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温故知新
1. 960年后周大将 在 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以开封为都城,史称 。
2.宋太祖深知唐末以来 专权的积弊,首先解除 的兵权,控制了军队。
3.宋朝注重发展 事业,改革和发展 制。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 地位。
赵匡胤
陈桥驿
北宋
武将
禁军将领
文教
科举
进士
北宋的版图远不如汉唐时期。当时与北宋并立的政权,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北有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北宋
西夏
辽(契丹)
契丹族和党项族是
怎样发展起来的?
北宋与辽、西夏之
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呢?
让我们一起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探讨这些问题吧!
与北宋并立的辽和西夏分别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
契丹族
党项族
新课导入
第 7 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族与党项族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10世纪初,契丹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 。
2.生活在我国 地区的党项族,原属于 的一支,唐朝时与 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 称大夏皇帝,定都 ,史称西夏。他仿效 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还创制 文字。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西北
羌族
中原
元昊
兴庆府
唐宋
西夏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逐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契丹人多次更改国号,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都城在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新授
一.契丹族:
阿保机
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的是谁?都城在哪?
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潢府
2.为契丹族创制文字的是谁?
青牛白马的传说
—契丹先祖起源
横贯辽宁和内蒙有两条古老的河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两条河交汇,流入大辽河,是辽河的上游。契丹族就在两河流域繁衍生息,并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
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觉得云
霄之上的生活枯燥寂寞,她乘云来
到人间,坐着一头青牛拉的车,从
一个叫“平地森林”的地方,顺潢
水而下。
一位“神人”,乘着一匹白马,
从“马盂山”顺土河向东。坐青牛
车的天女和骑白马的神人在潢水和
土河的交汇处[木叶山]相遇。天女
和神人,松开白马,叱走青牛,满
怀喜悦,相对走来。
此时,天降花雨,地生灵芝,
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万里蓝天,
祥云飘荡,群山披翠,大地升起一
片祥瑞之气。天女和神人在这普天
同欢的日子里,携手相亲,花香传
递心声,鸟语倾诉情怀,天作之合。
这就是契丹族关于自己始祖的传说。
契丹人非常重视这个传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经在木叶山建“始祖庙”。每有战争,必祭告于此,以求战事捷顺(顺利)。
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契丹族的生活特点是什么?
游牧生活
契丹族逐渐强大是何时?
唐朝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契丹正式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年代是389年。契丹人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天土著,四时畋[tián]猎是生涯。”经过约500年的发展,到唐朝时,契丹已逐渐强大起来。
①隋唐时,游牧的契丹族与汉朝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
②唐末,北方汉人带去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③9世纪后期,有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开始筑房屋、城池。
1.辽的崛起
10世纪初(916年)
阿保机
契丹族
上京
(临潢府)
2.辽的建立:
建国时间:
建 立 者:
建立民族:
都 城:
②效果:
发展生产,创制文字
契丹货币
契丹鸡冠壶
①措施:
国力不断增强
3.契丹国(辽)的治国措施及效果: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立了西夏文字。
二.党项族:
1.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哪个民族的一支?
羌族
2.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什么地区?
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
3.创制西夏文字的是谁?
元昊
元昊
西夏
党项族
兴庆(今宁夏银川)
11世纪前期(1038年-1227年)
4.西夏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③时间:
⑤都城:
②建立者:
①国号:
④民族:
西夏铜牌
西夏货币
西夏买牛契约
①订立官职、军制和法律。
②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③创制西夏文字。
5.西夏的治国措施?
辽与北宋的和战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辽太祖时,占领 ,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 下,威胁开封,宰相 力劝皇帝亲征,打退辽军。之后辽宋议和,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称“ ”。
燕云十六州
澶州
寇准
澶渊之盟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宋向西夏、南宋向金也宋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新授
防御政策
位于内蒙古宁城的
辽大明塔
1.占领燕云十六州的辽朝皇帝是谁?
辽太宗
2.宋太祖时,北宋与辽的关系怎样?
保持友好关系
3.宋太宗时,被迫对辽采取什么政策?
5.辽与宋签订的盟约历史上称作什么,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4.澶州之战发生在何时,当时力劝皇帝亲征的宰相是谁?
宋真宗、寇准
澶渊之盟
内容: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燕指幽州,云指云州。后唐将领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了皇帝,将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材料一:辽兵虽号称20万人,但孤军深入,粮饷不继,所过城市仅攻下两城,顺势惨重,其余诸城皆在宋军手中。
材料二:宋军顽强抵抗,射杀了辽军大将。之后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问:
1.根据材料可看出,宋、辽哪一方占优势?
2.如果你是宋真宗,你会如何做?
3.历史上澶州之战结果如何?
北宋
辽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攻打北宋,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 和约,西夏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元昊
宋夏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后来,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新授
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宋夏合约的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课后活动
1.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罢去相职。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想一想,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
面对辽国的大举入侵,寇准力促宋真宗御驾亲征,从而打败辽军,使中原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此外,寇准一生为官40余年,举荐贤能,扶正祛邪,不徇私情,深得民心。此歌谣反映了民众对寇准的景仰和爱戴。
2.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对民众的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课堂小结
北宋(汉)
960年 赵匡胤 汴京
辽(契丹)
916年耶律阿保机 上京
西夏(党项)
1038年 元昊 兴庆
战
战
澶渊之盟
澶渊之战
元昊出兵
元昊主和
开发边疆
和
知识拓展
宋与辽、西夏的互市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交界处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于是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宋代一石相当于今天的120市斤)粟。边界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
作 业
1、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图能反映北宋时,少数民族并立状况的是( )
3.随着电视剧《穆桂英挂帅》的热播,杨家将的故事更加深入民间,它反映了“澶渊之盟”订立之前争战的两个政权是( )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金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4.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5.宋辽战争的直接起因是( )
A.辽兵南下掠夺
B.宋军夺取幽云地区
C.辽国需要岁币 D.宋真宗懦弱
6.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 ①宋朝建立 ②澶渊之盟 ③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④元昊称大夏国皇帝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5. 宋真宗死时,辽朝大臣集会致哀,辽道宗说:“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互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辽朝“与朝廷和好年深”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当时在职的宰相是谁?
(3)这一历史事件给人民带来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也有它的消极影响,它的消极影响是什么?
对北宋来说这是个屈辱条约,它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加重了北宋的财政危机。
澶渊之盟
1005年 寇准
下课了!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