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单元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7·山东师大附中月考)某学生搜集了以下相关资料:“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召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你认为他整理的主题是( )21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政权巩固 B.曲折探索
C.改革创新 D.盛世华章
解析 从题目中涉及的内容来看,既包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正确探索,如“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和中共八大召开,也包括重大的失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因此,他整理的主题是曲折探索。21cnjy.com21cnjy.comwww.21-cn-jy.com
答案 B
2.(2017·曲阜师大附中期末)下图是民丰造纸厂某一时期的股票,持有人是沙泳源,董事长是张华墀。根据该图判断,沙泳源生活的年代应该是(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A.19世纪90年代 B.中华民国初年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公私合营指的是1953~1956年三大改造过程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www-2-1-cnjy-com【来源:21·世纪·教育·网】【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C
3.(2016·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 )【版权所有:21教育】21*cnjy*com
①农业合作化 ②人民公社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解析 农业合作化是1953~1956年,人民公社化是195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1978年,调整的八字方针开始于1960年。
答案 B
4.(2017·江苏镇江模拟)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右图可以直接用于研究的主题是( )
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
B.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
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
D.邓小平全面整顿思想
解析 图片信息所指的是“三面红旗”:1958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建国初期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本质上是“左”倾思想的体现。21·cn·jy·com
答案 B
5.(2017·山东临沂期中)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解决大量知青返城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这表明当时( )
A.经济结构有所松动 B.所有制主体改变
C.城乡差别大大缩小 D.经济管理体制优化
解析 20世纪80年代,社会所有制的主体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B;当时城乡差别依然较大,故排除C;经济管理体制还没有进行改革,没有得到优化,故排除D;允许开办“个体企业”说明开始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存在,以公有制为主的经济结构有所松动。
答案 A
6.(2017·广东佛山一中月考)有人把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解析 以上四个步骤分别指的是土地改革、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当前的土地政策,这四个步骤都属于调整生产关系的范畴,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1*cnjy*com
答案 C
7.(2017·河南洛阳期中)下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我国( )【版权所有:21教育】
农产品收购价比率(%) 1978年 1984年 1991年 1993年
国家定价(%) 94.4 37.0 22.2 10.3
国家指导价(%) 0 23.0 20.0 7.0
市场调节价(%) 5.6 40.0 57.8 82.7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C.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
D.国家宏观管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解析 由图表数据可知,1978年的国家指导价是0,判断是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占主导。1984年、1991年的国家定价下降、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上升迅速,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的作用不断加大。而1993年是在1992年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市场调节开始发挥主导作用,故本题选B项。
答案 B
8.(2016·广东学业水平考试)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 )2·1·c·n·j·y2·1·c·n·j·y【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C.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发展市场经济
解析 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是在1984年,故A项错误;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在1978年后,故B项错误;完善计划经济体制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可以看出实际上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发展市场经济。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2-1-c-n-j-y
答案 D
9.(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钱颖一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来源:21cnj*y.co*m】2-1-c-n-j-y【版权所有:21教育】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市场与调控的结合
解析 三大改造的完成是1956年,与表格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实施是1953年,与表格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是1984年,与表格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由题目中图片的文字信息“1992~2012年”“江苏GDP增长”说明与经济政策调整有关,1992年开始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苏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故D项正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D
10.(2017·湖南师大附中月考)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女子出嫁时娘家陪送财物的民俗。下表是各时期嫁妆统计情况,据此不能够说明的是( )
时期 所送嫁妆
秦汉时期 富贵人家奴仆、钱财;穷人家衣被等生活用品
唐宋 衣服首饰、家用器皿等日用品,田地、屋业等不动产
民国时期 旧式婚礼:富贵人家“二十四台”,一般人家“十二台”(台:能放满一方桌的衣服和首饰等);新式婚礼:一切从简,免除礼品
20世纪70年代 老三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被褥等
21世纪至今 新三件(房子、车子、银行卡)、被褥等
