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导学案)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通过数字法巧记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2.运用列表法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3.以新史观来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知识点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
条件 政治 “________”后,英国社会稳定
经济 人口、资本流动自由,经济稳步发展,________十分兴旺
市场 18世纪中期,________的不断扩展
技术 许多行业兴起了技术革新热潮,开始用________替代手工业生产
成就 棉纺织业 ①约翰·凯伊发明飞梭;②________发明手摇纺纱机;③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冶金采矿 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炼铁、采煤技术提高
动力 瓦特改良蒸汽机
交通 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轮问世,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成________
完成标志 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
影响 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和“________时代”;②提高了生产力,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英国成为“________”;③推动________国家在政府主导下开展工业革命,________和铁路成为领先部门
【预习评价】
1.(判断)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毛纺织领域,带动冶金、采煤等领域也纷纷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
2.(判断)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
3.(思考)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导致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试答:
知识点二 进入电气时代
1.时间:19世纪________年代到20世纪初。
2.背景
(1)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发生的新技术革命。
(2)争夺世界市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动力。
3.特点
(1)________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2)重要发明大多出自科学家的________,而不是手工业者的实践经验。
(3)以________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
4.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是标志性成就,世界开始进入“________”。
(2)________的发明与应用。
(3)新兴的________取得显著的发展。
(4)技术的革新也推动了________的大发展。
5.影响:新的工业部门兴起,旧的工业部门得到飞跃发展,________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预习评价】
1.(判断)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给人类带来了电的光明。( )
2.(判断)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和纺织工业等新兴工业。( )
3.(思考)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什么?21·cn·jy·com
试答:
知识点三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
1.工场手工业:大部分以发包形式分散在________里生产。
2.工厂时代
(1)出现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2)主要特点
①集中生产资料和工人进行________大生产。
②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
③________占多数。
④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________者。
3.大企业时代(垄断组织)
(1)出现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2)原因:经济迅猛发展,________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3)主要特点
①它们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
②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开始将所有权与________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预习评价】
1.(判断)“工场”和“工厂”在组织形式上是一样的。( )
2.(判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垄断组织。( )
3.(思考)1904年,德国六个大的化学公司成立了两个大卡特尔。他们集中管理,维持价格,以较少的企业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推动因素是什么?www-2-1-cnjy-com
试答:
知识点四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方式:________、资本输出和武力威逼等方式。
3.表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列强利用________,把全球卷进了世界市场。这样,以________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了。
【预习评价】
1.(判断)殖民扩张与掠夺不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唯一途径。( )
2.(判断)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建立起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图示巧记] 第一次工业革命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
[误区警示] 飞梭不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技术革命,它是以发明和使用机器作为开端的。尽管飞梭的发明引发了纺织领域的一系列机器的发明,但飞梭只是织布工具,而不是机器。1765年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才是真正的机器,它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2·1·c·n·j·y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深化理解]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生产技术革新的需要推动了新技术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科学技术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转化为生产力的结果。2-1-c-n-j-y2-1-c-n-j-ywww.21-cn-jy.com
[图示巧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五”
[误区警示] 手工工场和机器生产二者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在手工工场里,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而机器生产是使用机械化劳动。
[图示巧记] 工业革命的影响
[图示巧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思维导图]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示意图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一
光荣革命 工场手工业 海内外市场 机器生产 哈格里夫斯 火车机车 铁路 世界工厂 欧美 纺织业
预习评价 1.× 2.× 3.蒸汽动力的普遍使用。
知识点二
1.70 3. 1 科学 2 实验室 3 电力
4. 1 电气时代 2 内燃机 3 化学工业 4 钢铁工业 5.重工业
预习评价 1.× 2.× 3.电力与钢铁。
知识点三
1.家庭 2. 2 ①机器 ③中小企业 ④经营管理 3. 2 生产 3 ②经营权
预习评价 1.× 2.×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知识点四
2.国际贸易 3.坚船利炮 欧美工业国
预习评价 1.√ 2.×
主题 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史料探究]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料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①;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21*cnjy*com21*cnjy*com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注:①指工业资产阶级。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
答案 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史料 1870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发展……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①……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②。
——摘自《世界近代史》
注:①②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产生了垄断。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19世纪下半期垄断组织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 科技革命和重工业生产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发展和生产的集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激烈竞争。
3.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
史料 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相对非凡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①。不过1870年后,科学家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们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②。【来源:21cnj*y.co*m】【来源:21cnj*y.co*m】
——《全球通史》
注:①②反映出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思考 两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发明的人才素质、科技含量等方面各有何特点?
