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件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件1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4 17:0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电视剧《大染坊》通过印染行业展示了我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初发生、发展的艰难道路,从中展示了一代人强国梦的诞生与毁灭;它为我们揭示了民族工业在民国初年到抗战全面爆发前后,中华民族饱受外敌欺侮、民族工业艰难发展的处境。回顾历史,我们应该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要振兴中华民族,必须建立强大的国家工业体系,走自主创新之路!




19C70年代前后
1895年
1912年
1919年
1927年
1936年
1949年
时间
民族工业发展水平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日益萎缩
迅速萧条
短暂的春天
初步发展
产生
显著发展
黄金时代
1、“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矣!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912一1936)
材料二:民国创立后,资产阶级不再像以往那样居于“四民之末”。不少实业界人士进入国家政府部门或国会。如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张謇等。
①民国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地位,实行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
1、“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912一1936)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方面的法令和措施: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各省设立实业公司。
材料四: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国 别 减少比例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欧洲列强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1/2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国 1/3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材料五:一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
②欧洲列强忙于战争,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日本货都被烧了、被抵制了,那我们用什么呢?
当然用国产货了!
爱国火花
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民族火柴业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④政府倡导用国货。
1)外部条件: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2)内部条件:
①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②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基本实现统一,推行一系列
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1、“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
2.黄金时代的表现
(1)轻工业发展迅速,如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
(2)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3)1928-1937年,民族工业得到更快发展
代表人物:范旭东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912一1936)
从发展时间、
行业分布、
区域分布等
方面考虑。
3、“黄金时期”的特点
纺织业
面粉业
④发展虽快,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少
③发展不平衡、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缓慢
②分布不均、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①发展时间十分短暂
⑤新兴民族工业化学工业有一定程度发展-----“北范南吴”

范旭东创办大久盐业公司和永利制碱公司
吴蕴初创办上海天原电化厂
一、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一1936)
4.具体分期
(1)短暂的春天 1912-1919
(2)迅速萧条 1919-1927
(3)显著发展 1927-1936
(1)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积货如山”、“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
(2)根据材料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C
2.右图所示的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图略:有1932年天津抵养标识)
A.地处沿海的天津水陆交通便利
B.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D.南京国民政府推出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D
1、政策:1940年10月 “适地适产主义”
2、实质:
目的:
经济掠夺、以战养战
3、手段:
工矿业: 军事管理、委托经营
金融和内外贸易: 控制与垄断
各类物资: 严格管制制度,低价收购
其他方面: 掠夺大量劳动力
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中
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日本掠夺中国华工
“在整个日本侵华期间,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学者们认为,这种破坏使中国工业化进程至少推迟半个世纪。”
日本侵华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造成了什么影响?
① 造成了中国经济的畸形发展;
② 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困境
(1)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2)外国资本主义主义的破坏
(3)本国官僚资本主义主义的压制
1.日益萎缩 1937-1949
2.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A.一战后,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利用跌价竞争等方式压制民族工业。
B.抗战时期,侵华日军破坏中国民族经济
A.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形式。
B.代表:四大家族(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利用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资金入股的方式对民族资本侵蚀、排挤、打击。
蒋氏家族—最会争权、专政、护权、传权的政教家族
宋氏家族—最会钱权结合、横跨政经界的显赫家族
孔氏家族—最会玩钱、最会抓钱、最奢侈的豪门家族;
陈氏家族—最会玩人、最会拉帮结党的衰败家族。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
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而中国的民族资本在萎缩
①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②战争不断,政局不稳
③三座大山的压迫
④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你认为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①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
②群众爱国运动的推动
③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④自然经济解体
合作探究
3.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3、1914-1918四个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后应是
A.4.6
B.3个
C. 2.5个
D. 0.55个
C
3.矛盾先生的《春蚕》曾描述:“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 根据以上内容推断,两家‘发起来’的十年可能是
A.1853-1863 B.1895-1905
C.1912-1922 D.1922-1932
C
4.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5.“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吾民何辜,为此浩劫!” 文中所言“之压迫榨取”主要是指
A.外国资本主义 B.官僚资本主义
C.封建地主 D.民族资本主义
B
3.请判断:四条曲线分别指中国近代哪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演变?
① 自然经济
②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③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④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