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使用地图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使用地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3-23 07:0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地 理 Geography第二章 地图
——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第二章 地图
——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使用地图2.2 第二章 地图
——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2.2 使用地图一、选用地图 1.熟悉常用的地图类型。
2.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3.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一、选用地图 读教材第25页的文字及第26页的“信息传递”,完成下列要求。
1.知道常用地图所反映的地理信息。
2.了解遥感图像、电子地图的含义及其用途。自主学习一、选用地图 读图2.7,根据需要选用适合的地图。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知道常用地图的种类。
(3)明确不同地图的不同作用。
(4)结合边框信息,根据需要选用适合的地图。图2.7 选用地图一、选用地图【概括总结】一、选用地图从图2.8、图2.9中说出常见的新型地图。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知道现代科学技术下的新型地图。图2.8 卫星影像图2.9 航空影像一、选用地图常用地图类型选用地图根据目的和需要正确选用地图一、选用地图一、选择题
1.某位同学想查找太原市的位置,你应推荐( )
A.山西省地形图 B.山西省政区图
C.太原市政区图 D.太原市地形图
2.某班同学计划去太原市郊区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他们所需要的地图是( )
A.太原市街道分布图 B.太原市地形图
C.太原市政区图 D.太原市旅游图BB一、选用地图二、填空题
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地图。(如:政区图、交通图、旅游图、地形图等)
①去郊外山地进行越野活动,事先要设计行动路线,选择_______________。
②暑假去青海湖旅游,想了解青海湖在哪个省境内,选择_______________。
③去太原市博物馆参加活动,该乘坐几路车,选择____________。
④在上海迪斯尼乐园内游览,预先设计游玩线路,选择_______________。一、选用地图三、简答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地图制作中的应用,遥感图像、电子地图应运而生。请你简单说说这些地图的用途。 目前,这些地图已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自然资源调查、防灾减灾和国防等领域。一、选用地图 选择所在地的交通图或行政区划图,设计一条旅游路线。 注:或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学生熟悉的两个地点之间的出行线路。二、认识地形 1.在地图上学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地形类型。二、认识地形读教材第26页至第27页的文字,完成以下要求。
1.说出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2.知道五种地形类型的名称。
3.对比、说出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自主学习二、认识地形 1.从图2.11中对比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异同点。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知道纵坐标表示的是垂直高度。
(3)明确以海平面为基准作为0米。目前,我国把青岛附近的黄海海平面作为全国高程起算的基准面。
(4)图中海拔高度指的是B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5)图中相对高度指的是B点高出C点的垂直距离。 读图2.11,学会在地图上计算海拔和相对高度。二、认识地形【概括总结】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垂直距离,海拔是地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而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2.完成教材第26页的“图上所得”。二、认识地形 从图2.12中对比总结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熟悉地形景观图中的各种地形。
(3)对比五种地形的海拔高度和地表起伏状况,归纳它们的特征。二、认识地形【概括总结】二、认识地形主要地形类型认识地形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面某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二、认识地形一、填空题
1.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常用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来表示地面的 和 。
2.地形是各种地表形态的总称。按其形态可以分为 、高原、 、丘陵和 五种类型。二、认识地形二、选择题
1.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的高度一定高于相对高度
B.相对高度一定高于海拔的高度
C.地形图通常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的高度
D.海拔与相对高度所表示的都是垂直距离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米,我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633米 B.8996米 C.8686米 D.8999米