答案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主要是由具有实践经验的工匠、技师完成的,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是由科学家、工程师完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科技含量更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史论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的差异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动力机械 蒸汽机 内燃机、电动机
显著标志 蒸汽机的使用 电力的广泛使用
发明者 技师和工人 科学家、工程师
工业部门 轻工业为主(代表产业是棉纺织业) 重工业为主
科技含量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主要发明国家 以英国为中心,然后向外扩展 欧美多国同时进行
生产组织 工厂取代工场 垄断组织产生
工业化进程 从英国开始,然后向欧美扩散 在美国、德国、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社会发展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世界市场状况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主题 世界市场的形成
[史料探究]
1.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史料 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全球文明史①。“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的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21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注:①史料的研究角度是全球文明史,从这个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思考 按照史料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 新航路开辟及随之而来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分散的古代世界逐渐走向整体的现代世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联系日益紧密;资本原始积累加速,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史料
——人教版《世界历史》
思考 史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其对世界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或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史论形成]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出处:21教育名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它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名家论史]
观点:1854年,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如果说霍乱的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2-1-c-n-j-y
——据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导读:史料阐述了近代工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城市化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疾病流行,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www-2-1-cnjy-com21*cnjy*com
阅读与思考
提示:汽车生产方式的变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汽车流水线的问世,降低了产品成本,销售价格随之下降,使汽车等新兴工业产品能够进入大众生活,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虽然这没有从根本上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但使严格的社会等级差别有所降低和弱化,使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和社会,这是社会的进步。21cnjy.com【来源:21cnj*y.co*m】
解析与探究
提示:地位: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为其他国家提供工业制成品,消耗它们的原料,在全世界占有工业垄断地位。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占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海外市场广阔。
1.(2015·浙江学业水平考试)有些学者主张从能源角度分析工业革命最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他们关注的主要能源应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风力 B.煤炭 C.电力 D.核能
解析 风力早在封建社会就成为动力,故A项错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推广运用,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故B项正确;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故C项错误;核能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故D项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B
2.(2015·山东学业水平考试)“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马车。”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改变了内陆交通面貌的是( )21教育网21*cnjy*com
A.飞机 B.火车 C.汽船 D.汽车
解析 本题抓住关键信息:工业革命及内陆交通,由工业革命可排除飞机及汽车,因为它们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由内陆交通可排除汽船,因为它属于水上交通工具;火车既属于工业革命成果,又属于内陆交通工具。
答案 B
3.(2016·海南学业水平考试)下图显示了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图中①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的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 )
A.铁器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解析 图中①点处于18世纪到19世纪之间,对应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答案 B
4.(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以下是1790~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造成图中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大量涌入城市
B.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大大增加了城市数量
C.殖民扩张为美国城市带来大量外来人口
D.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
解析 19世纪60年代美国奴隶获得解放,但解放后的奴隶仍然主要从事农村事业,不会大量涌入城市,故A项错误;城市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城市人口所占比例的上升,故B项错误;殖民扩张虽然带来一定的外来人口,但是其工作并不是在城市而是以乡村为主,故C项错误;在题目所涉及时间范围内,美国先后爆发了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故D项正确。21教育网
答案 D
5.(2016·浙江学业水平考试)19世纪最后二十五年,铁路在全球的达到顶峰,其后公路交通开始发展,投向的资金开始往柏油马路转移。这种现象是由于( )
A.人类开始逐步进入航空时代
B.人类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
C.近代交通工具大量投入使用
D.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加剧
解析 从时间来看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金由铁路转向公路,是汽车投入使用的结果,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与修建公路无关,人类隔绝状态开始打破的标志是开辟新航路;资本原始积累是在工业革命前。
答案 C
6.(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和科技的进步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 D.重商主义理论的盛行
解析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故A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传播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重商主义理论主要在工业革命及其之前,故D项错误。
答案 A
7.(2016·云南学业水平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
类别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发明成果 备注
能源 1966年 德国 西门子 发电机
1870年 比利时 格拉姆 电动机
