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4 16:1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1.进程
(1)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2)进入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原因
(1)科学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的兴起把世界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3.表现
(1)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意义
(1)使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率。
(3)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4)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易错提醒]
经济全球化并不等同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经济一体化必须有共同遵守的协定,参加国受一体化规则的制约,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其他国家并不受某种特定协定的限制,当然也不能享受一体化中的排他性权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重点精讲]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线索梳理]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进程
(1)开始: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贸易体系建立,从而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21·cn·jy·com
(2)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推动各国开拓海外市场,进行殖民掠夺。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建立,世界绝大部分地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3)深化:进入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21*cnjy*com
[深化探究]
材料一 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期,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www-2-1-cnjy-com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来源:21cnj*y.co*m】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拉美国家的实践》【出处:21教育名师】
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经济全球化对谁最有利,对谁最不利。为什么?
(3)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答案 (1)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国际金融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推动。21cnjy.com【来源:21cnj*y.co*m】
(2)①对发达国家最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最不利。②因为发达国家掌握着资金、技术、市场、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
(3)观点片面。尽管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全球性技术,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但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进步的体现。
二、问题与展望
1.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3)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2.认识
(1)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无法改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重点精讲]
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全球化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对发达国家来说,它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重点精讲]
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1)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2)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
(3)要加强和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4)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深化探究]
材料
        图一              图二
图一 2001年8月8日,数以千计的墨西哥农民在首都游行示威,抗议墨西哥总统福克斯过度重视“商业利益”和亲“美国”的农业政策。21教育网
图二 2004年11月19日,近5万名智利民众在首都圣地亚哥举行大规模游行活动,反对经济全球化和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智利。
思考
(1)墨西哥和智利人民反对经济全球化有何代表性?他们为什么反对经济全球化?
(2)除上问涉及的问题外,全球化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3)反对全球化是科学的态度吗?为什么?
答案 (1)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落后,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一些发达国家将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向发展中国家倾卸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破坏环境,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
(2)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联系加强,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加剧。
(3)不是。尽管全球化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堂小结
1.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是(  )
A.大财团、跨国公司的世界性兼并投资狂潮
B.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C.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认同
D.国际金融资本的全球流动扩张
答案 B
解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2.西方一位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实际只有半球化,只有到了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才具有真正的全球性。材料所说“半球化”演变为“真正的全球化”,其主要原因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两极格局的终结
C.关贸总协定的推动  D.知识经济的促进
答案 B
解析 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之所以说是“半球化”,是由两极格局导致的。所以说“半球化”演变为“真正的全球化”的主要原因是两极格局的终结。
3.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直接源于(  )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依存
B.东西文明相互交流融合
C.各国生产和销售连成一体
D.交通和通讯技术日新月异
答案 D
解析 全球化进程中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人和货物可以借助多种快捷便利的方式在世界各地之间流动,信息的传递也变得非常容易。【版权所有:21教育】
4.中国知名汽车企业已基本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一汽是大众、奥迪和丰田,上汽是大众、通用,东风背后有标致、雪铁龙、日产……这种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中国汽车制造业落后于世界
B.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C.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D.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被外企吞并
答案 B
解析 中国汽车企业以各种形式和世界汽车集团合资,说明中国汽车企业已融入世界经济,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21教育网
5.有史学家认为,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造成了“全球分裂”。这主要指(  )
A.政治纷争加剧 B.军事对抗升级
C.文化差异加大 D.贫富差距拉大
答案 D
解析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这就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贫富差距加大。21·cn·jy·com
6.下图是两幅儿童照片对比,你认为要改变这种巨大反差,主要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美国儿童      非洲儿童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倡导和平共处的万隆精神
C.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建立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答案 A
解析 图片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源是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非常大,因此改变这种反差的主要措施应该是A项。
[课中思考]
提示 这次东南亚经济危机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这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关。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同时使民族和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所以,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与探究]
提示 19世纪的世界贸易是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世界贸易的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加强是靠发达国家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来实现的;现代世界贸易主要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通过国际市场实现资源配置。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分工日趋成熟。21*cnjy*com21cnjy.com
[基础达标]
1.有学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是指(  )
A.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B.生产和贸易全球化
C.世界市场一体化
D.国际分工日趋明显
答案 A
解析 当今全球化是一个发展趋势,因此B、C两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D项在工业革命期间就已经出现。
2.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的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之间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分降到3美分……大量信息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经济地传递。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2-1-c-n-j-ywww-2-1-cnjy-com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信息技术发展促成其他行业的革命
C.航空、信息技术的发展
D.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答案 A
解析 题目中空运成本、话费的降低及大量信息数据的传递,说明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从根本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2-1-c-n-j-y
3.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世界贸易日益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影响日常生活
答案 D
解析 麦当劳、肯德基是全球知名跨国公司,从图片可以看出其足迹遍布全球各地,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4.下列关于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B.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C.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具体步骤和途径
D.后者因前者在发展上有所削弱
答案 D
解析 考查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目前,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
5.下图所反映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B.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C.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结果
答案 A
解析 题中信息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与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成正比,归根结底是与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合理、不公正有关。
[能力提升]
6.下面是一幅“中医”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号脉”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出(  )
A.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推动者
B.中国是世界金融风暴中的受益国
C.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
D.世界金融风暴对经济全球化毫无用处
答案 C
解析 漫画中中国正在为当前国际金融债务危机下全球经济“号脉”,体现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其余三项中“唯一”“受益”“毫无用处”的表述均有误。2·1·c·n·j·ywww.21-cn-jy.com
7.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表明,近50年全球财富增加了6倍。1980~1990年,发达国家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GNP总量的67%,上升了73.2%;发展中国家的GNP只占19.3%,下降了17.7%。这一材料最能说明(  )
A.美国开始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B.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发达国家的综合实力
C.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的扩大
答案 D
解析 A项错误,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是在二战后,而实际上材料也没有涉及这一信息;B项错误,综合实力一说与材料无关联;C项错误,经济发展速度在材料中没有得到体现。本题选D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读下图漫画,下列阐释错误的是(  )
A.揭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B.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D.美国为经济全球化背负沉重负担
答案 D
解析 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发达国家是主要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是压力。D项表述错误。
9.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反全球化运动也开始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4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与跨国公司相比,典型的全球公司以一个小规模的总部为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分散公司其他的所有机构,以寻求尽可能低的运作成本。——[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1·c·n·j·y
材料二 2009年7月19日《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泰晤士报》说,索马里、加纳、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垃圾倾倒场”。21·世纪*教育网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全球化)改变了经济发展速度与就业机会增加数量之间的关系。美国就是一个明白无误的最好例子。美国自诩为就业创造发动机,但在全球化的挤压下,就业创造动力明显减弱。21*cnjy*com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
答案 (1)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金融组织成立;国际贸易体系建立(或国际贸易准则确立);全球公司出现。【出处:21教育名师】
(2)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重污染企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21*cnjy*com
解析 第(1)问,针对材料概括信息,逐句分析,分类综合,防止遗漏。第(2)问,材料二共分三段,实际上是从三个方面说明问题。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