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导学案)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列表归纳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演变的历程,增强整体认识。2.注意概念理解:经济结构、近代工业、民族工业、官僚资本等。3.充分利用课本的正文与教材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及图片, 加深对日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沦陷区经济的表现及影响。
知识点一 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时间
民国建立至1937年________爆发前,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2.原因
(1)内因:①实业救国思潮:民国的建立提高了____________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www-2-1-cnjy-co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政府政策:国民政府倡导使用____________;1928年,__________基本实现全国统一,推出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2-1-c-n-j-y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群众斗争:群众性的________,也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外因:____________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3.发展概况
(1)纺织业、________和卷烟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
(2)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________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3)民族工业在1928~1937年十年间得到更快发展。
【预习评价】
1.(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占据了绝对优势。( )
2.(判断)据统计,仅上海一地,1935年至1937年设置的机器厂就达387家,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这得益于晚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来源:21cnj*y.co*m】2-1-c-n-j-y【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思考)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试答:
知识点二 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侵略方针
把沦陷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提出所谓“________”,意在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之中。www-2-1-cnjy-com
2.侵略方式
(1)工矿业:主要采取“________”“委托经营”等方式进行掠夺与控制。
(2)金融与贸易:日本控制和垄断了沦陷区的________和内外贸易。
(3)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的________,便利了日本掠夺。
(4)劳动力:将大批工人、农民和被俘士兵送到伪满洲国和日本,从事繁重的劳动。
3.影响
极大地限制了中国________的生存空间,野蛮地攫取中国的资源,破坏了中国的经济。
【预习评价】
1.(判断)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 )
2.(判断)日本在中国的物资管制制度极大地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
3.(思考)“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工业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而来不及内迁的民族工业则被日军霸占、或被战争所毁。”这一状况发生于什么时期?21教育网【来源:21cnj*y.co*m】21*cnjy*com
试答:
知识点三 民族资本的困境
1.外国资本的压迫
一战结束后不久,________卷土重来,凭着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官僚资本的排挤
(1)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抗战做经济上的准备,实行了一些____________的措施。一些当政的腐败势力把部分国家资本占据为官僚资本。【出处:21教育名师】
(2)官僚资本家凭靠手中的权力推行“________”政策,实行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
(3)官僚资本还不断以________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
【预习评价】
1.(判断)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
2.(判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误区警示]
(1)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
(2)近代工业:一是机器生产,二是工厂制度。中国近代工业有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民族工业:指本国工业,也称商办企业,与外资企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相区别。
(4)官僚资本:国家权力和官僚资本结合进行资本积累,获取垄断利润。
[误区警示]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列强的侵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受到封建政府政策的极大影响,所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的。
[图示巧记] 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二、三、四”
[图示巧记]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名师点拨] 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方面的评价应一分为二,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归纳总结] 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国家就不可能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一?1.抗日战争 2. 1 ①民族资产阶级 ②国货 南京国民政府 ③反帝爱国斗争? 2 第一次世界大战 3. 1 面粉业? 2 化学工业??
预习评价 1.× 2.× 3.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知识点二?
1.适地适产主义 2. 1 军事管理 2 金融 3 物资管制 3.民族工业
预习评价 1.√ 2.√ 3.抗日战争时期。?
知识点三?
1.外国资本 2. 1 国家资本主义 2 经济统制 3 资金入股??
预习评价 1.× 2.√
主题 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史料探究]
1.中国民族工业的地位
史料 在民国时期的经济大家庭中,既有又老又保守的“婆婆”,也有年轻且掌握大权的“丈夫”①,民族资本主义就像一个可怜的寄人篱下的“童养媳”,仰人鼻息,举步维艰……但是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自然经济这个“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威胁了。
注:①阐述了民族资本主义所面临的处境,深受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
思考 从史料分析民国时期主要有哪几种经济成分。“童养媳”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
答案 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成分,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在夹缝中求生存,始终不占主导地位。
2.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史料 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事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乘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①,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21cnjy.comwww.21-cn-jy.com
注:①代表着官僚资本主义。
思考 依据史料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3.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史料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时还有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史论形成] 中国民族工业的地位及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21·cn·jy·com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21*cnjy*com
2.阻碍
(1)先天不足。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条件。
(2)后天畸形。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较慢;地区分布失衡。
(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名家论史]
观点: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21*cnjy*com
——摘编自许纪霖、陈迭凯
