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4 15:3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学案)
[课标要求]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1·cn·jy·comwww-2-1-cnjy-com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1.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冲击。
(2)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扩大对华侵略。
2.表现:以家庭为单位,以耕织结合为特点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3.影响
(1)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导致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买办阶层兴起。
[易混易错]
自然经济解体≠自然经济消失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是并不意味着自然经济的消失。这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破产,但就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重点精讲]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有何特点?
(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
(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
(3)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出处:21教育名师】2·1·c·n·j·y
[深化探究]
材料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思考
(1)材料表明自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反映的现象与西方资本主义有何联系?
答案 (1)外国商品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西方列强大量购买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2-1-c-n-j-y
(2)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被迫以出卖劳动力为生,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商品市场等。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1.兴起: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内部有识之士发起的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成就
(1)军用工业:①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②1862年,安庆内军械所生产出实用蒸汽机,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③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
(2)民用工业:1881年创办开平煤矿,使用机械采矿,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为其他工业发展提供廉价燃料。【来源:21cnj*y.co*m】
3.评价
(1)存在许多问题,未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2)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管理经验;
(2)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4)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为军事等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5)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6)促使中国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壮大了中国无产阶级的队伍。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降敌。推缘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82年)
材料二 洋务运动汲取来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旧式农民战争更大。——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1教育网
思考
(1)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汲取来的西方知识”主要是什么。其汲取西方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洋务运动“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
答案 (1)问题:严重入超。原因:中国的手工产品成本高,无法与外国的机器产品竞争。解决方法:在中国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企业。
(2)①“西方知识”主要是西方先进的科技,包括军事技术、工业技术等。
②根本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3)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对中国早期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1.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1)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2)原因:外资企业和洋务派的刺激和影响。
(3)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初步发展
(1)时间:甲午战争后至20世纪初。
(2)原因: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设商部,奖励工商。②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涌现出张謇、荣宗敬等一批实业家。③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振兴实业的高潮。21cnjy.com
3.特点
(1)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如纺织业。
(2)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①原因:a.列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特权进行压制。b.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②结果: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本国官府发展。
[归纳总结]
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企业产生 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自然经济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工业结构 比例失调,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几乎空白
工业分布 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社会环境 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同二者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
[学法指导]
运用数字归纳法总结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原因。
(1)一根源: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根本原因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2)二压迫:一方面列强利用其雄厚的资金、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在华特权,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清政府征收高额税收,各级官吏敲诈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使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1·c·n·j·y
[深化探究]
材料一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材料二 “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继昌隆缫丝厂)提议创用汽机,咸(都)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时,李鸿章呈请批准“该局用机器织布……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版权所有:21教育】【来源:21cnj*y.co*m】
思考
(1)材料一中的企业是何种性质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其根源是什么?
答案 (1)性质: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原因: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2)民族企业受到旧习俗观念抵制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课堂小结
1.“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
A.自然经济的解体 B.民族工业的产生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近代受洋货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  )
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C.出现了近代大农业
D.生产方式出现质的飞跃
答案 B
解析 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工业品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逐步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带动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3.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答案 C
解析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从材料中“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可以看出张之洞主张兴办民用工业。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只指民营资本所办企业,不含国营的。从狭义来看,下列不属于民族工业的是(  )www-2-1-cnjy-com
A.铁匠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B.商人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C.弃官从商的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D.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可知,狭义上的民族工业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而D是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故选D。
5.诞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并成为当时中国最进步的经济形态的是(  )
A.自然经济 B.洋务经济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 D
解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它代表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当时是最进步的经济形态。
[阅读与思考]
提示 日本生丝出口增长迅速,挤占了中国在美国的生丝市场。主要原因:中国观念陈旧,技术设备落后,并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官僚势力的双重压迫,处境艰难。日本政府却大力扶植,如资金支持、引进技术、鼓励妇女学习丝织技术等;日本政府还注重产品质量检测,以提高产品的质量。2-1-c-n-j-y21·cn·jy·com
[解析与探究]
提示 同意第一种观点可举出以下理由:西方列强的入侵除带来了先进技术外,还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包括市场、劳动力和资金。
同意第二种观点可提出以下理由: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在使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也打击了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和商业,于是曾经在手工业和商业里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了严重的摧残,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
[基础达标]
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的封建经济解体加快,“解体”指的是(  )
A.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B.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加,工场的规模扩大
C.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D.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答案 A
解析 自然经济是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其解体是指小农经济遭到破坏,故答案为A。
2.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
C.松太地区的棉纺织水平下降
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跌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大量输入对中国传统经济的影响。洋布洋棉是采用机器生产和加工,物美价廉,土布土棉价格贵,家庭手工业产品抵挡不住机器生产的商品的冲击,被排斥出市场,最终破产。
3.曾国藩:“购买外洋器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表明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
A.购买外洋器物
B.镇压农民反抗运动
C.维护清政府统治
D.与西方国家友好相处
答案 C
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4.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二十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
A.洋务企业的诱导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答案 D
解析 注意时间:1895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张謇的企业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
5.
