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9-08-27 10:20:00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
执教人:汤绪华
一、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正确判断以下三句话的正确与否。(1)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3)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学生能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分析原因。
3. 学生能正确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4. 学生能说出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发展史。
5. 学生能正确得出实验结论并能进行科学的推论。
6. 学生能正确运用实验结论解释实例。
二、教学准备:斜面、斜面小车、木板、毛巾、
活动目的: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实验思路
三、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 引入新课
学生实验(1):用手推动小车,使其前进一段距离
问题(1) 小车为什么会运动?(2) 为什么会停下来?
分析根据学生的观察以及直觉的推测导出错误的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学生实验(2):用的推动小车后放手,小车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了下来。
分析:根据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出另一个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提出问题:物体受到的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科学探究:
1. 探究目标: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受到外力的关系
2. 实验思路:(1) 根据科学实验的特点(要人为地控制实验条件: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相同条件:由于运动状态包括速度和方向,要实验采用小车在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即人为地控制了相同条件:方向),使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放手(即人为地控制了相同条件:速度的大小)。(2) 不同条件:在本实验中的外力是指阻力(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本实验采用控制表面的粗糙程度来控制阻力的大小,毛巾—阻力大;棉布—阻力较大;木板—阻力较小。
3.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这个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请把实验现象及分析填入表格中)(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4. 实验过程中,把你们小组碰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大家共同探讨解决。
5. 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改变越慢。
6. 若放在玻璃(阻力更小时)上,物体运动的距离就更长,速度改变就更慢了。
推理:若阻力变得很小很小(小到0)时,物体运动的距离将很长很长(一直运动下去),速度改变将很慢很慢(速度将会不变,即为“匀速”)。
7. 问题(1):若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在光滑的平面(阻力为0)上如何运动?
问题(2):若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在光滑的平面(阻力为)上如何运动?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 要提醒学生注意定律中的“或”字不能写成“和”字
(2) 对定律的理解:任何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将永远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个定律,并知道这个定律的因果关系。
(4) 这个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简单介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的实验结论和英国科学家牛顿的研究成果,介绍少年牛顿故事,让学生(尤其是暂差生)能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一、 科学探究
1. 探究目标: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受到外力的关系
2. 实验思路:利用小车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进行探究
3. 本实验人为地控制了实验条件
相同条件:作直线运动(相同的方向),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放手(相同的速度大小)
不同条件:外力大小(采用控制小车运动表面的粗糙程度)
二、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课外探究:
1. 探究目标: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与受到外力大小的关系。
2. 这个实验的相同条件是什么?不同条件又是什么?
课堂任务单
探究目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与受到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建立假设:
设计实验:
得出结论:
材料种类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填“大、较小、最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短、较长、最长”) 小车速度减小(快、较慢、最慢)
毛 巾
纸 板
玻 璃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运动时间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分析判断题:
(1)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 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3)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共20张PPT)
第七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杭州二中树兰学校
汤绪华
用手推动小车运动
⑴ 小车为什么会运动?
⑵ 为什么会停下来?
问题:
力和运动的关系?
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做什么运动?
研究:
如果不受到力的作用:
1. 静止的物体会怎样?
2. 运动的物体会怎样?
探究
阻力大小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提出问题:
如果所受阻力不同,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的快慢一样吗?
2.建立假设:
阻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减小得越快。
3.设计实验:
(1)你的基本思路。
(2)需要记录哪些信息,画一个记录表。
(3)需要控制哪些影响因素。
3.设计实验:
(1)你的基本思路。
(2)需要记录哪些信息,画一个记录表。
(3)需要控制哪些影响因素。
比较在水平面铺不同的材料时,小车通过距离的长短。
材料种类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填“大、较小、最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填“短、较长、最长”)
毛巾
纸板
玻璃
每次小车都要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小车运动
材料
种类
毛巾
棉布
桌面

较小
最小
较长
最长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车在水平面
上运动的距离
实验记录表
小车速度减小

较慢
最慢
4.收集事实和证据
5.得出结论: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运动时间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推测
假如有一个平面绝对光滑,那么小车在运动中将不受到任何阻力,情况又会是怎样呢?

小车在运动中不受到
任何阻力,小车将无休止地运动下去,运动速度将保持不变。
推测: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认识,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300年前,伽利略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结论: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牛顿总结了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出: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一、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加推理)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或静止状态。
1)“牛顿第一定律”表达的是物体不
受外力时的运动规律。
2)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思考
有人说“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为什么?
例1: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   
  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
  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正确答案是 B
  
【例2】用绳子栓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B
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例题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解答】D.
如果一切外力都消失将会怎么样
(1)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永远保持静止   B. 运动的物体是不会停下来的   C.物体的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   D.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 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外力突然消失,则它将( )   A. 立即停止   B. 速度减小,最后停止   C. 运动方向变为与原来相反   D.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D
课外探究:
1. 探究目标: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与受到外力大小的关系。
2. 这个实验的相同条件是什么?不同条件又是什么?
作业
1、同步练习:32页第1、2题
2、作业本:30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