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教材简析
本单元有3篇课文、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和语文园地三。
课文包括《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小公鸡和小鸭子》讲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的故事;《树和喜鹊》讲的是树和喜鹊有了邻居后,彼此不再孤单;《怎么都快乐》讲的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快乐,多个人有多个人的快乐,反正怎么都可以快乐。2·1·c·n·j·y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请你帮个忙”,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文园地有3项内容,分别是“查字典”“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www-2-1-cnjy-com
学情分析
课文教学是一年级课堂的重要部分,不仅需要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还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向学生传递着生活中的道理,所以教师要很好地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从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此外,课文篇幅也在逐渐加长,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各种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来源:21cnj*y.co*m】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且写得正确、端正。学会自主识字,学习并能运用音序查字法。
2、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表达的思想内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内学习,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2、鼓励学生彼此之间多多交流,同时鼓励他们大胆、主动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3、鼓励学生多阅读,增加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学习汉字,使他们喜欢上学习汉字,同时培养其积累汉字的好习惯。
2、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从阅读中收货精神食粮。
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同桌之间交流等方式,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课文要传达的思想内涵与学生生活中的经历、感受相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在学习生字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认一认,把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之后的学习环节,效率会更高。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比如分角色朗读、小组比赛朗读、学生带读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朗读课文不显得枯燥乏味。在学习音序查字法时,教师一定要重视步骤教学,把整个过程分解成小步骤,让学生轻松掌握,同时也要让学生反复练习,熟悉方法。
课时安排:
《小公鸡和小鸭子》 2课时
《树和喜鹊》 2课时
《怎么都快乐》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语文园地三 3课时
单元小结 1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3课时
共计 14课时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土”。
2、学习并能熟练书写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过程与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燕子的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理解课文内容,读懂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理解字义。
突破方法:借助图片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字形,并对生字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字。
难点: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内涵。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分析法。
学法:朗读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土”。
过程与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燕子的对话。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理解字义。
突破方法:借助图片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字形,并对生字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字。
难点: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内涵。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分析法。
学法:朗读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前三分钟:
不同的民族虽然在服饰、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一家人。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着祖国,共同创造了祖国的灿烂文化,才使我们的祖国母亲变得如此强壮,如此美丽。
一、课前导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关于两个可爱的朋友——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指导朗读
1、全班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朗读一个自然段,比一比哪组读得最响亮、最整齐。
3、教师让学生找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并请两位同学表演对话。
4、师:文中的小鸭子和小公鸡之间主要发生了什么事?请同学们在阅读后简单地概括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学习生字、偏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圈出来。
2、教师出示生字、新词,指导学生识字。
(1)教师指名认读,并纠正学生的读音。
(2)学生共同交流生字的写法,认读生字。
(3)教师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生字、新词。
3、学生学习生字“他、河、说、也、地、听、哥”。
(1)教师出示“他、河、说、也、地、听、哥”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笔画顺序。
(3)教师重点指导“河”“也”和“哥”字。
河,hé,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是“可”字,组成“河”,一共8笔,可组词为“河水”。(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
也,yě,独体字结构,笔画少,总共3笔,即横折钩、竖、竖弯钩,整个字应该写在田字格中间,注意两个“钩”的正确写法。“他”和“地”,则是通过在“也”左边分别增加偏旁“亻”和“土”形成的,教师可以通过书写演示,加强学生的记忆。www.21-cn-jy.com
哥,gē,用熟字去偏旁,改笔画的方法记字形。去掉“河”字的三点水,把竖钩改成竖,是“哥”字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就是“可”字。书写时,上下各一半,第六笔横画压田字格横中线。上下两个“口”字的右边压田字格竖中线。教师范写,学生仿写。21*cnjy*com
(4)学生在作业本上自由练写,写完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4、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本科其他需要认的字,试着读一读,写一写。
5、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偏旁“土”。
三、课堂小结
1、学生齐声朗读一遍课文。
2、学生开“小火车”把生字读一遍
四、布置作业
把生字在本子上抄写一遍。
板书设计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他 河 说 也 地 听 哥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能熟练书写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理解课文内容,读懂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读生字,理解字义。
突破方法:借助图片引导学生掌握生字的字形,并对生字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生字。
难点:读懂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内涵。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分析法。
学法:朗读法、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三分钟:
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出处:21教育名师】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书写了课文里的7个生字,是哪几个?请一位同学起来说一说。
生:他、河、说、也、地、听、哥。
二、复习旧知
1、教师指导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学生在本子上听写生字。
2、学生分成四组,朗读课文,每组朗读一个自然段。
三、探知新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这段讲了什么?(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画,请学生仔细看图上画的小公鸡和小鸭子,他们长得有什么不同?(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并让学生思考问题:
①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这段讲了什么事?(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
(3)学生思考:小公鸡是怎样帮助小鸭子的?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并让学生思考问题:
①他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他说了几句话,什么意思?
