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第7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综合复习(浙教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第7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综合复习(浙教版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4-08 21:1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 物质的特性
课题6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 知识题练
感知地带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一切事物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变化是客观存在的。(2)物质只是发生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这样的变化叫物理变化。(3)参与变化过程的物质从一种物质变成了另一种新的物质,这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样的变化叫化学变化。(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和联系。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2)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稳定性等。(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和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表现出性质。3.物质的酸碱性(1)不同物质有不同的酸碱性,不同酸碱性物质的酸碱性强度是不同的。(2)物质的酸碱性可以用酸碱指示剂来测定。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石蕊试液。(3)酸(碱)溶液一定呈酸(碱)性,反之,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碱)溶液。(4)物质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来表示,最简单、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知识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1 古诗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思路导引:物理变化只是发生了状态的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解析:燃烧和爆炸都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A、B、D中都涉及了化学变化。而C中仅发生了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涉及物理变化。答案:C题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B.物理变化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C.向石灰水中吹气后,变混浊是物理变化D.水变成冰是一种化学变化题练2 下列物质变化属物理变化的是 ( )A.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B.冰→水蒸气C.碳→二氧化碳D.铜→铜锈知识点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2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铁在实验室里可以用来制取金属铜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C.铁的熔点是1535℃ D.铁丝可在纯氧中燃烧思路导引: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本身客观存在的。解析: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熔点、沸点等属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于物理性质。答案:C题练3 下列能根据其化学性质加以区别的是 ( )A.水和低度白酒 B.澄清的石灰水和蒸馏水 C.铜粉和铁粉 D.白糖和食盐题练4 下列用途中,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用干冰人工降雨B.用氢气冶炼金属C.用盐酸除铁锈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知识点3 物质的酸碱性例3 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很多,以下食品和调味品中含有酸的是 ( )①水果 ②食盐 ③食醋 ④糕点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思路导引: 在日常生活中,带有酸味的就是酸性物质(如醋酸、果酸等)。解析:水果中含有大量的果酸成分,食醋中也含有大量的酸性成分,所以它们都带有酸味。而食盐呈中性,糕点由于含有面碱成分,应该偏碱性。答案:C题练5 蜜蜂的刺中含有酸性物质,当我们不小心被蜜蜂刺着后,应用下边哪种物质冲洗 ( )A.酱油(PH=4.8) B.牛奶(PH=6.8) C.水(PH=7) D.肥皂(PH=9)题练6 关于酸雨的危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伤害树木B.腐蚀大理石雕像C.腐蚀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碱性土壤D.腐蚀城市建筑 领悟: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涉及物质的外形、状态的改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变,就属于物理变化。而化学变化一般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单纯的物理变化是可能的,但是在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领悟:物理性质是物质本身客观存在的,直接由感觉器官感知或仪器测知,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直接表现出来。而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领悟: 由于人体的胃液呈酸性,因此多使用偏酸性的食物有利于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象水果、果汁、食醋、牛奶等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均偏酸性,多食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方法题练
题型1 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分析探究题例4 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搜索“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以下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时 ( )A.用淀粉、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蔗糖、奶香精等搀和成“假奶粉”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C.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D.用毛发水、酱色、水、盐等兑制成“假酱油”思路导引: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解析: 运用化学变化的知识来解释上述曝光事件,只有C符合题意,因为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而A、B、D所给的曝光事件不一定生成了新的物质,也就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 C题练7 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的现象之一,许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那么凡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一定是化学变化吗?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小明同学找来蜡烛和白炽灯做了下列对比实验,请完成下表中有关内容。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点燃蜡烛,分别用干冷烧杯和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约1~2分钟后,再吹灭蜡烛①干冷烧杯内壁出现了 ,用手触摸烧杯壁,有 的感觉;②石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灰水变 ③蜡烛逐渐变 ①蜡烛燃烧时有 和 放出;②蜡烛燃烧时有 和 生成,因此发生的是 变化。