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扁鹊的故事扁鹊原名秦越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民间医生。因为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上古时代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有一次,扁鹊行医到虢国,虢国的太子病死了,正准备下葬,扁鹊问明太子的病情后,断定太子并没有死,还能救治。扁鹊就用针刺疗法给太子治病,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接着扁鹊又把药物敷在太子肋下,又一会儿,太子就站起来了。最后,他又配汤药给太子喝,仅服了三十多天,太子就完全康复了。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可是,也有人对这个神医的医术不那么相信,这个人就是------蔡桓公。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言文中实词的词义,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及注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了解本文叙事层次分明的特点,体会人物的鲜明个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故事的寓意,帮助学生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1、简介韩非及《韩非子》。
2、背景资料。
3、处理生字词。
4、结合课下注释,通译课文。 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其散文长于推论事理,词 锋犀利,剖析入微,善用寓言说明问 题。
与孟子、庄子和荀子,并称战国散文四大家。
《韩非子》: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而成。《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老马识途》等为众人周知。守株待兔滥竽充数拔苗助长背景资料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时势造英雄”,这样的时代要求当时的作家的著作逻辑严谨,精心选材,说理透彻,令人信服。本文就是这样的一篇佳作。附录: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孔丘)、孟子(孟轲)、荀子(荀况)
法家:韩非、李斯
道家:庄子(庄周)、老子(老聃)
名家:公孙龙子、惠施
墨家:墨子(墨翟)
兵家:孙子(孙武)
纵横家:苏秦、张仪
农家:神农氏
阴阳家:邹衍
杂家:《吕氏春秋》检测字音
蔡桓公 立有间 腠理 骨髓 huánjiāncòusuǐ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汤熨之所及也
火齐之所及也
xuántàngjì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通假字: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汤熨之所及也
火齐之所及也
通“旋” 回转,掉转通“烫” 用热水敷治通“剂” 调配,调剂将恐深以为功(古)把(它)作为;(今)认为而还走(古)跑; (今)行走居十日(古)停留; (今)居住(古)厉害; (今)与“浅”相对古今异义古文现象三、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文章写了扁鹊几次进见蔡桓公?作者按什么顺序来记叙这件事情的经过的呢?关键词是什么?
2、扁鹊前三次见到蔡桓公说了那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并劝他早日医治?桓侯有何反应呢?
3、扁鹊第四次进见蔡桓公与前三次有何不同?
4、概括扁鹊和蔡桓公的性格特征?
5、故事的结局是桓侯死了,那么是谁断送了桓侯的性命呢?
6、我们从桓侯之死中得到哪些教训呢?
四、展示反馈、精讲点拨1、文章写了扁鹊几次进见蔡桓公?作者按什么顺序来记叙这件事情的经过的呢?关键词是什么?四次
时间
居十日 居十日 居十日 居五日 四、展示反馈、精讲点拨2、扁鹊前三次见到蔡桓公说了那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并劝他早日医治?桓侯有何反应呢?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扁鹊出,桓公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悦。四、展示反馈、精讲点拨3、扁鹊第四次进见蔡桓公与前三次有何不同?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四、展示反馈、精讲点拨4、概括扁鹊和蔡桓公的性格特征?
扁鹊:医术高明,为人机警。蔡桓公:固执己见、不听劝告、傲慢、
盲目自信、自以为是。秦矣。桓侯遂死。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
扁鹊专用诊断书
患者日期 蔡桓公症状治疗方案居十日初见居十日居十日疾在腠理病在肌肤病在肠胃病在骨髓汤 熨针 石火 齐无奈何也
死四、展示反馈、精讲点拨5、故事的结局是桓侯死了,那么是谁断送了桓侯的性命呢?他对医生有偏见他固执己见、不听劝告、盲目自信他不防微杜渐他忽视小的错误,结果酿成大错。四、展示反馈、精讲点拨6、我们从桓侯之死中得到哪些教训呢?
有病须早治,切勿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切勿拒绝忠告。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别人的批评帮助。一、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桓侯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转身就跑。 病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管的地方,医生是没有办法的。二、填空:
1.课文中扁鹊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话,表明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
2.从课文中蔡桓公说的_________________ 一句话可以说明他的病得不到根本治疗的原因。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4.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是:疾在腠理病在肌肤 病在肠胃 今在骨髓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讳疾忌医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2、把《扁鹊见蔡桓公》改编成课本剧,下节课找同学来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