③小公鸡是怎样做的?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②小鸭子是怎么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在奋力抢救小公鸡?
这几个词语是怎样表现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的?(飞快地游到、坐在自己的背上)
④小公鸡被救起后说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感谢小鸭子)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感情。
2、学生整体朗读课文,说说自己的读后感。
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5 小公鸡和小鸭子
会捉虫 不会游泳
给虫子↓ 互相帮助 ↑救上岸
不会捉 会游泳
课后反思:
6 树和喜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只、种、乐”和偏旁“子、丷”。
2、学习并能熟练书写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过程与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突破方法:教师指导朗读和书写。
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学生自读自悟,深入分析课文。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法、示范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只、种、乐”和偏旁“子、丷”。
过程与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突破方法:教师指导朗读和书写。
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学生自读自悟,深入分析课文。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法、示范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课前三分钟:
今天,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科技硕果累累;我们的教育日新月异;我们的体育突飞猛进;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这些都在向世人昭示:我们的祖国是腾飞的蛟龙!我们的祖国是屹立的巨人!
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评评谁讲的既完整又准确。
3、教师要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搞清楚表达困难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指导。
4、师: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特别注意听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
(2)学生反复读课文,教师纠正学生的读音。
(3)学生自由练读。教师请一两个学生起来朗读,并予以评价。
2、学习生字“单、居、招、呼、快、乐”。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①教师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②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生字的书写和认读,学习偏旁和多音字。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笔画顺序。
(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3)学生讨论交流书写时发现的问题。
(4)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指导。
(5)教师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让学生在本子上进行书写。
(6)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本课其他需要认读的生字,并指名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7)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只、种、乐”和偏旁“子、丷”。
三、课堂小结
1、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相互之间比一比谁写的更好。
四、布置作业: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6 树和喜鹊
单 居 招 呼 快 乐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能熟练书写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突破方法:教师指导朗读和书写。
难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学生自读自悟,深入分析课文。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法、示范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课前三分钟: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并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在这片繁荣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的人民也包括我们这些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快乐地成长着,我想,我们不一定要等到长大后才能为祖国做贡献,而是现在就应为祖国贡献一些我们的力量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爱!
一、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生字?大家还记得怎么读或写吗?老师念一遍,然后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二、复习旧知
1、学生复习一遍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并开“小火车”读字卡上的生字:单、居、招、呼、快、乐。
2、学生齐声读课文。
三、探究新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4、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1)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思考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21cnjy.com
四、说话训练
1、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学生分组展开讨论交流,每组派代表起来说一说,大家评一评谁说的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教师指导学生说几个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
五、课堂小结
1、学生开“小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句。
2、学生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布置作业: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6 树和喜鹊
一棵树 好多树
孤单——快乐
一只喜鹊 好多喜鹊
课后反思:
7 怎么都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得”。
学习并能熟练书写生字,读准字音。
过程与方法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会不论一个人玩还是很多人一起玩,都能很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突破方法:教师指导朗读和书写。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论一个人玩还是很多人一起玩,都能很快乐。
突破方法:学生自读自悟,教师深入分析课文。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法、讲解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得”。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突破方法:教师指导朗读和书写。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论一个人玩还是很多人一起玩,都能很快乐。
突破方法:学生自读自悟,教师深入分析课文。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法、讲解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课前三分钟:
