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张PPT。章末整合网络建构考点一:金属的冶炼高考链接1.(2014·全国Ⅱ卷)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3·安徽卷)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
B.(2012·重庆卷)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
C.(2012·广东卷)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不涉及氧化还
原反应B解析:电解NaCl溶液生成NaOH、H2和Cl2,而得不到单质钠,A错误;电解熔融Al2O3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工业上冶炼镁是电解熔融MgCl2而不是MgO,D错误。考点二:资源的综合利用3.(2013·山东卷)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C.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利用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D解析:聚乙烯塑料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且老化是由物质承受的内外多重因素造成的,A项错误;煤脱硫后才能转化为清洁燃料,且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B项错误;碳纤维是无机物,C项错误。考点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4.(2016·江苏卷)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下列活动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是( )
A.燃烧煤炭供热 B.利用风力发电
C.增加植被面积 D.节约用水用电A解析:煤炭燃烧会产生CO2,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A符合题意;利用风力发电能减少CO2的排放,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B不符合题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降低大气中CO2含量,C不符合题意;我国的能源主要来自燃煤发电,节约用水用电会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D不符合题意。5.(2016·全国Ⅱ卷改编)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使用氢能源、水煤气等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解析: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A正确;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会产生CO2,煤完全燃烧还会产生少量SO2,CO2是温室气体之一,SO2会造成大气污染,B错误;氢能源、水煤气等属于清洁能源可减少大气污染,C正确;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D正确。B谢谢观赏!课件31张PPT。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新课导入】 (教师用书备用)
迄今为止,煤仍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燃烧时不仅产生我们所需要的能量,同时还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的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呢?
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快速的提高,但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生产了垃圾,带来了烦恼,同学们对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有何看法?【课标要求】
1.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及其综合利用。
2.了解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
3.了解节约能源和防治污染的重要性。
4.了解绿色化学的含义并体会绿色化学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知识探究 梳理知识·点拨方法探究点一 资源综合利用“三馏”“二裂”“六气”1.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和综合利用有机物无机物氢、氧、氮、硫空气分解焦炉气煤焦油可燃性气体?思考1? “煤中含有煤焦油、苯等,可通过干馏获得”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案:不正确。煤的干馏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煤焦油、苯是在干馏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而生成的。
(2)天然气甲烷燃料合成氨生产甲醇(3)石油碳氢化合物沸点链状烃2.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材料
(1)三大合成材料:塑料、 、 。
(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及有关概念。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小分子重复结构单元链节?思考2? 聚乙烯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答案:聚乙烯?? 中,n值可能不同,视为不同分子,故为混合物。高分子物质一般都是混合物。名师点拨1.化学“三馏”2.化学“二裂”3.化学“六气”4.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目的规律
(1)煤的干馏、气化和液化,石油的裂化和裂解均为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
(2)煤的气化、液化的目的是把煤转变为清洁能源,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石油分馏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油,特别是汽油的产量和质量;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丁烯等短链不饱和烃。过关演练 巩固知识·提升能力C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苯、粗氨水和焦炉气
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解析:催化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等,故A错误;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苯、粗氨水和焦炉气,故C正确;煤制煤气有新物质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石油的裂化 ④铝热反应 ⑤由乙烯制
备聚乙烯 ⑥将氧气转化为臭氧 ⑦乙烯催熟果实 ⑧将苯加入溴水中 ⑨海水蒸馏制取淡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⑦
C.①⑧⑨ D.①②⑥⑨C解析:蒸馏和分馏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物质,将苯加入溴水中不发生化学反应,而是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故①⑧⑨均属于物理变化,其余各项均发生了化学变化。3.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有关煤和石油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是各类有机物
B.石油的裂解、分馏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C.煤焦油经过分馏可得到苯、甲苯等,说明煤中含有苯和甲苯
D.石油的裂化,说明长链烃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分解为短链烃D解析:煤的干馏产物有粗氨水、煤焦油、焦炉气和焦炭等物质,其中焦炭居多,为无机物,故A错误;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干馏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故C错误。探究点二 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1.环境保护
(1)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 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来自 的燃烧和工业三废,即: 、
、 的任意排放。
(3)常见的环境污染
①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有 和 。
②造成水污染水华和赤潮的主要污染物有含 的大量污水。
③造成白色污染的是废弃塑料制品。知识探究 梳理知识·点拨方法不合理化石燃料废水废气废渣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氮、磷2.绿色化学减少和消除100%?思考? 我们所学的四大基本反应中,哪种反应的原子利用率达到了100%?