二、认识地形三、用直线将下列地形名称和景观图连起来。二、认识地形用橡皮泥捏制五种主要地形类型,并对比其起伏状况。三、走进地形图 1.知道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几种地形部位。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疏密状况判读坡的陡缓状态。三、走进地形图阅读教材第27页至第30页的文字,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等高线、等深线、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2.知道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含义及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3.了解地形剖面图及其用途。三、走进地形图 读图,绘制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数值代表的是不同高度处的海拔。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数值单位:米) 【概括总结】三、走进地形图 读图2.13,归纳等高线的特点。【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图中上方是山脉实物图,下方是
等高线地形图。
(3)实物图中有四个切面,其中蓝色
切面海拔为0米。其余三个切面海拔分别是
100米、200米、300米。
(4)相邻两个切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等高距。
(5)不同的切面与山脉形成不同的切口。
(6)沿着上图中切面上的切口依次往下画虚线,由外到内逐条对应画出等高线地形图。
(7)等高线地形图上的数值表示的是不同的海拔。图2.13 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原理示意三、走进地形图【概括总结】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等。
(2)一般同一幅地图的等高距相等。
(3)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一般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一般缓。三、走进地形图读右图,判读各种地形。【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蓝色线条表示河流。
(3)褐色线条表示等高线。
(4)根据等高线特点和边框信息,说出不同地形的特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数值单位:米)三、走进地形图读右图,判读各种地形。【概括总结】
山峰:中间值大,四周值小的闭合等高线圈。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相对比较平缓的部位。
山谷:向等高线数值高处凸起。
山脊:向等高线数值低处凸起。
洼地:中间值小,四周值大的闭合等高线圈。
断崖:相邻几条等高线重合的地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数值单位:米)三、走进地形图 从图2.14中根据颜色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读图例,明确不同颜色代表的海拔。
(3)知道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4)图上的颜色是按海拔高低加以区分的。图2.14 分层设色地形图三、走进地形图 从图2.14中根据颜色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概括总结】
1.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褐色表示高原和山地;白色表示雪山冰川。
2.蓝色表示海洋。图2.14 分层设色地形图三、走进地形图【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图中上方是分层设色地形图,下方是地形剖面图。
(3)上图中蓝色代表海洋,其余颜色代表陆地。曲线为等值线,正值是等高线,负值是等深线。 从图2.15中了解地形剖面图的制作方法。图2.15 地形剖面图示意 (4)上图中AB直线是经过山顶的直线,
直线AB与等高线形成不同的交点。
(5)下图为沿直线AB做的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米)。
(6)在上图中,从不同的交点处向下画垂线,根据海拔高度标注不同的点。
(7)在下图中,将不同的点用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该地的地形剖面图。三、走进地形图 从图2.15中了解地形剖面图的制作方法。图2.15 地形剖面图示意【概括总结】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三、走进地形图走进地形图等高线的定义分层设色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峰
鞍部
山脊
山谷
断崖等高线的特点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2.同一幅地图的等高距相等。
3.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绿色:平原
黄色、褐色:高原、山地
白色:雪山、冰川
蓝色:海洋一、选择题
1.右图中,A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谷 B.山脊 C.山峰 D.盆地
2.读右图,正确的说法是( )
A.从①处攀登山峰最远,最费力
B.从②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
C.从③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
D.从④处攀登山峰最近,最费力
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表示的地形是( )
A.山地 B.雪山 C.高原 D.平原三、走进地形图三、走进地形图二、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
用 表示山脊。
2.写出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名称。
A. B.
C. D.
3.如果建造一座小型水库,最适合修
建拦水大坝的地点是 (E或F)E。(因为E处有水流经过,而且E处空间狭小,修建水库工程量小。)三、走进地形图 某旅游景区计划开发新景点,请你为A、B、C、D、E、F处选择合适的项目。①观景台
②垂钓处
③攀岩
④蹦极
⑤水果采摘
⑥水上乐园ABCDEF三、走进地形图①观景台—D
②垂钓处—E
③攀岩—F
④蹦极—A
⑤水果采摘—C
⑥水上乐园—B 全景区制高点。
洼地可以蓄水垂钓。
地势较为陡峭,利于攀岩。
此处为断崖,便于开发蹦极项目。
坡缓处可以植树采摘。
此处为河流下游,水流平缓,可以开发水上乐园。谢谢观看山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