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导读:史料阐述了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思想的影响。
主题 “实业救国”思想
[史料探究]
1.“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
史料 张謇(1853-1926),江苏海门人。5岁入私塾读书,接受“读书—出仕—报效国家”思想。同治七年(1868年)进入科场考试,第二年中秀才,受开封知府孙云锦和淮军将领吴长庆赏识,先后被招致入幕。后又得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青睐,中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状元。早年的幕客生涯,使他目睹了官场的黑暗,1895年他毅然投身实业,创办南通大生纱厂①,开始“实业救国”。【出处:21教育名师】
——《晚清民国人物另类档案》
注:①根据《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取名为“大生纱厂”。
思考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张謇“实业救国”思想产生的主要因素。
答案 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工业文明的冲击;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史料 胡适这样评价张謇: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①,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注:①“英雄”是指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失败”是指未能实现“实业救国”。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的观点。
答案 答案一: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的观点是正确的。他充分肯定了张謇“实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说他是“英雄”。终因“实业救国”未能实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所以说他是“失败的”。
答案二: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的观点是片面的。他充分肯定了张謇“实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说他是“英雄”。但“实业救国”未能挽救民族危亡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归咎于张謇有失公允。
[史论形成] 全面认识“实业救国”思潮
1.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期,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在20世纪初“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一起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
2.思想内容: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倡导“实业救国”。
3.实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4.积极作用
(1)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
(2)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阅读与思考
提示:以上两组材料的数据变化说明了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及其对战争物资的需要,中国面粉业和纺织业有较快的发展,对外贸易的情况有所改善,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夹缝”时期;但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很快陷入艰难处境。这说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我测评
2.提示:日本把沦陷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提出“适地适产主义”,意在把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在沦陷区疯狂进行经济掠夺:以“军事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掠夺和控制沦陷区的工矿业,控制和垄断占领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实行物资管制制度,掠夺沦陷区的劳动力等。2·1·c·n·j·y21cnjy.com
1.(2016·新疆学业水平考试)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春天的客观原因是( )
A.辛亥革命扫清了一些障碍
B.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C.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 A、B项属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内部条件。D项发生在1935年,不符合题目设问。1914~1918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各国都忙于战事,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华商品、资本输出,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版权所有:21教育】【来源:21cnj*y.co*m】
答案 C
2.(2016·北京学业水平测试)1915年华侨商人在北京创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其初创时期的资料可以用来研究( )
A.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B.戊戌变法时期的民族工业
C.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
D.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僚资本
解析 本题抓住限定时间:1915年,A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B出现在19世纪末,D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都与题干时间不符;1912年民国成立,故C项与题意相符。2-1-c-n-j-y
答案 C
3.(2016·浙江学业水平考试)下表所列数据的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制造业( )
上海华商机器制造业设厂数和资本额(1866~1913年)
类别 1866~1894年 1895~1913年
设厂数 设立资本(元) 设厂数 设立资本(元)
船舶修造 7 2 700 16 51 870
轧花机制造 3 300 14 2 520
缫丝机制造 1 400 9 5 600
合计 11 3 400 39 59 990
A.为欧美列强所控制 B.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
C.较其他产业发展迟缓 D.成为最大的工业部门
解析 从表中“设厂数”“设立资本”在两个时间段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后,近代中国制造业较之前有了较快发展,说明甲午战争后发展较快。表格只涉及到了机器制造业,没有与其他部门的比较,也没有反映出受欧美列强的控制。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答案 B
4.(2016·陕西学业水平考试)观察下图信息结合所学,判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重工业比重有所增加 B.轻工业比重较大
C.轻工业萎缩过半 D.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
解析 由图表可知,从1864年到1913年,重工业比重有所增加,轻工业比重略有下降,但轻工业依然占据较大的比重,故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
答案 D
5.(2017·天津武清区期中)1927年,蒋介石让时任上海纱联会会长的荣宗敬承销债券,被以纱业艰难为由拒绝,蒋介石为此震怒,通缉荣宗敬,查封其家财。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民族资本受西方列强压制
B.民族资本家唯利是图
C.民族资本受官僚集团压制
D.民族工业彻底衰败
解析 1927年,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开始形成,荣宗敬是民族资本的代表。材料“承销债券”“查封其家财”显示官僚资本意在压榨、侵吞民族资本。材料未体现A项,民族资本家提倡“实业救国”,1927年处于显著发展时期,故B、D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 C
6.(2017·湖南常德一中月考)有研究表明,在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民族工业在劳动力组织上不但盛行着由工头招工的包工制,还存在着把农村来的男女儿童包养起来的养成工制,以极低代价收买农村失业男女的包身工制,以及工场手工业式的家庭工制等。这反映了近代民族工业( )
A.仍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B.仍然是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
C.无法避免官僚资本的压迫
D.管理水平高于在华外资企业
解析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就是雇佣关系,即劳动力拥有完全的人身自由。但材料“包工制”“养成工制”“包身工制”“家庭工制”却限制了人身自由,带有封建色彩。中国民族工业属于近代工业,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C、D项。【版权所有:21教育】21·世纪*教育网2·1·c·n·j·y
答案 A
7.(2016·海南学业水平考试)荣氏企业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缩影,在内忧重重、外患频频的近代中国,演绎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商业传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春天。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代表,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