答案:化合反应。有机反应中的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也达到了100%。名师点拨1.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危害2.实现绿色化学的过程、目标及措施3.绿色化学两注意
(1)原子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原子利用率= ×100%
(2)绿色化学是防污染而不是治理污染。过关演练 巩固知识·提升能力1.“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出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解析:C项产物中有SO2生成,SO2是大气污染物,可导致酸雨等危害。CD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大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C.研制新型杀虫剂,使它只对目标昆虫有毒杀作用而对其他昆虫无害
D.工业上用废铜制取胆矾CuSO4·5H2O:2Cu+O2+2H2SO4(稀)+8H2O 2CuSO4·5H2O解析:A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预防污染而不是治理污染;B项,有机物易挥发且有一定的毒性代替水不符合绿色化学;C项也属治理不是预防。3.(2017·山东沂水一中月考)“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C解析: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在制备的过程中用滴有酚酞的水吸收逸出的氨气防止污染环境,故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用浸有碱液的棉球可以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因此也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挥发的氯化氢和氨气会污染空气,因此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生成的氮的氧化物及时收集在气球里面,也可以做到防止污染环境,也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要求。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
B.重油裂化得到轻质燃料油
C.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
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B解析:用苯从溴水中萃取溴,是溴从水中转移到苯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重油裂化得到轻质燃料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从煤焦油中提取苯、甲苯、二甲苯,是利用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等产物,是利用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课堂检测 即学即测·查漏补缺2.(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石油气
B.生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值较高的可燃气体,该过程属于生物化学转化
C.煤干馏的主要产物为焦炭、煤焦油、粗苯、粗氨水和焦炉气
D.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解析:我国“西气东输”中的“气”指的是天然气,A错误;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在还原菌的作用下可经发酵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甲烷等,该过程属于生物化学转化,B错误;煤干馏的主要产物为焦炭、煤焦油、粗苯、粗氨水和焦炉气,C正确;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D错误。C3.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C.含磷化合物的排放是“水华”和“赤潮”产生的原因
D.安装煤炭“固硫”装置,降低酸雨发生率B解析:可燃冰可以用作燃料,故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A正确;农药有毒,农药使用过多对人体有害,且污染环境,B不正确;因磷能使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则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水华”和“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C正确;安装煤炭“固硫”装置,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酸雨发生率,D正确。4.下列化学工艺属于最理想的绿色化学工艺的是( )
①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氯乙烯塑料 ②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溶于稀硫酸制硫酸铜 ③乙烯与溴反应制 1,2-二溴乙烷 ④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制1,2-二氯乙烷 ⑤工业煅烧石灰石制CaO ⑥工业利用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氢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①③⑥D解析:最理想的绿色化学工艺,是指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化学工艺。①产物只有一种,原子利用率为100%;②产物有硫酸铜和水,是比较好的方法,但是原子利用率小于100%;③产物只有一种,原子利用率为100%;④副产物有氯化氢、一氯代物或三氯代物等,原子利用率小于100%;⑤有二氧化碳生成,原子利用率小于100%;⑥产物只有一种,原子利用率为100%。5.(2017·湖北枣阳一中开学考试)“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 (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
d.利用太阳能、风能解析:(1)只要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采用节能技术,有利于降低含碳能源的消耗,a、c、d的措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而b可以大量消耗二氧化碳。
答案:(1)abcd解析:(2)节能中的“能”指人类提供能量。利用太阳能是最节能的措施之一,而光合作用就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原子利用率最高的化学反应应是产物只有一种的化合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等。a不需要外加能源,节能;c无副产物,原子利用率最高。
答案:(2)a c谢谢观赏!