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请同学们齐读下面几首诗,观察这几首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共同特点----描写边塞的风光或者是战争的,这样的诗叫做边塞诗。
下面我们学习一首边塞诗的名篇: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边塞看看那里特有的风光。
先天下之忧
而忧
后天下之乐
而乐
赏析诗词
体会情感
背诵默写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江苏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诗词文章方面都有名篇传诵于世。曾守卫西北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范文正公集》
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解题
你从题目中得到了 哪些信息?从中能猜测出本词的些许内容吗?
时间为秋天,有对秋景的描写,有因景而引起的思考即作者的情感。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将军白发/征夫泪 。
自主学习
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这首词的意思。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定的功绩,归家之日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将军和战士不能入寐,每日哀伤落泪,直等到头发花白也难以回归。
参考译文:
赏析
1、上下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侧重于
下阕则侧重
写 景
抒 情
上阕里我们看见了哪些“景”?
从哪些角度写景?
这些景物紧扣哪个字而写?
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你所
看到的画面。
用“我看见了一幅------------------
--------图 ”来概括这幅画面。
此景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2.、写的是何时何地的景色?哪个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3、都写了哪些景物?“异”在哪?
A、衡阳雁去无留意
“衡阳雁去”,实为“雁去衡阳”,“无留意”这是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秋一到,雁就无留恋之情,这是与家乡大“异” 的。
描写塞下秋景
用一个“异”字统领了全部景色的特点。
4、“衡阳雁去无留意”使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什么?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B--“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繁华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异
雁去千嶂长烟落日孤城边声
边地
荒漠
将士
思乡
视觉
听觉
意境:苍凉-----悲壮
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峰峦连绵,暮霭四起,落日低垂,边塞的孤城在黄昏中闭上城门。描写了一幅苍茫空远、辽阔孤寂的塞外落日孤城图。
浊酒一杯家万里
解读下阙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使命 责任
爱国 忧国
羌管悠悠霜满地
刻画入夜景色,乡恋浓郁
无奈 凄凉 别愁
5、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哀伤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为什么会这样?词中哪句点明了原因?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这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
“不寐”的是将军也是征夫(互文),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英雄泪!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作者自己的心里在想些
什么?
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乡思悠悠,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们如今怎样啊?难以知道。也许家中的妻儿老小也正思念着自己,可是,回去一趟,何等的不易呀!
边疆未清,燕然未勒,功业未就,还家之计无从谈起。当今朝廷正是积贫积弱之时,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什么时候才能痛痛快快的打一个大胜仗?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
在这样的夜晚,又有多少戍边将士在遥望家乡,那白发苍苍的将军啊,那远离家乡的士兵啊,定是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
渔家傲
上阕写景
雁去
边声
孤城
长烟
落日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
异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泪
借景抒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范仲淹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根据今天学习的情和景的关系,请同学们仿写一首诗:
开头句: 秋来风景 ,
范文: 家乡秋来风景丽,
稻熟果香喜气溢。
四面歌声连连起,
院子里,
高粱麦穗挨墙砌。
下面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
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
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
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
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D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
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
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C)
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
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
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
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
勒石燕然的目的。
背诵并默写整首词。
用白话文改写,拓写 上片或下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