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9课《海伦·凯勒》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海伦·凯勒》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暴躁、不屈不挠”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二、过程与方法抓住叙述顺序,体会总述与分述。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重点 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难点 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结合资料,导入新课 1.出示海伦·凯勒名言: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想)——海伦·凯勒2.简介海伦·凯勒。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拓展了解更多资料:一岁半,海伦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黑暗而沉寂的世界。17岁,海伦考进了美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哈弗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并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人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这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这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以她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惊了世界。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让我们走进海伦·凯勒,一起去感受她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板书课题:9.海伦·凯勒)学生齐读课题。 学生读一读这句话,思考蕴含的道理。生大体了解人物生平,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齐读课题。 读名言,放松心情,加深思考引入课堂。同时,内容与本课内容有关。也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
讲授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1)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2)倾听录音朗读,纠正字音。2.出示带音生字及词语:吮 玫 勒 躁 脾 燥 哑 挠 吮吸 玫瑰 勒令 暴躁 脾气 干燥 沙哑 挠痒学生自由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去音读生字。 过渡:下面,咱们具体理解这些词语。3.词语理解。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4.理解相关词语: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具体生动,十分精彩;倾诉:完全说出心里的话;暴躁:遇事急躁,容易发怒;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不屈不挠:形容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缩。5.学习多音字:刹:chà(刹那)shā(刹车)扎:zhā(扎根)zhá(挣扎)形近字区分:澡、燥、躁、噪暴(躁) 干(燥) 洗(澡) (噪)音7.把生字带到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吗?同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用简单的话概括出来?(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的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的事迹。)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一起去感受感人的故事。三、精读领悟 1. 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几段,每段讲了些什么?第一部分 (第1段):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第二部分(第2-5段):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刻苦学习,有了信心和勇气 。第三部分(第6、7段):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第四部分(第8段):写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2.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1段。师生评价。(2)小海伦遭遇了怎样的不幸?小海伦心情怎样?(3)交流:(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4)拓展:游戏体验:蒙起自己的眼睛,然后根据其他同学的指令去做自己的座位。师小结:我们仅仅蒙住双眼就感觉十分不便,更何况幼小的海伦不仅双目失明,而且双耳失聪。 过渡:小海伦的生活之后就是这样了吗?她又经历了什么? 2.学习第二部分。指名读第2-5段。师生评价。谁来到了海伦身边?(沙利文老师)她是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找出有关句子。(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水管口上。这时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手上流过。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了“水”这个单词。)(沙利文老师把实在的事物和文字联系起来。)你能体会海伦此刻的心情吗?(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拓展补充:沙利文老师曾是一个双目近乎失明的孩子,自十岁时母亲去世后,她在孤儿院里生活了四年,直到14岁才被送进盲童学校学习了6年。她接受教育海伦这一艰巨任务时还不足21岁,她一辈子就教了那么一个学生,可这个学生该有多么难教呀!什么叫意志,什么叫毅力,沙利文就是这些品质的化身。第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出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句子一: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不分昼夜”写出了海伦学习时所付出的艰辛,生动的比喻表现了海伦对知识的渴求。)拓展练习:白天,海伦(在用心地拼写单词);傍晚,海伦(仍在用心地书写);夜深了,妈妈多次嘱咐“海伦,睡吧”,海伦还在(不停地书写单词)。句子二: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这里的泥土和种子为什么加引号?(表示着重指出的对象,能让读者知道海伦学会了哪些词语。)句子三: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从“如饥似渴、摸出了血”可以看出,海伦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受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追求知识的精神也是常人难以比拟的。)(5)师小结: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海伦不分昼夜,不论严寒酷暑,凭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学会了(引读)——“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难道不令人敬佩吗?让我们再来齐读这一段。(6)默读第五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海伦有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有时(在林中漫步),有时(和朋友们在湖上泛舟),并敢于大胆地(想象)这个世界。带着欣喜的感情朗读本段。(7)句子理解: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这里的看为什么要加引号呢?(表示特殊含义,指海伦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想象。) 4.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6、7段。师生评价。(2)找出这一部分中海伦的语言?句子一:“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只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句子二:“爸爸,妈妈,我回来了!”从上面两个句子你知道了什么?(从“夜以继日、反复、几个小时”能看出海伦学习的刻苦以及她非凡的毅力。后一个句子则正好验证了海伦所取得的惊人的成绩。)5.学习第四部分。