蒸发、沸腾和液化的说法正确的说法 ( )A.沸腾要吸收热量,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收热量B.气体液化时要吸收热量,沸腾时温度不变C.蒸发时物体温度降低,沸腾只有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二、填空题7.针对我国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要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蒸发 (填“减慢”或“加快”)8.发送“神州五号”宇宙飞船的运载火箭用氢作燃料,用氧 作助燃剂,这些氢和氧都用 的方法液化成 装在火箭中;在火箭发射台的下方有一个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水汽化时要 ,使周围温度不致太高。9.向手心吹气,感觉手凉,这是因为 ;向手心呵气,感觉手暖,这是因为 。10.在一次洞穴探险中,迈克和队友失去了联系,在洞中转来转去找不到www.中.考资源网洞口,这时他用了一个方法很快找到了洞口:用手指蘸一些急救包中的消毒酒精,竖在空中,凭手的感觉可以判定从洞外吹来的风向,顺着这个方向就可找到洞口。手指蘸了酒精后能判定风向,这是因为:(1)有风的一侧空气流动 (填“快”或“慢”),酒精蒸发 (填“快”或“慢”);(2)酒精蒸发时 热量,使手指表面温度 。11.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医生利用了液体氯乙烷 时需要 热的道理。三、实验题1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1)水沸腾前,烧杯底部会不断有 形成,这是吸附在杯底的 逸出,并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2)水沸腾后,烧杯底部有大量的 产生,这主要是水 而形成的,并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四、简答题13.如图所示,将一个金属盖开口向上,放在表面平整的泡沫塑料块上,金属盖与泡沫塑料之间放少许水,再向金属盖内注入深约2毫升的少量乙醚,并用扇子对着乙醚扇。结果发现金属盖下的水会凝成冰。用手把金属盖往上提起来,泡沫塑料块不会掉下来,试解释这一现象。14.把一些新鲜蔬菜放在塑料袋内,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什么现象?并说明其原因。15.如图当你在家洗澡的时候,也会涉及到不少物理知识.请你总结出其中三条跟汽化有关的。
第四单元 物质的特性
课题2 汽化和液化
知识题练
题练1 B 解析: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将酒精进行密封贮存,在同等条件下,使得液体表面的空气几乎不流动,也就起到了防止蒸发的目的。
题练2 B 解析:由于沸点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临界温度,物质只有达到沸点才能变成气态,而人体体表的温度一般为35℃,常温一般是指20℃,所以该种液体的沸点只有在20℃和35℃之间才能满足“常温下是液体,喷到人体表后会汽化”的要求。
题练3 C 解析: 冬天外界温度相对较低,口腔温度相对较高,“白气”其实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题练4 B 解析: 物质在吸收热量时,温度可能保持不变(如晶体www.中/考资源网
在熔化时、液体在沸腾时);物质在放出热量时,温度也可能保持不变(如液态物质在凝固时)。
方法题练
题练5 C 解析:酒精比较容易蒸发挥发,是一种汽化现象,能吸收热量而具有制冷效果。
题练6 C 解析: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面粉要发黄变焦必须达到较高的温度,只有沸点较高的油能够达到要求。
题练7 A 解析:气态物质液化的方法有多种:降温、加压等。
题练8 D 解析:湿衣服被晾干是衣服上的水分汽化蒸发的一种现象。
题练9 答案与解析:(1)用水擦洗身体(包括用湿毛巾擦身体,用酒精棉球擦身体等);水蒸发吸热,身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就感觉凉爽。(2)用电风扇吹(扇扇子、通风的地方);加快身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身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就感觉凉爽。(3)把冰块放在身体上;冰块熔化吸热,身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就感觉凉爽。(4)到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到荫凉处,到有空调的房间等);温度较低的环境和温度较高的身体进行热传递,身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就感觉凉爽。(5)在地面上撒些水,利用水蒸发吸热,使房间温度下降。
题练10 答案与解析:(1)水的沸点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压力(压强)越大,沸点可能越高
(3)在烧瓶中将水煮沸,用打气筒向烧瓶内打气,观察烧瓶内的水是否还会继续沸腾。(答案可以是多样的)
能力题练
一、1.A 解析:在洗热水澡时,空气温度相对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相对较冷的玻璃镜面而液化成小水滴,使镜面模糊不清。一段时间后,由于镜面上的水滴汽化蒸www.中/考资源网
发而消失,使得镜面又变得清晰了。
2.D 解析:水在沸腾时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吸收热量,所以最初水温将持续升高,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
3.D 解析:在阳光下,植物的蒸腾作用较为剧烈,散失出大量的水蒸气遇到相对较冷的塑料袋而液化成大量的小水滴。
4.B 解析: 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得也越快。
5.C 解析: 夏天扇扇子并不能使周围空气得温度下降,也无法加快人自身向外的热辐射。
6.C 解析: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共同点,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二、7.答案: 减慢 解析: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可以减少地表水分的表面积、减缓地表空气流动的速度,从而达到减慢水分蒸发的目的。
8.答案:加压 液态物质 吸收热量
解析:液化的方法有加压、降温等,常用的方法是加压。
9.答案与解析:吹气时,加快了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导致手上的汗液蒸发加快,吸收了大量的热,于是感到手凉。
呵气时,呼出的水蒸气由于液化而放热,于是感到手暖。
10.答案:(1)快 快 (2)吸收 下降
解析: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11.答案:汽化 吸
三、12. 答案:(1)气泡 空气 变小 (2)气泡 汽化 变大
解析:沸腾前由于底部先受热,溶于水中的氧气变成气泡要逸出,但随着上升,由于上面温度低,一部分氧气又重新溶于水中,使得气泡变小;沸腾后产生的气泡在低部受到较大压强,所以较小,而上升后压强变小,气泡就变大了。
四、13. 答案与解析:由于乙醚沸点较低,很容易汽化而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下降而导致水结冰凝固。
14. 答案:看到塑料袋上有大量的水滴凝结
解析:在阳光下,植物的蒸腾作用较为剧烈,散失出大量的水蒸气遇到相对较冷的塑料袋而液化成大量的小水滴。
15. 答案与解析:洗澡时,镜面玻璃先会变模糊,后会变清晰;有大量的白气从澡盆和人体表冒出;没有热水冲淋在身上时会感觉到冷;等等。
www.中考资源网
www.中考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