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2 21: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弱国无外交!清朝的外交第7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听新中国之声音
观新中国之身姿
感悟新中国的外交智慧
听中国声音 观中国身姿
感悟新中国的外交智慧独立 自主 和平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苏联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匈牙利
朝鲜
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
阿尔巴尼亚
越南
印度
瑞典
丹麦波兰
蒙古
缅甸
瑞士
芬兰
知识链接:第一次建交高峰 (1949.10—1950.10)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确立下来的。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一:(中国、印度、缅甸)三国领导人共同向全世界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
材料二:六七十年代以后,中国与其他一系列国家签订的关于双边关系原则的正式文件中,都包含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至今,已有近百个国家在与中国签订的双边文件中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三: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中,已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视作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2) 参与会议的国家主要来自哪些地区?这 次会议有什么特点?
3)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方针?
三、万隆会议1)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
2) 参与会议的国家主要来自哪些地区?这 次会议有什么特点?
3)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什么方针?
三、万隆会议1955年 万隆亚非地区 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国际性会议求同存异遭遇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 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中国对万隆会议的贡献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国际舆论认为,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
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2015年4月,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大会 到1955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23个,到60年代中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0年内增加了一倍多。它们是法国、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苏丹、几内亚、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扎伊尔、老挝、乌干达、肯尼亚、布隆迪、突尼斯、刚果、坦桑尼亚、中非、赞比亚、贝宁、毛里塔尼亚和民主也门。知识链接:第二次建交高峰
(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四、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思考:能把“恢复”变成“加入”吗? 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定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当时中共代表董必武参加了签字仪式。四、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材料一:(中国)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7年第一颗氢弹的成功爆炸;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材料二:到1955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23个,到60年代中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0年内增加了一倍多。1970年,中国又先后同加拿大、意大利、智利等国建交。
材料三:毛泽东曾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及意义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意义: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五、中美建交 材料一:



材料二:中苏关系发生急剧变化。1969年3月,苏军入侵中国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大规模军事冲突一触即发,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苏美中对抗对抗关系开始缓和美国:争霸不利 借中牵苏 调整政策
中国:两面树敌 文革动荡 积极回应中美外交风云图片展 前 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
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美两国友好关系
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回
顾中美两国之间的外交发展历程,从中不难发现这
样一个规律:合则进,裂则退。中美两国关系的发
展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课堂活动:小组合作,布置展馆


活动1:请同学们参照课本,将中美建交图片墙上的6幅图片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布展。
活动2:为每幅图片拟一个小标题,并写一个简要的说明。(说明应包含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及意义)。
图1 图2 图3图4 图5图6“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交谈”图片1:积极回应1971年4月,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图片2:乒乓外交图片3:官员交往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2年2月,中美领导人首次握手图片4:握手言和 1972年周恩来陪同尼克松前往前往上海,双方在上海签订了《上海公报》(又称《中美联合公报》),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的对抗结束和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签订《上海公报》图片5:建交公报美国同台湾当局断绝外交关系美国从台湾撤走军事力量废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1979年1月,邓小平应邀访问美国。图片6:邓小平访美 第三次建交高潮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70年代初期出现了西欧国家同中国建交的高潮。主要有: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冰岛、马耳他、希腊、卢森堡、西班牙、英国、荷兰、联邦德国、葡萄牙、爱尔兰。1975年,中国同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了正式关系 。
到1979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120个,遍及五大洲。知识链接:第三次建交高峰 (20世纪70年代)面向世界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感动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影响世界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课堂小结1840194919722015 【2014河南】一个美国记者这样评论:“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指 【 】
A.日内瓦会议 B.联合国代表大会
C.万隆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直击中考C 【2013河南】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中日建交。这些都体现了 【 】
A.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国同欧美国家正式建交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直击中考D【2012河南】(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1)材料一中“唯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课后学习与巩固 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与感悟。请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呈现你们本节课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