(2)观察白炽灯内钨丝的颜色和状态,然后通电,观察现象,约1~2分钟后,停止通电,比较通电前后钨丝本省是否发生变化①钨丝是 色的 体;②通电后的灯泡发出 光。用手靠近灯泡,有 的感觉;③停止通电后,钨丝颜色和状态 变化(填“有”或“没有”)①钨丝通电时也有 和 放出;②通电前后,钨丝本身 发生变化(填“有”或“没有”),因此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发生的是 变化。综上所述,你对有关探究得出的结论是 。题型2 能正确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例5 举例说明在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思路导引:由于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除了生成新的物质之外,还伴随着状态改变、颜色的变化等。故由此一说。解析及答案:例如蜡烛燃烧。蜡烛燃烧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生成了不同于蜡烛的二氧化碳和水,即变化时生成了新的物质,故属于化学变化,但是蜡烛在燃烧时首先可以看到火焰周围的蜡烛先熔化成为液体,而固态的蜡烛熔化的过程,由于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所以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这是一个普遍规律。题练8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物质变化 ( )A.是否有发光现象 B.是否有能量的吸收或放出 C.表状或状态是否变化 D.是否生成别的物质题练9 水蒸气凝结成水珠是 (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既是物理变化也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题型3 能正确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6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够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思路导引: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解析: 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等是物质本身就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具有的,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属于物理性质;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燃烧)来检验和表现,所以属于化学性质。答案: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是良好的溶剂。化学性质:易燃烧题练10 下列各项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铁可熔化成铁水 B.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取生石灰 C.酒精可以点火燃烧 D.久置的酒易变酸题练11 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变化、性质用直线连接起来:A.木炭可以燃烧B.苹果烂了 ①物理变化C.樟脑丸变小D.石蜡受热熔化 ②化学变化E.钢铁会生锈 F.金刚石很硬 ③物理性质G.晶体有熔点 H.煤燃烧 ④化学性质题型4 有关物质酸碱性的实际应用问题例7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一旦沾上皮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布揩干B.立即用布揩干,再用大量水冲洗C.立即用布揩干,再用大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量稀硫酸冲洗D.立即用纱布包扎治疗思路导引:浓硫酸一方面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另一方面,它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直接用水冲洗,可能会灼伤皮肤。解析: 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操作时一定要规范一旦皮肤上被沾上,先要用布拭去,然后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答案:B题练12 土壤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已知某地区土壤显微碱性,参照下表,从土壤酸碱性考虑,在该地区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 物小麦油菜西瓜甘草最适宜的土壤PH范围5.5~6.55.8~6.76.0~7.07.2~8.5A.西瓜 B.甘草 C.小麦 D.油菜题练13 判断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可以用_____ ___;比较物质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_;为了知道一些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小明用PH试纸测定了它们的PH,结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果如右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物质中,呈酸性的有(按酸性由强到弱列出)_______ _______________。(2)人体的血液呈弱_______性,牛奶呈弱________性,水呈_________性。 求索空间题型点评 本题型将化学知识与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紧密联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阅题笔记 判断是否是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的关键是看有无新物质生成,不能通过一些表面的现象来判断。求索空间题型点评 本题型考查的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系的领悟能力。阅题笔记 物理变化是比较注重直观表面的现象,而化学变化探究的是物质内在本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质的变化。求索空间题型点评 本题型考查的是分析、研究、归纳的能力。阅题笔记 关键是采集有效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对照,最后归纳出结论。求索空间题型点评 本类题型考查的是对酸碱性知识的应用能力。阅题笔记 由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于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而且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一旦沾上皮肤,绝对不允许直接用水冲洗,否则会引发更厉害的灼伤。必须先用干的抹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最后可以涂抹一些小苏打溶液或硼酸溶液。对于所有的实验操作必须规范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仔细。
能力题练
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B.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大量白雾C.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气体2.取四支试管,分别盛入①稀硫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钙溶液(1)其中属于碱性物质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其中变成红色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定时测定自己的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唾液在进食过程中与进食后的PH值,发现进食开始至10分钟,酸性逐渐增强;10分钟至40分钟,酸性逐渐减弱。下列与事实相符合的图像是 ( )A B C D4.下列选项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①火药爆炸②弹簧拉长③木柴燃烧④蔗糖溶于水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5.下列哪一种物质的pH值低于7( )A.沐浴液 B.葡萄汁 C.小苏打水溶液 D.胃舒平水溶液二、填空题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 。7.下列是关于石蜡的性质和变化的叙述:①石蜡质软②石蜡受热熔化③石蜡有可燃性④石蜡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这些叙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8.