1882年 美国 爱迪生 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 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交通 1885年 德国 卡尔·本茨和戴姆勒 汽车 最早的汽车
1893年 德国 本茨 开始生产四轮车 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1894年 美国 福特 制造出美国第一辆汽车
1903年 美国 莱特兄弟 飞机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使得人们的空间距离缩小,联系大为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21cnjy.com
——引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发出的新能源有哪些?结合表格及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答案 (1)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生产力大大提高;资本主义列强壮大,发动贸易战争,推动世界市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2)新能源:电力;石油。
特点:科技紧密结合;开发利用新能;进入“电气时代”;通讯交通变革;产业结构改变;垄断组织壮大;帝国主义形成;世界市场形成。
(3)两次工业革命,欧美列强生产力剧增;殖民体系形成,各地经济互补性加强;世界市场形成,商品、资本在全球流通;交通通讯革新,各地联系与交流紧密;垄断组织壮大,帝国主义控制全世界。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浙江嘉兴期末)《全球通史》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不包括( )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B.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
C.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D.资本主义大工厂诞生
解析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资金,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英国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前提,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资本主义大工厂诞生是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版权所有:21教育】2·1·c·n·j·y
答案 D
2.(2017·浙江金华模拟)右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
A.蒸汽动力 B.水力动力
C.水电动力 D.机械动力
解析 18世纪60年代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这使得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后来他又建立水力纺纱厂,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而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于1785年才开始在工厂使用。
答案 B
3.(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考)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英国工业革命》时所作的笔记,内容出现了疏漏。请结合所学知识,a、b处应该补上的内容是( )【版权所有:21教育】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www-2-1-cnjy-com
A.冶炼业/城市化进程加快派
B.交通运输业/阶级产生分化
C.服务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D.交通运输业/用机器制造机器
解析 依据题干图示可知,“a”处所在区域已经有“采矿冶金”,故A项错误。“服务业”主要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故C项错误。“机器制造机器”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B项错误。2·1·c·n·j·y【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D
4.(2017·四川德阳期末)19世纪以前,欧洲国家对非洲的掠夺主要是黄金、象牙和黑人,到19世纪初,英国、荷兰、西班牙、法国等国都先后宣布禁止奴隶贸易。从本质上看,这一转变反映出西方国家( )
A.侵略手段的变化 B.对外政策的调整
C.扩张方向的改变 D.经济结构的变化
解析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改变了以往的比较原始和野蛮的直接掠夺方式,故D项正确。侵略手段和对外政策都只是表象,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的,故A、B项不符合题意;扩张方向没有变化,均是亚非拉落后地区,故C项错误。21·cn·jy·com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 D
5.(2017·河北张家口期末)19世纪30年代,女装流行面料有薄棉布、白麻布、薄纱、蝉翼纱、条纹毛织物,而19世纪晚期后,人造染料、人造纤维的发明改变了衣料,人造丝袜成为女性的时尚用品。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21*cnjy*com
A.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B.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
C.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D.女性审美情趣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 通过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衣料的变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化学工业发展的结果,这实质上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即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 C
6.(2017·上海长宁期末)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
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
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
解析 英国所呈现的仍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美国和德国则是引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A项正确;1876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并未完成,故B项错误;美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是在二战以后,与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在材料中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就此得出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是断章取义,故D项错误。
答案 A
7.(2017·江苏无锡期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巨大变革,其中生产组织形式的飞跃表现在( )
A.工厂制到垄断组织
B.轻纺工业到重化工业
C.蒸汽化到电气化
D.商业资产阶级到工业资产阶级
解析 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厂制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垄断组织。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答案 A
8.(2017·湖北荆州中学月考)以下内容是粗心的小明上历史课做的笔记,其记录有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并且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故④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2017·山东德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末英国的棉纺织工厂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的纺织生产有什么特点?
(2)列举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和“交通的极其便利”的表现。
(3)从1841年至1877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可以得出采用大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等特点。第(2)问只要回归教材,从工业生产中的机器发明和新的交通工具发明来说明即可。第(3)问从比例图中数据可以找出各行业就业人数变化情况,其原因根据图中的时间“1841年”“1877年”可以看出是工业革命的扩展。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1)机器生产,规模大;采用工厂这一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2)表现: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如答其他机器发明亦可);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
(3)变化:农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下降,工业就业人数比例不断提高。原因: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