在“小学生守则”中,第一条便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也许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小,不可能像大人们那样,但是我们能为祖国做的事也很多。比如:绿化祖国、爱护生活环境、好好学习、在升旗仪式上肃立,不说话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努力做到,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做,我们就已经是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了。21教育网
一、课前导入
1、师:同学们,什么是快乐?你们生活的快乐吗?在什么时候你感到快乐呢?(学生自由回答)
2、师:你们平时玩游戏时一般是几个人一起玩呢?你们能说说一个人玩和大家一起玩的感受有什么不一样吗?(学生自由回答)21·世纪*教育网
3、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怎么都快乐》。(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听课文录音,特别注意听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纠正学生的读音。
(3)学生自由练读。教师请一两个学生起来朗读,并予以评价。
2、学习生字“玩、很、当、音、讲、行、许、怎、独、跳、绳、得、羽、球、戏、排、篮、连、运”。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学生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4)同桌互读生字,互相纠正朗读时的错误。
(5)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多音字“得”。
3、指导生字的书写。
(1)教师在田字格里示范书写,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笔画顺序。
(2)学生在本子上自己练习书写。
(3)学生交流书写时发现的问题。
(4)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5)教师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让学生在本子上进行书写。
4、学习词语。
(1)学生再读课文,分小组找出和“折船”“踢毽子”“跳绳”等相近的“动词+名词”的词语,比比哪组找的最正确,也最多。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这类词语,并指明认读,及时纠正。
(3)教师讲解词语,并配合动作示范。
(4)学生通过“摘苹果”小游戏认读词语。
(5)教师随机出示动词,请学生在座位上做动作。
(6)学生说说还会做哪些动作,举手发言并表演动作。
(7)学生自主读读本课需要写的字和需要认的字,有疑惑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三、课堂小结
1、学生分小组朗读课文。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之间比一比谁写的更好。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7 怎么都快乐
玩 很 当 音 讲 行 许
怎 独 跳 绳 得 羽 球 戏 排 篮 连 运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习并能熟练书写生字,读准字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体会不论一个人玩还是很多人一起玩,都能很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突破方法:教师指导朗读和书写。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论一个人玩还是很多人一起玩,都能很快乐。
突破方法:学生自读自悟,教师深入分析课文。
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法、讲解法。
学法:合作交流法、自读自悟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课前三分钟:
“热爱祖国”这不只是一个空空的词,它象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在困境中的不屈与呐喊,我们不能像那些勇敢的战士一样,用自己的生命在战场上诠释“热爱祖国”最深切的含义,但我们可以从一举一动中改变自己。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不拥挤,不喧哗,这,是爱国;爱护公物,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这,也是爱国。祖国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也许平时我们没有刻意关注过,但对祖国的热爱无疑就像一种规则,它无时无刻不约束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一、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字?大家还记得怎么读或写吗?老师念一遍,然后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写,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二、复习旧知
1、复习一遍上节课的生字,学生开“小火车”抽读字卡上的生字:玩、很、当、音、讲、行、许、怎、独、跳、绳、得、 羽、球、戏、排、篮、连、运。
2、学生齐读课文。
三、探究新知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小节内容,并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师:读这一小节,你有什么想法吗?你觉得这一小节应该怎么读?哪里该重读?哪里该轻读?(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指导:“很”重读,“静悄悄”轻读。学生做标记)
全班齐读。(教师板书:一个人 很)
2、师:一个人的时候,很快乐,可以折纸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那两个人的时候,能玩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指名读第二小节,同桌进行评价。
师:读这一小节,你有什么想法吗?你觉得这一小节应该怎么读?哪里该重读?哪里该轻读?(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指导:“很” “才”重读)
全班齐读。(教师板书:两个人 才)
3、教师指名读第三小节。
师: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结合课文插图讲一讲甩绳子)同学们下课后可以三个人一组,尝试玩一玩。
师:我们刚才学习了第一、二小节,了解了朗读的时候,通过重读和轻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现在请一个同学来找找,第三小节朗读时,该注意哪些地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很”“更”要重读)
全班齐读。(教师板书:三个人 更)
4、学生齐读第四小节,并找出第四小节朗读时要注意的地方。
师:为什么许多人玩更快乐?你有什么新玩法?
生:什么游戏都能玩,比如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开运动会。(教师板书:许多人 都)
5、师:我们刚刚学习了这么多游戏,也知道了和许多人玩游戏会更加快乐,现在我们也来玩一个游戏。
教师组织学生玩“开火车读课文”的游戏。
6、学生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怎么都快乐》这篇课文感悟到了快乐的含义,独自一人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的时候能有更多的快乐,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快乐,并把快乐和更多的人分享。
布置作业: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7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 很
两个人 才
三个人 更
许多人 都
课后反思:
请你帮个忙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看懂图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懂得“你请别人帮忙时”,要把内容说清楚,并且要有礼貌;“别人请你帮忙时”,要做到热情、亲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灵活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中,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学生后与交际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自己请别人帮忙时应该怎么说,别人请自己帮忙是又该怎么说。
突破方法:创设不同情境,引导学生说话。
难点:学生能准确、合理、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
突破方法:多练多用多总结。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景法、指导训练法。
学法:思考交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情境导入
教师讲《小马过河》的故事。
师:小马在往磨房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小马是怎么解决的?