齐读本段,想一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留在人们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5.课堂小结: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海伦凯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等本领的,表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6. 拓展延伸:(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曾激励了很多人,那么,在这三天里,海伦想要做什么呢?让我们先睹为快: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 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第二天,我伴着曙色起床,去看黑夜变成 白天的激动人心的奇观。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今天我要在现实 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 平凡的一天。(2)海伦凯勒的名言: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弃。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爱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自读预习。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学生再次认真读课文。互相交流分段及段意;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或提出不同看法。就自己找出的词、句,在小组里互相讨论,并练习朗读。 学生体会海伦的艰辛和不屈不饶。反复朗读海伦说的话,体会变化的欣喜和不容易。 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理解好词语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生字的熟悉,同时再次熟悉课文内容。
课堂小结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了解了海伦的事迹,学习了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2)学习了文章中总述和分述的关系及用法。五、课堂练习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神奇——(奇妙) 繁殖——(繁衍)挽救——(拯救) 培植——(栽培) 2.选词填空。倾诉 倾注 (1)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回顾总结收获。 让学生学会概括总结。
板书 海伦·凯勒生病——奋斗——奉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海伦·凯勒》练习
一、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说话或表演具体生动,十分精彩。( )
2.完全说出(心里的话)。( )
3.好像饥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
4.形容日夜不停地做某事。( )
二、辨字组词。
燥( ) 脾( ) 挠( ) 亚( )
躁( ) 碑( ) 绕( ) 哑( )
选字填空。
暴( ) 干( ) 洗( )
A.燥 澡 躁
B.躁 燥 澡
C.澡 躁 燥
shǔn( )吸 pí( )气
A.吮 脾
B.允 啤
C.吮 碑
四、照样子、写词语:
不屈不挠(ABAC):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纷纷扬扬(AABB):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课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 )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等本领的,表现了她( )的奋斗精神。21cnjy.com
六、看拼音写词语。
gān lín( ) shǔn xī( ) pí qì( )
bào zào( ) gān zào( ) bù qū bù náo( )
七、按要求,写句子。
1.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辉说:“这是我们必读的书。”(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 躁)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 喝),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 痛)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21教育网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下面打√。
(2)写出文中描写海伦刻苦学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甘霖”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在文中指___________。
《海伦·凯勒》答案21·cn·jy·com
一、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有声有色 倾诉 如饥似渴 夜以继日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本课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有声有色在文中的意思是有声音有色彩。
二、辨字组词。
燥热 脾气 阻挠 亚军
急躁 石碑 绕开 哑巴
解析: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搭配有一定的规律,并有各自的特点:
(1)字形相近,偏旁不同,如“脾和碑”“挠和绕”。
(2)字形相近,读音不同,如“ 亚和哑”。
(3)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如“ 燥和躁”。
三、选字填空。
B A
解析:同音字平时多积累、多对比。
四、照样子、写词语:
人来人往、自由自在、十全十美、非亲非故
星星点点、明明白白、多多少少、蹦蹦跳跳、
解析: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如:一年一度、探头探脑、多种多样;隐隐约约、轰轰烈烈、吞吞吐吐。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海伦·凯勒 不屈不挠
解析:根据概括出段意填空。
六、看拼音写词语。
甘霖 吮吸 脾气 暴躁 干燥 不屈不挠
解析:“燥”和“躁”要注意区分。
七、按要求,写句子。
1.谁也想不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
2.王辉说,那是他们必读的书。
解析:第一个句子包含感叹的语气,把语气词“呀”去掉,改为陈述语气即可。第二个句子除了去掉引号外,还要注意代词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八、阅读。
(1)燥 渴 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海伦·凯勒
语文苏教版 五年级下
导入新知
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伦·凯勒
导入新知
海伦·凯勒(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导入新知
一岁半,海伦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黑暗而沉寂的世界。
17岁,海伦考进了美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哈弗大学,以优异成绩毕业,并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人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
这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这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以她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惊了世界。
新知讲解
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想办法解决,并把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新知讲解
shǔn
méi
吮 玫 勒 躁
pí
脾 燥 哑 挠
lè
zào
zào
yǎ
náo
吮吸 玫瑰 勒令 暴躁
脾气 干燥 沙哑 挠痒
新知讲解
有声有色:
形容说话或表演具体生动,十分精彩。
遇事急躁,容易发怒。
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倾诉:
完全说出心里的话。
暴躁:
不屈不挠:
形容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缩。
新知讲解
chà 刹那
shā 刹车
刹
扎
zhā 扎根
zhá 挣扎
多音字
新知讲解
暴(躁)
干(燥)
洗(澡)
(噪)音
澡
燥
躁
噪
形近字
新知讲解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用简单地话概括出来?
