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件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4 16:3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废井田,开阡陌
原始社会土地实行公有制,你如何理解这种土地的公有制呢?
氏族公有
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
生产力低下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废井田,开阡陌
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三: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通过以上三段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商周时期土地制度的性质、特点并分析井田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材料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
治私事。 ──《孟子 滕文公下》
动动脑
井田制
(1)性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内容:
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田里不鬻”(受田者不得转让和买卖土地)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3)与分封制的关系
井田制是商周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
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两种制度都适应
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⑷瓦解
A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
井田制
(1)性质:
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内容:
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田里不鬻”(受田者不得转让和买卖土地)
井田制瓦解的过程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春秋时期开始瓦解
表现:①大量公田被抛荒
②部分私田逐渐为使用者所私有
各国的税制改革:
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管仲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国语·齐语》
商鞅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肯定了土地私有
返 回
①开始崩溃:
春秋时期
②加速瓦解
春秋末年的税制改革(齐国的“相地而衰征”、
鲁国的“初税亩”).
③正式废除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
井田制,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过程
⑷瓦解
A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
井田制
二.土地私有制的表现和发展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的形式(表现)
(1)君主私有土地(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
(2)地主私有土地(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是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3)自耕农私有土地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二.土地私有制的表现和发展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的形式(表现)
2.土地兼并及封建国家的对策
汉代以来土地兼并严重
宋“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明清进一步发展
(1)君主私有土地(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
(2)地主私有土地(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是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3)自耕农私有土地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 食货志》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如果你是统治者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有没有根治的“灵丹妙药”?
动动脑
危害
经济:赋税收入减少
政治:社会矛盾激化,动荡不安
措施:
均田、限田——均田制的实行
土地兼并不能抑制的原因(参考)
1.均田制实行的基础是国家拥有大量土地资源;
2.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
3.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并不可避免
北魏的均田令
隋唐的均田制
二.土地私有制的表现和发展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土地私有制的形式(表现)
2.土地兼并及封建国家的对策
汉代以来土地兼并严重
宋“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明清进一步发展
(1)君主私有土地(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
(2)地主私有土地(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是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3)自耕农私有土地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三.土地私有制的主要经营方式:租佃制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租佃关系的含义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
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租佃制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
战国时期
(2)发展
宋代租佃制日益普遍
明清时期租佃制进一步发展
仔细看这三幅图片,你能否给大家
讲一下这个故事?
3.租佃制的性质:
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
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三.土地私有制的主要经营方式:租佃制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租佃关系的含义
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
租佃土地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了租佃关系.
2.租佃制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
战国时期
(2)发展
宋代租佃制日益普遍
明清时期租佃制进一步发展
4.租佃制的影响
(1)在租佃关系下,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
关系相对减弱;
(2)在租佃制下,租佃双方订立契约,分成租、定额
租以及货币地租的纳租形式,佃农获得长期甚
至永久租佃权利等都有利于提高佃农的生产积
极性,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三.土地私有制的主要经营方式:租佃制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小结:
商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生产力的发展
各国税制改革
土地兼并
租佃关系
均田制
土地公有
(原始社会)
抑制
课堂检测
1、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形成的原因
A、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B、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
C、生产组织的小型化 D、土地兼并的剧烈化
D
2、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B
3.下列有关商周时期井田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种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
B.西周是井田制的鼎盛时期
C.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D.主要耕作方式是奴隶的集体劳动
4.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不包括( )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官田 D.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课堂检测
A
C
6、春秋后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其导致的后果是:(  )
①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促进了关系的变化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D
5.租佃关系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是在( )
A.秦代 B.隋唐 C.宋代 D.明清时期
D
课堂检测
7、土地兼并与集中,是我国土地私有制的突出特征。宋代的土地兼并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  )
A.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
B.采取田庄式生产经营模式
C.实行“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的政策
D.宋代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
C
课堂检测
8、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租佃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租佃方式最早在秦代开始出现
B.在宋代租佃的方式下,主要地租形态是货币地租
C.明清时期,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D.封建社会末期,租佃关系占主要地位,但也出现了雇佣关系
B
课堂检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