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母亲的恩情 (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母亲的恩情 (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3-23 14:50:59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课《母亲的恩情》练习
我能写词语。
mèng jiāo féng yī shang jǐ gēn fǔ mō21教育网
( ) ( ) ( ) ( )
cí aīì mù yù míng jì yòu zǐi yíng
( ) ( ) ( ) ( )
二、补全诗句。
慈母手中线, 。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
三、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下面画 )
孟(mēnɡ mèng) 寸(chùn cùn)
缝(féng fèng ) 迟(chí cí )
四、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1.她望着儿子说( )“郊儿( )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
2.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 )
3.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
五、课文内容我知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这首诗表达了 对 的深笃之情。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阿,小草比喻什么 太阳比喻什么?

六、阅读。
《 》
有个孩子,在他出世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21教育网21cnjy.com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个儿在街头徘徊,泪水迷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
老人并没有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为啥哭?”
孩子轻声地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
“那 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孩子谛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 的眼睛,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 的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21·cn·jy·com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www.21-cn-jy.com21·cn·jy·com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谊深长。( )
(2)细心地听取。( )
(3)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
3.写出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1)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
(2)“那 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 )
4.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格内。
改造 灵敏 观察 明亮 倾听 走遍


第九课《母亲的恩情》答案
一、我能写词语。
恩情 补衣 针线 一根
抚摸 回报 永远 一寸
解析:“抚摸”是用手去摸,所以注意是“扌”旁。
二、补全诗句。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报得三春晖
三、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下面画 )
mèng cùn féng chí
四、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1. : , !
2.。
3.… …
五、课文内容我知道。
1.《游子吟》 孟郊 母亲 儿子 母爱
2. 被比喻成小草的是孩子,被比喻成太阳的是母亲。
解析:被比喻成小草的无疑是孩子、晚辈,被比喻成太阳的一定是父母、也可以是老师。
六、阅读
1.《母爱》
2.(1)语重心长(2)谛听(3)徘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母亲的恩情
苏教版 二年级下
1
2
把你从小养育大,冷暖饿饱都牵挂。
你有困难她忧虑,你有成绩她称夸。
人人都说她最亲,世上不能没有她。
每年五月十一日,送支康乃馨给她。
母亲
激趣导入
《母亲的恩情》
ēn
“恩情”:深厚的情谊。
激趣导入
精 读 领 悟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读感知









mèng




gēn
féng
yíng
míng
生字
我会读
这篇课文讲述了什么?
这篇课文是借唐代诗人孟郊一首诗演绎而成的一篇故事。故事是诗歌意境的展现,诗歌是故事的凝聚诗文交融,更让人体到母亲恩情的珍贵。
初读感知
1
2
3
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独出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
“母亲对儿子关爱”的句子。
初读感知
唐朝有个诗人,名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母亲忙着给他缝补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课堂探究
阅读第1自然段
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表明母亲忙着给即将出远门的儿子缝制衣服,持续时间很长了。“一针针一线线”说明母亲缝制衣服非常认真、仔细。
古时候民间有个习俗,为要出远门的人做衣服,做得针脚细密,人就会早早归来。母亲把针脚缝得细密,就是希望让儿子早日归来。
母亲为什么要这样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呢?
课堂探究
阅读第1自然段
她想,孩儿这次外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母亲缝着缝着想到了什么?
阅读第1自然段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
阅读第2自然段
从母亲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句话是母亲对儿子的叮咛,我听出了母亲多想让儿子早些回家,这是母亲最大的希望。
母亲年纪大了,我出门后谁来服侍她?母亲为我担忧,如今又添白发,这是母亲对我浓浓的爱啊!
如果你是孟郊,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课堂探究
阅读第2自然段
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课堂探究
阅读第3自然段
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比喻、反问
把母亲的慈爱比作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抚摸”的动作,“注视”的眼神,落在母亲缝制的衣服和母亲留下的针脚上,蕴含着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课堂探究
阅读第3自然段
“小草”“太阳”有什么深刻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小草”指孟郊,“太阳”指母亲,这句话表面上是指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实际表达孟郊对母亲恩情的感念。由物及人,使我们懂得,小草尚且知道要报答太阳的恩情,儿女又怎能忘记母亲的恩情?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 子 吟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阅读第5自然段
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铭记在心,就在他50岁那年,写成了这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
“永远”“铭记”表明了什么?
“永远”“铭记”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母爱是温热心灵的太阳;
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
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
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课堂小结
1. 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2. 完成课后习题。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母亲的恩情
诗写成:“永远” “铭记” “50岁”
儿出远门
母亲缝衣
触景生情
感念母恩
母恩如太阳,
寸心难报答
诗背景
诗内容
密密缝 迟迟归
寸草心 三春晖
知恩感激
苏母教子
苏轼小时候被范滂(pānɡ)母子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便问母亲:“如果我长大以后,跟范滂一样,不惜舍身就义,您会允许吗?”母亲答道:“如果你能学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在母亲的鼓励下,苏轼二十岁时已博通经史,并且一身正气,不阿(ē)权贵。
拓展阅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