师:在生活中,同学们也许会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而自己又解决不了。这时,如果我们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这些麻烦和困难说不定就能迎刃而解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请你帮个忙”。
二、呈现范例,提高实效
师:现在正是春光烂漫之时,很多同学都喜欢春游。有一群小朋友正在爬山,可是山势越来越陡,前面有个小坡上不去了,怎么办呢?(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例)
1、指导“你请别人帮个忙”。
(1)师:如果你想请前面的同学帮忙,你该怎么说?
教师指名上讲台,其他同学举手向该同学“求助”,看是得到帮助还是遭遇拒绝。
(2)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1:拒绝请求。(因为他没有使用礼貌用语;采用命令式的口气;没有把遇到的困难讲清楚……)
预设2:答应请求。(因为他使用了礼貌用语;说话委婉;把自己遇到的困难讲得很清楚……)
(3)教师小结。
师:当我们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态度要诚恳,说话要委婉,并且要把你所遇到的麻烦或困难讲清楚,这样才可以使别人更愉快地、更乐意地帮助你。
2、指导“别人请你帮个忙”。
(1)师:假如你是前面的那个同学,别人向你求助时你有该怎么说呢?
(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生:没问题,你把手伸过来,我来拉你。
师:真是个热心的孩子。
(3)教师小结。
师: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当你热情地帮助了别人以后,你会感到快乐,别人也会心存感激。在你需要得到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毫不犹豫地向你伸出援手。
3、总结方法。
师:你请别人帮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捏人请你帮忙时,你又该注意些什么?(请别人帮忙时要讲清自己的困难,态度要诚恳,要有礼貌;帮助别人要真诚,态度要热情,说话要亲切)
三、创设语境,自由表述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看样子,这样的小麻烦是难不倒大家的。但是,假如你遇到的是下面这样的麻烦,碰到的是下面这样的困难,你知道该怎么说吗?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三例。
师:读一读第二、三种场合下所遇到的麻烦或困难,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想一想,你会怎么说?(小组交流,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
2、教师指名交流。
(1)学生交流第二个事例(同桌之间借用文具)
①同桌分角色自由表演。
②教师指名表演。
③师生评议:从学生是否达到“说清楚、话得体、有礼貌”的要求进行评议。
(2)学生交流第三个事例(足球被踢进池塘里,旁边有一个叔叔在钓鱼):
①教师出示错误例子,请学生诊断。
例:“叔叔您好!麻烦您帮忙把球捞上来!”(需要帮助的内容还不够明确,况且叔叔在钓鱼,别惊跑了鱼儿)
师:那么,怎么说才能讲清楚,又不惊跑鱼儿?
生:收钱,应该轻轻地走过去,不要一群人大声喧哗,打扰别人钓鱼。然后说:“叔叔您好,打扰一下!我们不小心把球踢进池塘里了,麻烦您帮忙捞上来,谢谢您了!”21*cnjy*com
②学生模拟情境表演。
③教师小结:你们说得这么好,演得这么棒。老师打心眼里替你们高兴。
四、联系生活,展示自我
1、师:同学们,请回忆一下,在你们的生活中,曾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请人帮忙时你们又是怎么说的?
2、师:别人遇到困难时有没有请你帮过忙?你是怎么说的?
3、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老师看到大家能准确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这样不仅能寻求到帮助,还能给别人提供帮助。
五、课堂小结
师:在生活或学习中,当我们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靠自己的努力无法解决时,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学会请别人帮忙,这样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更好地解决困难和麻烦。同时,别人有困难时,我们也要尽力去帮助别人。
六、布置作业:写下感谢他人的话语
板书设计:
请你帮个忙
准确、合理、得体地使用礼貌用语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字典,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过程与方法
熟练朗读古诗《赠汪伦》,理解古诗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突破方法:教师指导练习查字典。
难点:熟练朗读古诗和短文,理解其内容。
突破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和短文,讲解内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
字典、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建议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字典,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突破方法:教师指导练习查字典。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字典、
课前三分钟: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时目标
认识字典,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一、课堂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猜一猜。请听谜面: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字不认识,可以请教他。谜底是什么?对了,是字典。(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字典)当我们遇到不会写的汉字时就可以请字典老师来帮忙。
2、认识字典。
查字典师学习语文的基础本领。教师借助字典实物,向学生介绍清楚字典的组成部分。
3、了解查字典的几种方法。
师:查字典到底有几种方法呢?(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方法)同学们,查字典的三种方法一定要记住哦!第一种是音序查字法,第二种是部首查字法,第三种是笔画查字法。
4、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音序查字法”。
二、教学音序查字法
1、什么叫“音序查字法”?