材料二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荣家在无锡、上海两地企业设备被毁纱锭18.7万枚、布机2 766台、粉磨36部……荣家兄弟把大量面粉和小麦送给中国军队做军粮。1941年,汪伪政权威胁荣德生,要求他将申新一、八两厂卖与日本丰田纱厂,荣德生当即严词拒绝,并大义凛然地说道:“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荣氏家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荣氏企业在抗战时期的境况,并说说你对“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理解。
答案 (1)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实业救国思潮;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2)境况:日益萎缩(陷入困境);理解:爱国救亡的民族情怀。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江苏泰州期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 )21·cn·jy·com【版权所有:21教育】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清楚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现短暂春天。A项形容的是民族工业的产生;B项形容的是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项形容的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D项形容的是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
答案 C
2.(2017·福建福州一中月考)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集中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21*cnjy*com
A.原料供应不足 B.发展速度迅猛
C.资本明显短缺 D.地区分布失衡
解析 题干信息主要涉及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它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江城市,而河南、河北、山东分布却很少。因此D项正确。A、B、C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D
3.(2017·河南洛阳期中)据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38%集中在上海,14%集中在天津,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
A.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压制的程度不同
B.社会自然条件的制约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同
D.民众接受西方思想程度的差异
解析 通过材料中上海、天津、武汉三地纱锭占全国纱锭总量的62%,内地所占极少可以判断出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多集中于东部沿江、沿海通商口岸地区,原因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同,故C项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答案 C
4.(2017·辽宁葫芦岛月考)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废厘改税”,设置“统税”对国内工业品按照一物一税的原则进行一次性征税后,该工业品便可在全国流通,不再征收额外捐税。这一调整( )www.21-cn-jy.com
A.为抗战奠定了经济基础 B.加重了百姓经济负担
C.刺激了国内市场的流通 D.加快了国内市场形成
解析 从材料“不再征收额外捐税”,说明商品流通过程中税负减轻,有利于刺激国内市场的发展。税收政策调整与抗战经济基础无关,排除A项;税负减轻,百姓经济负担减轻,排除B项;国内市场早已形成,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出处:21教育名师】21教育网
答案 C
5.(2017·湖南益阳一中月考)1932年天津一家民族企业创建后,仅用三年时间,代理商即遍布全国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其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
A.天津地处沿海,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其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C.辛亥革命为其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D.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时间1932年,此时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政策,所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
答案 D
6.(2017·河南顶级名校联考)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这一时期( )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棉纺织业 100 81 .7 69.8
面粉业 100 77.5 72.5
机器业 100 99.6 56.0
各业平均 100 85.5 74.9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 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 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据材料提到,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各工业行业生产指数普遍降低,这反映了民族工业逐步萧条,故①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故②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故③错误;当时处于抗战时期,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故④正确。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B
7.(2017·湖北宜昌期中)下图公告反映了( )
A.国民政府苛捐杂税的增多
B.日本“委托经营”的加强
C.官僚资本加强了经济垄断
D.美国扩大了对华经济特权
解析 图中所示的“民国三十七年”应该是1948年,所以从公告的内容判断,应该是官僚资本主义对经济垄断。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C
8.(2017·山东枣庄期中)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①“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②“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③“冰雹无情”是指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四大家族和日本侵略者的双重挤压 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民族工业的产生时期,由于不是从资本主义萌芽经过资本原始积累发展而来,而是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所以“先天不足”;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出现“黄金时期”,所以说“阳光灿烂”;1937年至1949年受日本侵华的掠夺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挤压,日益萎缩。民族工业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其根源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1cnjy.com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9.(2017·河南郑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化工企业创办时间表
时间 1895以前 1896~1900 1901~1914 1915~1922 1923~1929 1930~1932 1933~1935
家数 0 1 7 12 31 26 15
化工企业组织形式表
组织形式 个人 合伙 无限公司 两合公司 股份公司 股份两合 国营
家数 25 24 6 0 33 2 2
——据《实业部月刊》第一卷第二期
材料二 国立大学,从前向无化学工程科,仅各省工业专门学校,如北平工专、杭州工专及苏州工专等学校,设立化学工程专修,科如制革、纺织、染色、油漆及制纸等科。近数年来国立中央大学、北平大学工学院、浙江大学均已设立化学工程科。但是国内化学工程人才,大部系国外留学毕业。
——据(民国二十五年)庄前鼎《国内工程人才统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化学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化学工业发展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化工企业创办时间表”可知,基础薄弱、数量少,速度快;根据材料一“化工企业组织形式表”可知,投资主体多元化,根据表格信息概括作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文字“近数年来国立中央大学、北平大学工学院、浙江大学均已设立化学工程科”“国内化学工程人才,大部系国外留学毕业”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教育方面概括作答即可。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2·1·c·n·j·y21教育网
答案 (1)数量少,基础薄弱;速度快;投资主体多元化。
(2)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业;国内教育近代化的促进;留学生归国创业,引进先进技术;民间投资热情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