课文主要讲了海伦在老师的指导下摸盲文,拼写单词,艰苦地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的事迹。
新知讲解
在沙利文老师的热情关怀、精心辅导下,海伦刻苦学习,有了信心和勇气 。
2-5
1
海伦在一岁半时,一场大病给她带来的灾难。
写海伦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8
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6、7
海伦经过艰苦的努力,使自己的说话能力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新知讲解
小海伦遭遇了怎样的不幸?
小海伦心情怎样?
第一部分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新知讲解
谁来到了海伦身边?
沙利文老师把海伦的一只手放在水管口上。这时一股清凉的水在海伦手上流过。沙利文在海伦的另一只手上拼写了“水”这个单词。沙利文老师把实在的事物和文字联系起来。
她是怎样教海伦摸盲文、拼单词的?
沙利文老师
第二部分
新知讲解
你能体会海伦此刻的心情吗?
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
新知讲解
从这里可以看出沙利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沙利文老师是一位有耐心、有智慧,善于启发海伦用触觉去学习知识的老师。
新知讲解
沙利文老师曾是一个双目近乎失明的孩子,自十岁时母亲去世后,她在孤儿院里生活了4年,直到14岁才被送进盲童学校学习了6年。她接受教育海伦这一艰巨任务时还不足21岁,她一辈子就教了那么一个学生,可这个学生该有多么难教呀!什么叫意志,什么叫毅力,沙利文就是这些品质的化身。
资料拓展
新知讲解
“不分昼夜”写出了海伦学习时所付出的艰辛,生动的比喻表现了海伦对知识的渴求。
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句子一:
第四自然段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出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新知讲解
拓展练习:
白天,海伦( );
傍晚,海伦( );
夜深了,妈妈多次嘱咐“海伦,睡吧”,海伦还在( )。
在用心地拼写单词
仍在用心地书写
不停地书写单词
新知讲解
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句子二: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句子三:
海伦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受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追求知识的精神也是常人难以比拟的。
“如饥似渴、摸出了血”
新知讲解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这里的泥土和种子为什么加引号?
表示着重指出的对象,能让读者知道海伦学会了哪些词语。
新知讲解
海伦有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有时( ),有时( ),并敢于大胆地( )这个世界。
在林中漫步
和朋友们在湖上泛舟
想象
新知讲解
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这里的看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因为她并不能真的用眼睛看到。表示特殊含义,指海伦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想象。
新知讲解
“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只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句子一:
“爸爸,妈妈,我回来了!”
句子二:
从“夜以继日、反复、几个小时”能看出海伦学习的刻苦以及她非凡的毅力。后一个句子则正好验证了海伦所取得的惊人的成绩。
句子体会:
找出第三部分中海伦的语言?
新知讲解
想一想:海伦为什么会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他人服务的精神。
第四部分
新知讲解
拓展延伸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 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第二天,我伴着曙色起床,去看黑夜变成 白天的激动人心的奇观。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今天我要在现实 世界里,在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中间度过平凡的一天。
新知讲解
拓展延伸
海伦凯勒的名言:
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弃。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爱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新知讲解
本文以感人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海伦凯勒是如何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盲文、说话等本领的,表现了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1
2
了解了海伦的事迹,学习了她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学习了文章中总述和分述的关系及用法。
学完本课收获多多
巩固提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神奇—( )繁殖—( )
挽救—( )培植—( )
奇妙
拯救
繁衍
栽培
巩固提升
2.选词填空。
倾诉 倾注
(1)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 )在残疾人身上。
(2)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 )心中的希望和要求。
倾注
倾诉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