A.保留了中国传统特色 B.陪嫁的嫁妆越来越贵重
C.近代婚俗的中西融合 D.改革开放影响消费观念
解析 据表格从秦汉时期到至今仍保留被褥等家庭生活用品,说明重视传统,A项表述准确。陪嫁的嫁妆是否越来越贵重,由于时代经济发展不同,无法比较,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民国时期,旧式婚礼、新式婚礼并存,反映了婚俗的中西融合,表述准确。21世纪至今,银行卡体现了消费理念的改变,与改革开放有关。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网2·1·c·n·j·y
答案 B
11.(2017·贵州遵义模拟)某文献写道:“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该文献可供研究( )【出处:21教育名师】21·cn·jy·comwww-2-1-cnjy-com
A.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
B.新文化运动的主张
C.新中国初期的社会改革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法治建设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所以材料“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婚姻制度,故C项正确;南京临时政府、新文化运动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均不符合时间要求,故A、B两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来源:21cnj*y.co*m】21*cnjy*com
答案 C
12.(2017·山东枣庄期末)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四大城市群的城市数增加曲线图,其中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数在1980年以后增加迅速,主要原因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来源:21cnj*y.co*m】
A.历史原因 B.地理因素
C.政策因素 D.国际环境
解析 从图表中可分析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数在1980年以后增加迅速,这与国家政策密不可分。1980年,我国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珠海均位于珠江三角洲。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21*cnjy*com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2016·江苏学业水平考试)(20分)在全球化日渐加速的今天,公司影响着世界经济的运行。自19世纪中期公司登陆中国以来,经过一次次试验和修正,崭新的中国公司终于找到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21*cnjy*com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应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企业和清政府的哪一运动有关?其中哪一航运企业推动了我国交通近代化的进程?(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大生纱厂的性质和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6分)2-1-c-n-j-y
(3)材料三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试从全球化的角度指出这一变化对中国公司发展的主要意义。(6分)
(4)公司的兴起、发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中国近现代公司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运动,依据材料一图中的企业名称、地理位置等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这些企业和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有关;第二小问企业,依据所学知识,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第(2)问,第一小问性质,依据材料二“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分析;第二小问主要动力,依据材料二“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可分析得知是实业救国;第三小问根源,依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社会环境,可分析得知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第(3)问,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三“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分析即可;第二小问主要意义,依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第(4)问,综合以上材料,从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面临的社会环境,分析概括出影响公司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
答案 (1)运动:洋务运动。企业:轮船招商局。
(2)性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族工业)。动力:实业救国(经济民族主义)。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变化: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4)因素:民族独立(国家主权);政府政策(社会制度)。
14.(2015·山东文综)(20分)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写好了,墨汁都还没干就匆匆挂上去了。“在换牌半年多时间里,我连 陌生人都不敢见呢。”
——肖开文(新牌子书写者,时任向阳公社文化站站长)
“这(幅照片)是后来补拍的。因为摘牌很低调,当时广汉县委定了三条纪律:不准宣传,不准广播、不准登报。”21教育网
——陈武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研究员,1980年前后曾长驻广汉作农村改革调查与研究)
注:以上文字材料摘编自《四川日报》(2009年8月13日)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20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式的题目。回答时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即可。首先要注意材料的时间“1980年”,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然后,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及所学知识,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等内容,首先归纳出图片的历史信息,再进行分析解答。同时注意观点准确,论证有力,论据充分。
答案 提取历史信息
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21cnjy.com
层次二:能依据材料,获取表层信息。例:向阳人悄悄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人们对摘牌行为感到忧虑。
层次三:答案与材料没有联系。
进行历史解释
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www-2-1-cnjy-com21·cn·jy·com
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①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③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依据考生作答时所涉及要点多少及解释的合理程度等酌情给分)
层次三:不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的解释。
历史表述
层次一:合乎逻辑,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层次二:基本符合逻辑,条理较清晰,语言较流畅。
层次三:缺乏逻辑,条理不清,词不达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