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23 16:15:53

文档简介

教师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名称
生活中常见的盐
科 目
化学
教学对象
农村初级中学九年级学生
课时
第一课时
执教教师
魏建文
单位
陈村镇初级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 本课题来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的课题一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点:1、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主要用途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 3、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技能。从这节课开始引导学生区分生活中盐和化学学科中的“盐”是不同的,也为下来分离提纯固体混合打下基础,所以整节课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及承接了第十单元的酸和碱,也为接下来的课题二盐 化肥开启新得篇章。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2、了解前人的经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信心。
(二)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主要用途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
3、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技能
(三)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分析、归纳实验现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是农村学校,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由于条件的限制,化学操作技能薄弱;甚至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仍在端正期间,大都基础较差,所以必须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但是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愿望进行动手操作实验。所以本节课,结合生活实例和实验演示及动手实验,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端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教学资源准备
本课题设计之初,主要是一个核心两个手段:以学生参与探究为核心,以师生合作和小组合作为手段。旨在让学生能够根据已学知识,综合去运用解决现实问题。
主要采用的策略:
1、联系实际:如兰州黑心商家用工业盐来烹调羊肉的例子。
2、对比区分:运用多种方法来让学生区分生活中的“盐”和化学学科的“盐”。
3、实验演示:粗盐的提纯中,通过实验演示来让学生掌握对应的知识。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氯化钠的组成及其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
3、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的技能
【教学难点】
1、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2、分析粗盐提纯实验的误差。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点评后,进入新课的学习,首先是告知学生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引入
通过分享近期关于工业盐用于烹调食品的新闻新闻引入。
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知识回顾】模块。
让学生思考“食盐不等于盐”;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服务于生活。
知识回顾
复习第十单元学习的酸和碱的知识,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碱是由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组成;盐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组成。
回忆所学知识,并回答老师提问。
通过复习酸和碱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分辨:生活中的“盐”是指通常指的是“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化学中的“盐”是指一类组成里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预习新课
教师掌控课堂,并有目的地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预习课本第72页和第87页,并完成学案中的【预习填空】模块
让学生对即将所学知识有总体的印象。
?讲授氯化钠的用途和分布
通过学生预习和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教师引导,学生很容易掌握氯化钠的用途和分布。特别注意知识点:生理盐水的浓度为0.9% ; 氯化钠清除道路积雪的原理(当 NaCl 与雪混合形成的物质, 其凝固点降低, 达到除雪目的)
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同时纠正课前预习填空的错误。
通过学生预习和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教师引导,学生很容易掌握氯化钠的用途和分布。
衔接
教师提问:是不是我们直接从盐矿中得到的盐就可以食用呢?为什么?
教师补充:直接得到的盐含有大量杂质,比如说可溶性氯化镁,氯化钙;不可溶性的泥沙等。我们把这种含有大量杂质的盐称之为“粗盐”。把这些杂质去掉,得到含有较少杂质的盐,我们把它称之为“精盐”。那么接下来,老师教大家如何提纯粗盐。
学生回答:不是,因为里面含有杂质。
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打开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思考的宽度和广度。
演示实验——粗盐的提纯
确定实验步骤
溶解 2.过滤 3.蒸发
二、演示实验
三、产率分析
学生思考:玻璃棒的作用?(独学)如果不用玻璃棒会出现的后果?什么时候停止加热?(群学)
让学生体验固体杂质的提纯方法,并思考本节课重点难点:每个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产率的分析。
学生内化本课知识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点评。
学生独自消化,记忆。并完成学案中的基础训练和能力提升。
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练习与提高
教师掌控课堂,并有目的地进行个别辅导。
完成课后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
1、整一堂课都能很好的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设计相应的活动,同时讲练结合,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有充足的空间给学生去思考,探究。
2、学生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的参与度需继续加强。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独立学习等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知识掌握较为牢固,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宽,化学素养得到提升,但是学生在参与粗盐提纯演示实验的程度不够,较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操作创造性。经过反复推敲思考后,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将要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结束语。简要的总结,认识,感悟,心得。
从开始自己个人设计这个课题,到后来的完善,到最后的定稿。期间收到了很多老师都提出了他们中肯的建议,我在吸取大家的精华加上自己的见解后完成了这份教学设计与反思,在此非常感谢他们不吝赐教。刚刚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很多东西都需要重新学习,一开始的时候,非常不适应,但是多得老师们帮助和激励,我慢慢的融入了陈村镇中化学备课组这个大家庭,而且我也相信我会在将来做得更好。
?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练习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 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C. 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 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2、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的标签如图,这瓶试剂中的溶质可能是(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碱 D. 盐
3、粗盐提纯的试验中三个步骤均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分别是(连线):
溶解 引流
过滤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蒸发 加速溶解
4、下列情况会造成的产率偏高的有( );产率偏低的有( )
A . 有部分固体残留在玻璃棒和蒸发皿
B . 得到的产品未完全蒸干
C . 蒸发皿内液滴飞溅
D . 粗盐未完全溶解
【能力提升】
5、某化工厂进行电解食盐水生产,电解食盐水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
A.NaOH B. HNO3 C. H2 D. Cl2
6、生活中遇到的混合物,能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加以分离的是( )
A. 食盐(NaCl)和细砂 B. 水和酒精
C.石灰石(CaCO3)和生石灰(CaO) D.蔗糖和味精
【课后作业】
7、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8、某化学小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 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③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2) 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3) 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计算产率。
(4) 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 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记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
课件20张PPT。生活中常见的盐——氯化钠Review about basic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a niubility method三维目标生活实例H ClH2 SO4 Na OHCa (OH)2氢离子+酸根离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酸碱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金属离子酸根离子课前复习区分“盐”1生活中的“盐”2化学中的“盐”氯化钠的用途1. 交通上: 清除道路积雪,当 NaCl 与雪混合形成的物质, 其凝固点降低, 达到除雪目的.
2. 除此之外,在食品、医疗、工业、农业上都有氯化钠的应用。海水盐湖盐井盐矿氯化钠的分布8粗盐的提纯实验步骤 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10实验步骤11 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杯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
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12 过滤一贴:二低:三靠:滤纸紧贴漏斗壁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末端靠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玻璃棒13 蒸发 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预热使滤液蒸干。14玻璃棒的作用15 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得到精盐。称量,并计算精盐的产率。1产率偏高2产率偏低 产率分析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 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C. 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 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2、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的标签如图,这瓶
试剂中的溶质可能是(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碱 D. 盐BD课堂练习3、粗盐提纯的试验中三个步骤均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分别是(填序号):
溶解 引流
过滤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蒸发 加速溶解
课堂练习4、下列情况会造成的产率偏高的有( )
产率偏低的有( )
A . 有部分固体残留在玻璃棒和蒸发皿
B . 得到的产品未完全蒸干
C . 蒸发皿内液滴飞溅
D . 粗盐未完全溶解BACD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