判断物质的酸碱性最常用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试液,酸溶液能使它变_______,碱溶液能使它变______;测定物质的酸碱性强弱的方法是利用__________,测定的方法是:用洁净的_________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上面,再将其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_对照,看与那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__________。9.报纸上曾经报道过“动物园里大学生向熊泼硫酸,使熊受伤的事件”,硫酸对生物体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的破坏性是因为硫酸具有 ,因此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10. 一般雨水具有微弱的 (填“酸性或碱性”),这是因为雨水里溶解了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如果工业废气排放过多,导致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雨水pH低于5.6,就会形成 。三、实验题11.取4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许花汁,用稀酸或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1)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有________;(2)玫瑰汁中加入纯碱溶液后呈现的颜色是___________。花的种类大红花玫瑰万寿菊雏菊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粉红色粉红色黄色无色花汁在酸中的颜色橙色粉红色黄色无色花汁在碱中的颜色绿色绿色黄色黄色12.右图是检验酸碱性的实验:(1)甲试管最后呈______,丁试管最后呈______。(填颜色)(2)由试验可知,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_________色,遇碱变________色。(3)已知乙试管呈红色,丙试管呈蓝色,那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么A与B可能是什么物质?(各写2种)四、简答题13.为了履行国际社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我国政府决定自200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为清洁剂。“CTC”又称为四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氯化碳,是常用的服装干洗剂,也是修正液(又称涂改液)中的一种溶剂,还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根据以上信息推测“CTC”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各一例。1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也一定是酸溶液,这种说法是否正确?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关于蜡烛的燃烧,甲、乙两位同学各抒己见。甲说:“蜡烛燃烧始化学变化,因为它有新的物质生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成。”乙说:“蜡烛燃烧是物理变化,因为蜡烛燃烧时蜡要熔化、升华。”那么你的观点呢?请给出合理解释。
第四单元 物质的特性
课题6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知识题练
题练1 A 解析:向石灰水中吹气使其变浑浊,是因为产生了新的物质(碳酸钙沉淀),属于化学变化;水结成冰属于物理变化;单纯的物理变化是可能的,但是在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伴随着颜色的变化或状态的改变等现象)。
题练2 B 解析:物理变化只涉及状态的改变,不涉及新物质的生成。
题练3 B 解析:澄清石灰水和蒸馏水可以通过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反应,看有否生成白色沉淀来区分。如果生成了白色沉淀,则通入的原液体是澄清石灰水,反之则是蒸馏水。
题练4 A 解析:干冰人工降雨利用的是干冰升华时会吸收热量产生制冷效果,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滴而形成降雨。而B、C、D都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来实现。
题练5 D 解析:由于蜜蜂的刺中含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有酸性物质,必须用碱性物质来中和。
题练6 C 解析:酸雨的危害是腐蚀建筑物、树木、衣物等,对土壤只能是导致土壤更酸化。
方法题练
题练7 答案:实验现象:(1)①小水珠 热 ②浑浊 ③短 (2)①银白 固 ②白 热 ③没有
实验结论(1)①光 热 ②水 二氧化碳 化学 (2)①光 热 ②没有 物理
综合结论:有发光、放热现象并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解析:研究此问题的关键还是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题练8 D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有无新的物质生成。
题练9 B 解析:水蒸气凝结成水珠,只涉及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题练10 A 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变化就能直接表现的性质。
题练11 A.木炭可以燃烧
B.苹果烂了 ①物理变化
C.樟脑丸变小
D.石蜡受热熔化 ②化学变化
E.钢铁会生锈
F.金刚石很硬 ③物理性质
G.晶体有熔点
H.煤燃烧 ④化学性质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一个变化过程,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一种描述性的状态或性质。
题练12 B 解析:甘草适宜的土壤pH值大于7,意思是在碱性环境中适宜生长。
题练13 答案:酸碱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 pH试纸
(1)盐酸 大多数的酸 柠檬 醋 苹果 西红柿 香蕉 牛奶
(2)碱 酸 中
解析:pH值小于7呈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
能力题练
一、1.C 解析:在描述实验现象时,用词要准确,不能将产物的名称说明确。
2.D B 解析: 使石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蕊变红的是酸性物质。
3.C 解析:口腔中的酸性只是略偏酸性,不会很强,因此与中性(7)偏差不会很大。
4.B 解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5.B 解析:pH值低于7的溶液呈酸性,这里只有葡萄汁符合要求(呈酸性)。
二、6.答案: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
7.答案:② ④ ① ③
解析:变化指的是一个过程,而性质指的是一种特性。
8.答案:紫色石蕊试液 红 蓝 pH试纸 玻璃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棒 标准比色卡 pH值
9.答案:强烈的腐蚀性
解析:硫酸因为具有脱水性,所以表现出强烈的腐蚀性。
10.答案:酸性 酸雨
解析: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被称为酸雨。
三、11. 答案:(1)大红花,玫瑰 ,雏菊 (2)绿色
解析:(1)只要该花汁遇酸性或碱性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物质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就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2)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玫瑰汁变成绿色。
12. 答案:(1)红色 蓝色 (2)红 蓝 (3)A:食醋溶液 苹果汁溶液(呈酸性) B:纯碱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四、13. 答案与解析:物理性质:可以作为溶剂,是一种液体
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14. 答案:不正确
解析: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的除了酸性溶液之外,还可能是中性溶液。
15. 答案: 两人说法均不对。
解析: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www.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中考/资源网程是化学变化,而蜡受热熔化和升华是物理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