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羌村三首(之三)
1.朗读并背诵本诗。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理解诗歌内容。
3.体会诗歌中忧国忧民,感伤时乱的思想感情。讲授新课羌村三首(其三)
杜甫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代表作:《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
《羌村三首》是事件连贯、主题集中的三首诗的组诗。它们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通过回家探亲的一些生活片段,反映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小见大,以小题材反映重大主题。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院树上(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
群鸡正乱叫, 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 始闻叩柴荆。开篇用语简朴质实,将乡村特有的景致描绘了出来,而这种质朴,与下文父老乡邻的真挚淳厚的情谊相契合。群鸡的争斗乱叫也是暗喻时世的动荡纷乱.有人认为养鸡群不过是农家常事实在无必要为之浪费笔墨,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父老”说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没有稍微年轻的人,这位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同时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作铺垫。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携酒为赠前来庆贺杜甫的生还,尽管这些酒清浊不一,但体现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浊复清由于拿不出好酒,乡亲们再三地表示歉意。原因: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 “愧”字含义丰富,既有“惭愧”意,又有“感激”、“感谢”意,而“惭愧”和“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对淳朴诚实的父老乡亲,诗人深感时局危难,生活艰困,可又未能为国家为乡亲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惭愧。主题:表达了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又表达了作者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叹。该作品讲述了诗人乱后回乡的个人经历,试看下列诗句: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唏嘘”
你能想象出这背后折射出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羌村·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