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2017)精编教案:8 难忘的泼水节

文档属性

名称 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2017)精编教案:8 难忘的泼水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22 20:38: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难忘的泼水节》
《难忘的泼水节》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里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关心少数民族,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穿着、表情及动作,体会人物的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21·cn·jy·com
二、自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三、识字教学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à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
“因为”的“为”读wèi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教学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教学方法。
3.检查识字教学。
四、读一读、想一想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
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学习四五自然段。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三、交流
A、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2.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B、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C、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21教育网
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3、练习说话:“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四、朗读
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指导读:练习读——范读——分组读——竞赛读——齐读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21cnjy.com
五、拓展延伸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六、写字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