右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是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21教育网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发展 ②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着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21*cnjy*com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是在清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的,“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但与外国的技术差距仍然存在,①正确,②错误。洋务派将林则徐等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私人投资的近代企业,③正确,④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下图是一幅洋务运动的漫画。图中人物所说的这些“洋玩意”的含义是(  )
A.借用西方洋枪队
B.引进外商企业
C.引进近代科技
D.引进洋枪、洋炮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漫画为切入点,实际考查洋务运动的主张及实践。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因此漫画中的洋枪、洋炮代指西方近代科技。
7.我国早期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对民族工业的刺激
B.沿海地区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优越
C.清政府对沿海地区实行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
D.沿海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足、原料丰富
答案 A
解析 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下,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加上外商企业利润的诱导,一些中国人投资创办企业,采用机器生产,标志着民族工业的产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了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
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
答案 B
解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外商企业刺激,洋务企业诱导,最先在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出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www.21-cn-jy.com
[能力提升]
9.“今天,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引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三册)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
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答案 A
解析 自然经济的特点就是男耕女织,手纺车是其表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C、D三项都是现象。答案选A。
10.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商领商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必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主张兴办民用企业的最主要意图是(  )www.21-cn-jy.com21*cnjy*com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保护民族资本 D.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可知其目的是“收回洋人夺去之利”,就是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1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英商在上海 图二 江南制造总 图三 民办上海
创办的耶松船厂  局炮厂机器房   洪盛机器碾米厂
请完成:
(1)图中分别是什么性质的企业?它们的主要相同之处是什么?
(2)分别评价它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答案 (1)性质:外资企业、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相同:都是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
(2)外国在华企业虽然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但它们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阻碍和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兴办的企业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引进了西方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抵制外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和斗争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出处:21教育名师】
1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曾享誉世界,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版权所有:21教育】
材料一 龙袍的制作费工费时,据清宫档案记载,皇帝的龙袍由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制作匹料……由宫内造办处缝制为成衣,这期间共用绣工近500人,绣金工40余人,画样者10余人,用时接近两年之久;所耗费的银两也是非皇家不可承受,以缂丝工艺或是刺绣工艺制作龙袍需要用去白银1 000多两。——《宗凤英:一件龙袍千两白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二 下图为1890年前后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它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规模仅次于德国费尔克林根钢铁厂,居世界第二位,故被当时的舆论称之为“东方雄厂”。21*cnjy*com
——许晓斌、段锐《汉阳铁厂——湮没的钢铁巨龙》
材料三 1872年,南洋归侨陈启沅在广州南海创建继昌隆缫丝厂,下图是该厂蒸汽锅炉和缫丝机的图纸。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承担龙袍制作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宫内造办处有哪些特点。龙袍的昂贵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汉阳铁厂的兴建是出于什么目的?如何看待“东方雄厂”这一赞誉?
(3)继昌隆缫丝厂和材料一中的江宁织造相比,区别是什么?和材料二中的汉阳铁厂相比,又有什么不同?继昌隆缫丝厂这类企业的出现会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 (1)特点:规模大,产品供应宫廷,生产不计成本。说明:皇权至上,统治者的贪欲。
(2)目的: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看法: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规模大;单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不改变落后的社会制度,这条道路最终失败。
(3)区别:手工劳作和机器生产。不同:官营和民营。影响: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为民主革命培养新的阶级力量,开化民气、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题中的江宁织造、苏州织造和宫内造办处均属于传统官办的手工作坊,可结合其特点加以说明。第(2)题可结合洋务运动中的相关知识来回答;对“汉阳铁厂”的评价注意要辩证地回答。第(3)题需结合传统手工业近代机器工业的特点来回答;并注意从经济、政治及思想等多角度来回答民族工业的出现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