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从整体上把握新航路开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和原因。
2.辩证地分析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利弊。
知识点一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1.进程
(1)随着________的开辟,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2)进入20世纪,特别是________以来,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原因
(1)________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_______,信息技术的兴起把世界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3)________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一
1.(1)新航路 (2)90年代 2.(1)科学技术 (2)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
3.表现
(1)________迅速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2)国际分工日趋成熟,________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4.意义
(1)使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2)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________,提高生产率。
(3)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4)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一
3.(1)国际贸易 (2)跨国公司 4.(2)资源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一
预习评价 1.× 2.× 3.交通和通讯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点二 问题与展望
1.问题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________进一步加大。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________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3)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引发全球性的________,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4)加剧了全球范围内____________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二
1.(1)贫富差距 (2)经济危机 (3)生态危机 (4)文明和价值观
2.认识
(1)全球化的历史趋势无法改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只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____________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够达到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二
2.(2)国际经济新秩序
【预习评价】
1.(判断)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 )
2.(判断)下图《饥饿的女孩》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它向世人揭示了非洲依然存在的悲惨状况,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 ( )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二
预习评价 1.√ 2.√
[误区警示] 经济全球化并不等同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经济一体化必须有共同遵守的协定,参加国受一体化规则的制约,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其他国家并不受某种特定协定的限制,当然也不能享受一体化中的排他性权利。
[名师点拨]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近代史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图示巧记]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误区警示]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另一方面,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加大,金融风险增加,环境问题凸显等等。
[误区警示]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面对经济全球化下出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要趋利避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思考 据史料分析全球化出现的原因。
答案 科技发展;通讯手段进步;两极格局结束;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史论形成]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本质
1.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根本的推动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科技发展历来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源泉。
(2)新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3)两极格局的解体使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疏通了商品流通渠道。
(5)跨国公司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关键因素。
(6)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2.本质
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讲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史论拓展]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答案 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落后,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一些发达国家将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甚至向发展中国家倾卸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破坏环境,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
思考 结合史料中作者的观点,谈谈你对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的认识。
答案 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趋势,应积极参与,顺应潮流。反全球化运动有利于认识全球化的弊端,使全球化朝着更公正、合理的方向行进,促使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更趋合理。
[史论形成]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全球化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对发达国家来说,它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3.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史论拓展] 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
1.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2.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
3.要加强和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4.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名家论史]
观点: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罗伯特·赖克《国家的作用》
导读:史料阐述了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地理扩张,使经济活动集中到便于生产获得高额利润的地方,从而使各国的主权属性弱化。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