师:音序查字法就是根据汉字的读音查字典的方法。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或不懂其意义的字,但是知道这个字的读音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音序查字法。前提条件是一定要知道这个字的读音,也就是知道它的音节是什么。
2、了解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以“多”字为例,教师边讲边演示)
(1)认清所查字的音节,确定音序为“D”。
(2)在字典前面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该音序下面找到音节“duo”,并记下该音节右边所标明的页码。
(3)根据音节后注明的页码,从正文中找出该音节,再查找要查的字。
3、记口诀。
师:为例快速地掌握音序查字法,老师编了一个顺口溜,大家赶快记一记吧!
音序查字要记牢,先把大写字母找。
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记住页码往后找,生字一定能找到。
4、练一练。(以“漂亮”的“漂”字为例,学习跟着老师一起练习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先要背熟《字母表》,熟练掌握音序。
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确定要找的大写字母是“P”,在字典的“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查到这个大写字母。
(3)在查到的大写字母下面找到音节“piao”,再看看它右边标的页码。
(4)翻到指定的页码查到音节后,再按四声的顺序,就可以查到要查的字了。
三、巩固练习查字
用刚学会的音序查字法差汉字:踪、帮、明。
生字
大写字母
音节
页码
组词
踪(zōng)
Z
zong
xx
失踪
帮(bāng)
B
bang
xx
帮忙
明(míng)
M
ming
xx
明亮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指名朗读口诀。
2、教师总结查字典第三种方法及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五、布置作业:和父母查字典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字典 音序查字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练朗读古诗《赠汪伦》,理解古诗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朗读古诗和短文。
突破方法:教师指导朗读。
难点:理解其内容。
突破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讲解内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三分钟:
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2-1-c-n-j-y
一、学习“日积月累”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古诗《赠汪伦》,学生抄写古诗。注意书写的正确、美观,写后同桌互评。
2、教师介绍作者和古诗。
师:《赠汪伦》一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李白的好朋友。诗中提到的桃花潭是安徽泾县西南的一处名胜,在李白游桃花潭时,当地人汪伦常用美酒款待他;临别时,汪伦又来送行,李白写这首诗留别。【版权所有:21教育】
3、学生轻声读二至三遍,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留下初步印象。
4、学生个别读、自由读。
5、教师范读,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6、教师解释词语,让学生边读边将词语的意思串联起来。对感悟诗句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予以点拨。
译文:李白坐船刚刚要走,忽然听到岸上传来悠扬的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的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
7、教师解读诗歌。
(1)师:本诗主要写送别,汪伦送李白的方式有何独特性?
(2)师:本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抒发了什么感情?
8、学生边吟诵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9、教师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读:理解题目、字词;
二读:连词译句,连句译全诗;
三读:入景入情,熟读成诵。
二、课堂小结
1、学生分组朗读古诗和短文。
2、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三、布置作业在;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朗读短文。
突破方法:教师指导朗读。
难点:理解其内容。
突破方法:指导学生朗读短文,讲解内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三分钟:
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21·cn·jy·com
一、学习“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胖乎乎的小手》的音频,学生欣赏。
2、教师领读短文,学生跟读。
3、学生自由朗读短文,理解短文内容,同桌之间讨论:短文中爸爸为什么要把“我”画的自己的手这幅画贴起来?“我”这只胖乎乎的小手做过什么?
4、教师指名起来说一说讨论的结果。
5、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我”是怎样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做事的,懂得要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
6、学生熟读课文。
三、课堂小结
1、学生分组朗读古诗和短文。
2、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读喜欢的课外书。
板书设计
胖乎乎的小手
热爱劳动
关心长辈
课后反思:
单元小结课(1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3课时)
成绩分析
人数
90--100
80--89
70--79
60--69
60分以下
二、试卷分析
三、答卷分析
四、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