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学案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3-24 17: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1.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列表归纳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演变的历程,增强整体认识。
2.注意概念理解:经济结构、近代工业、民族工业、官僚资本等。
3.充分利用课本的正文与教材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及图片, 加深对日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沦陷区经济的表现及影响。
知识点一 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时间
民国建立至1937年________爆发前,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一?1.抗日战争 
2.原因
(1)内因:①实业救国思潮:民国的建立提高了_________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②政府政策:国民政府倡导使用____________;1928年,__________基本实现全国统一,推出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
③群众斗争:群众性的________,也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2)外因:____________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一?
2.(1)①民族资产阶级 ②国货 南京国民政府 ③反帝爱国斗争(2)第一次世界大战 
3.发展概况
(1)纺织业、________和卷烟业等轻工业迅速发展。
(2)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________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3)民族工业在1928~1937年十年间得到更快发展。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一?
3.(1)面粉业?(2)化学工业?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一??
预习评价 1.× 2.× 3.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知识点二 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侵略方针
把沦陷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提出所谓“________”,意在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二?
1.适地适产主义 
2.侵略方式
(1)工矿业:主要采取“________”“委托经营”等方式进行掠夺与控制。
(2)金融与贸易:日本控制和垄断了沦陷区的________和内外贸易。
(3)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的________,便利了日本掠夺。
(4)劳动力:将大批工人、农民和被俘士兵送到伪满洲国和日本,从事繁重的劳动。
3.影响
极大地限制了中国________的生存空间,野蛮地攫取中国的资源,破坏了中国的经济。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二?
2.(1)军事管理 (2)金融 (3)物资管制 3.民族工业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二?
预习评价 1.√ 2.√ 3.抗日战争时期。?
知识点三 民族资本的困境
1.外国资本的压迫
一战结束后不久,________卷土重来,凭着雄厚的实力,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2.官僚资本的排挤
(1)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为抗战做经济上的准备,实行了一些____________的措施。一些当政的腐败势力把部分国家资本占据为官僚资本。
(2)官僚资本家凭靠手中的权力推行“________”政策,实行统购统销及专卖制度。
(3)官僚资本还不断以________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三?
1.外国资本 2.(1)国家资本主义 (2)经济统制 (3)资金入股??
【预习评价】
1.(判断)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  )
2.(判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
【自主学习答案】??
知识点三???
预习评价 1.× 2.√
[误区警示]
(1)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
(2)近代工业:一是机器生产,二是工厂制度。中国近代工业有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3)民族工业:指本国工业,也称商办企业,与外资企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相区别。
(4)官僚资本:国家权力和官僚资本结合进行资本积累,获取垄断利润。
[误区警示]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列强的侵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受到封建政府政策的极大影响,所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的。
[图示巧记] 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二、三、四”
[图示巧记]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名师点拨] 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方面的评价应一分为二,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归纳总结] 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国家就不可能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思考 从史料分析民国时期主要有哪几种经济成分。“童养媳”在“家庭”中的地位如何?
答案 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成分,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在夹缝中求生存,始终不占主导地位。
思考 依据史料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 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3.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史料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什么特点?
答案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之一;同时还有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史论形成] 中国民族工业的地位及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地位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2.阻碍
(1)先天不足。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条件。
(2)后天畸形。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发展较慢;地区分布失衡。
(3)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名家论史]
观点: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
——摘编自许纪霖、陈迭凯
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导读:史料阐述了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其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思想的影响。
注:①根据《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取名为“大生纱厂”。
思考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张謇“实业救国”思想产生的主要因素。
答案 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封建专制统治腐朽;工业文明的冲击;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思考 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的观点。
答案 答案一: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的观点是正确的。他充分肯定了张謇“实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说他是“英雄”。终因“实业救国”未能实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所以说他是“失败的”。
答案二:胡适认为“张謇是一个失败的英雄”的观点是片面的。他充分肯定了张謇“实业救国”取得的巨大成效,利于解决民生问题,引领了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说他是“英雄”。但“实业救国”未能挽救民族危亡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归咎于张謇有失公允。
[史论形成] 全面认识“实业救国”思潮
1.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期,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在20世纪初“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一起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
2.思想内容: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倡导“实业救国”。
3.实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4.积极作用
(1)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
(2)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
(3)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