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单元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单元检测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4 16: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7·湖北襄阳四校期中)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解析 解题时应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500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条航线在当时被葡萄牙控制。
答案 B
2.16世纪后半期,加勒比海地区生产蔗糖,需要大量人力从事收割、榨汁,将其加工成浓缩糖蜜后,运至欧洲贩卖。因当地劳动力不足,来自欧洲的业主为提升生产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21cnjy.com
A.使用机器开展大生产 B.从非洲引进黑人奴隶
C.自北美聘雇印第安人 D.自欧洲招募契约劳工
解析 依据材料中“16世纪后半期”和“因当地劳动力不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业主通过三角贸易把非洲的黑人运到美洲来当奴隶,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发展生产力,故B项正确。www-2-1-cnjy-com
答案 B
3.(2017·陕西西安一中模拟)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21cnj*y.co*m】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美洲原住民纷纷逃离海外
D.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A、C两项都是1500~1800年间美洲人口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的原因是欧洲长期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项正确。D项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cnjy.com
答案 B
4.(2017·江苏泰州期中)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解析 材料中内容的时间是在19世纪初的英国,这个信息十分的关键,是解题的决定因素,透露出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B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涉及妇女解放的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为主导的,不是重工业,所以C项错误。D项“已不复存在”既是无关项也是错误项。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网www.21-cn-jy.com
答案 A
5.(2017·四川成都实验中学月考)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禁止垄断的行为;1914年又通过“克莱顿反托拉斯法”为“谢尔曼法”的修订法案,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及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些法案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2·1·c·n·j·y【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
B.保障美国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C.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890年”可以判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材料中“禁止”“限制”等信息可以看出是对自由经济的干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体制;美国国会通过的法律的目的是从经济角度出发,故B项错误;防止企业之间进行盲目竞争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7·河南郑州一中月考)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裹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裹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2·1·c·n·j·y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的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解析 鸦片战争后,由于自然经济的强烈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出现了滞销现象,这才导致英国商人用滞销的棉布包装生丝。
答案 D
7.(2017·天津大联考)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www-2-1-cnjy-com2-1-c-n-j-y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 题中材料表述了陕、甘、蒙等地的皮毛被贩运到天津制成了皮制品销售到内地。这正是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表现。本题选A。B、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表述错误。中国农村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而不是天津开埠后。【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答案 A
8.(2017·湖北孝感六校联考)1919年,目睹“洋火”对中国市场的垄断,31岁的刘鸿生非常悲愤,决定办火柴厂,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1930年,“鸿生”与几家火柴厂合并成立“大中华火柴公司”,挽救了当时摇摇欲坠的火柴业。大中华火柴畅销中国大半壁江山,打破了“洋火”一统天下的局面。这说明(  )【来源:21cnj*y.co*m】【出处:21教育名师】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顺利
B.一战期间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C.实业家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民国的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含义。刘鸿生办火柴厂的初衷是不愿看到“洋火”对中国市场的垄断,经过努力,打破了“洋火”一统天下的局面,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实业家的爱国精神。【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C
9.(2017·河南八校联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厂矿进行了大规模内迁,人们称之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克尔刻大撤退”。它(  )2-1-c-n-j-y21cnjy.com21教育网
①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 ②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③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④引起了近代中国工业结构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抗日战争时期,即使出现“中国实业界的敦克尔刻大撤退”,中国的民族工业还是无法摆脱萧条衰落之势。排除含②的A、C、D三项。
答案 B
10.(2017·重庆一中月考)从清初的“剃发令”到太平天国的“蓄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发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材料中所述历史现象(  )21*cnjy*com
A.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 B.体现人们思想不断解放
C.反映出政治斗争激烈 D.表明国人文明程度不一
解析 清初的“剃发令”体现民族压迫政策,太平天国的“蓄发令”体现反清斗争,“剪发易服”反映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变迁,“保辫会”反映清王朝的忠实维护者不甘心清朝的覆灭而进行的垂死挣扎,它们都反映了政治斗争激烈。21*cnjy*com
答案 C
11.(2017·江苏连云港中学期中)1902年,天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要求女子:一不能缠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则广告反映了(  )
A.西式婚礼受到推崇
B.女子已普遍获得教育权利
C.缠足的现象已消失
D.辛亥革命推动了婚俗变革
解析 据材料提到,1902年,征婚广告,一不能缠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三要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西式婚礼受到推崇,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女子已普遍获得教育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缠足的现象已消失,故C项排除;当时没有发生辛亥革命,故D项排除。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 A
12.(2017·山东枣庄联考)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这一对比研究可以用来说明(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
运输方法 运费(吨/公里) 运输方法 运费(吨/公里)
肩挑 34.0 驴车 18.0
公路汽车 30.0 轻便铁路 2.4
独轮车 19.2 铁路 2.0
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
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解析 表格反映出轻便铁路与铁路的运费比其它运输方法费用低好几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是铁路得以发展的一个因素,A项正确。B项易错选,因对表格所列举的运输方法种类作表面理解;由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同样不能作为C、D两项的依据。21教育网21·cn·jy·com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
13.(2017·江苏徐州模拟)(22分)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cn·jy·com2-1-c-n-j-y
材料一 明代中叶,城镇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不仅出现了大量以商品集散或转口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商业性城镇,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以手工业为专业特色的市镇,江西景德镇以陶瓷业著称,广东佛山镇以铁器制造业闻名。……商人及商业是城市生活最为活跃的部分。商人以乡缘为联接纽带,形成商帮,从事全国性的商业活动。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以下两幅图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的城市风貌
材料三 1912到1919年,是山东经济发展一个较重要的时期。济南、青岛、烟台三埠工业勃兴,欧战以来,尤为蓬勃,设厂数目大为增加。而且,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行业,如面粉业、纺纱业、火柴业等。
——吕伟俊《民国山东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中叶城市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给伦敦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济南等城市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因素。(10分)【出处:21教育名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逐句逐字概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城镇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出现了以手工业为专业特色的市镇”“商人以乡缘为联接纽带,形成商帮”。第(2)问,要注意分析的角度,材料“工厂林立,机器轰鸣”和“浑浊的河面、天空变得灰暗”既体现了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影响,也体现了工业革命造成环境的恶化,故要找准答题角度,辩证的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设厂数目大为增加”“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行业”分析;第二小问,要从内部因素(政治、经济)、外部因素等角度分析。
答案 (1)商业城镇空前繁荣(或城市的商业活动活跃);具有专业特色的市镇兴起;商帮出现。
(2)蒸汽动力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提高了城市的生产力水平(或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改善了交通工具。污染了环境;造成贫富分化。(答出其中三点即可)【版权所有:21教育】2·1·c·n·j·y
(3)主要表现:设厂数目增加,出现新兴行业。
因素:辛亥革命的推动(民国的建立;民国政府推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实业救国;提倡使用国货)。列强暂时放松了侵略。21*cnjy*com【来源:21cnj*y.co*m】
14.(2016·河南新乡模拟)(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盛宣怀(1844—1916),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和教育事业。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
材料二 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定,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
年份 国内工商业、交通 业及其他 钱庄 外国洋行 外国在华银行 合计
1897年底 70 14 12 4 100
1898年底 51 11 38 0 100
1899年底 85 0 15 0 100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
《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
(1)19世纪中后期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4分)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www.21-cn-jy.com
(2)根据材料一,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通商银行初创时期放款的重点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行在重点领域放款所起的作用,指出该行在初创时期存在的不足。(8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出处:21教育名师】21·cn·jy·com
解析 第(1)问,题干内容中已经明确给出了答题的时间,依据这个时间来分析整理答案。即19世纪中后期中国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之中。第(2)问,解决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杜洋商之挟持”这些内容表明了他主张自办银行来抵制洋商独占中国金融业的现象。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的表格数据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可以转换成洋务运动相关的影响来分析,结合教材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相关的内容来分析;第三小问,可以依据材料内容来分析回答,也需要结合洋务运动的局限性来分析回答。
答案 (1)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深入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银行比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优越;有利于促进铁路建设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抵制洋商独揽中国银行利权。
(3)民族工商业及交通业。推动了民族工商业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在经营管理上依赖洋人,没有完全摆脱列强的控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